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三字經中第一句話,講到“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本性是美好的,只是人們生活經歷的不同,才有了好壞之分,想想讀書時的美好,純真快樂,所以深以為然,後又看到孟子之說“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然而人總是要成長的,經歷多了之後,不免有些自我懷疑。讀了地理,知道了地球有南北兩極,接觸了物理,才知磁鐵有正反兩極。自己不由的有了雜念,既然人可以“性本善”,是否也可以“性本惡”?於是翻箱倒櫃,還真找到了“證據”。

於是荀子的《荀子·性惡》給了我刨根問底的動力。曰“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人的本性是惡的,他們善良的行為是後天教導的結果,《憫農》的作者告誡我們要珍惜糧食,食物來之不易,自己卻做了個貪官,學富五車之人,自然明白什麼是“仁義禮智信”,什麼是“善”,無意間倒也佐證了“性本惡”。

不禁自我懷疑,自己是“善”還是“惡”?後無意間讀到了李宗吾先生的《厚黑學》,寫到“蓋欲學者於此,反求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誘之仁義,而充其本然之厚黑”,去掉外在的仁義道德,尋求本身之厚黑,倒也遙遙呼應“性本惡”。

於糾結中過了許久,有一天幡然醒悟,為什麼不能以仁義之心,行厚黑之道!於是乎拍案而起,道“我真'聰明'”。

然而人之善惡終沒有個結果,後來參加工作,又為自己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由於工作原因,接觸到很多投資者。荀子曰“今之人性,生而有好利焉”,人的本性,一生下來就有財利之心,然投資者努力掙錢,為了讓家人和自己有良好的生活品質,是人之“惡”嗎?今有放生之人,卻沒有考慮放生之物是否對環境有影響,環境是否適合其生存?是人之“善”嗎?

於此反倒認為是人性之“私”,其中有善惡!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我們看到的是眾生為自己和家人忙碌的身影,於國家而言,維護的是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於自己而言,維護的是家人和自己的利益。達爾文的進化論提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想要生存下去,就要不斷的去爭搶有限的資源,生存空間,甚至要做出有利於自己的進化。深林裡的大樹拼了命的往天空生長,為了爭取更多的陽光養分,為了生存下去,人性有“私”,萬物或許也如此!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提到的“看不見的手”原理,個體在經濟生活中只考慮自己利益,受“看不見的手”驅使,透過分工和市場作用,使國家富裕,這也是西方資本主義私有制模式形成的因素。這種模式下,人人都可獲取市場資訊,自由競爭,這也是西方經濟學中的“私”。

從個體到集體,從人類到動植物的活動中,處處有“私”。“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或許是最值白的解釋了吧。很喜歡一句話“有理想的人,生活總是水深火熱”,慾望,才是前進的動力,“私”並無對錯,也並非是個貶義詞!

13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感動人心的聖詩《因他活著》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