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許多經典中,“三”這個數字經常是虛指,比如說“事不過三”、“富不過三代”等等,但也有的,確實能數出個一二三來,比如我們常說的俗語“一問三不知”,是哪三不知呢?
這句話聽起來非常通俗易懂,其實也是有來頭的。它出自《左傳》,背後有著這樣一個故事。說晉國帶兵去攻打鄭國,而齊國為了防止晉國過於強大,就讓陳成子帶兵去增援鄭國,齊軍中有個叫荀寅,他本是晉國貴族,投奔來了齊國,他就來報告說,有一個晉人告訴我,晉軍準備動用一千輛戰車來襲擊營門,打算將我們齊軍一網打盡。陳成子聽了就大怒,把荀寅痛罵一頓,說他長敵人志氣。
這荀寅回去一琢磨,也覺出自己失言了,於是他就反思出了這句話:“君子之謀也,始衷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也就是說荀寅反思自己,事情的起始,發展和結果都要考慮到,才能向上級彙報,自己都搞不清,難道還指望領導替你弄清楚嗎,這種進諫,還不如不說話呢。
“一問三不知”背後的故事想必對剛剛步入職場的年輕人非常有意義,無論你在做什麼,一定要對自己負責的部分了如指掌,要吃透它,才能應對萬變,普通人如此,那更別說那些面對鏡頭還“一問三不知”的官員了,那不是更荒誕嗎?後來這句話也從“對實際情況一無所知”衍生出了揣著明白裝糊塗的意思。
就比如《紅樓夢》裡王熙鳳和平兒論起賈府的人,說到林丫頭和寶姑娘時評價她倆“一個是美人燈兒,風吹吹就壞了;一個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張口,一問搖頭三不知’。”可見寶釵遇事上就屬於這種,事不關己,就揣著明白裝糊塗,也算是落得一身清爽利落,不知道大家喜歡不喜歡這種性格呢?
好了,這就是“一問三不知”的由來和故事了,希望大家啊,說出口的不知,都是有底氣、有謀略、有想法的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