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年輕相聲演員,大多數人想到的也許就是張雲雷、孟鶴堂、郭麒麟,其實在德雲社之外也有不少相聲演員也比較知名。比如北京大逗相聲就有很多青年相聲演員,包括李丁和董建春。
尤其是李丁,他的表演非常活潑,很多時候動作幅度都比較大,語速也非常快,給觀眾留下的印象很深。不過在受到關注的同時,李丁的表演也受到一些質疑,有人認為他作為捧哏過於搶戲,臺詞不太過關,而且在臺上的表演過於鬧騰。
主要笑料來自李丁
與很多相聲組合相比,李丁和董建春的搭檔確實是有些另類的。大部分對口相聲演員,都是逗哏演員表演成分更多,臺詞量也更大,關鍵是絕大部分包袱兒都來自於他。然而在李丁和董建春的組合中,情況卻顛倒了過來。
![](http://timg.juduo.cc/2020/12/e765d1be541d478f965043de167a2d1c.jpg)
不過問題也在於,李丁過於好動的表現,過於誇張的表現,與馮鞏和楊少華那種壞壞的蔫蔫的表現,還是不太一樣,因此容易給人一種搶戲的感覺。
![](http://timg.juduo.cc/2020/12/9805345b28b14020ae1e8848d88b922a.jpg)
看過李丁的表演的觀眾大概都能看出,李丁在臺上說話很多時候沒有準臺詞,一長串臺詞一下子說出來,節奏感是有些欠缺的,而且有些時候由於語速太快且口齒不清,觀眾聽不太明白他在說什麼。
于謙批評李丁語速過快
2016年李丁和董建春參加《我為喜劇狂》,導師于謙就當面指出過李丁這個問題。于謙說李丁說臺詞的語速太快,他說的相聲聽不太明白。
相聲的臺詞是根本,如果連所說的內容觀眾都聽不明白,就沒有辦法因為他們的表演而發笑。
其實還不僅是于謙,就連李丁的師父老相聲演員李增瑞,也說起過這個問題。他認為李丁的表演當然也是一種風格,但有時候有些過於鬧騰。他和李丁也談起過這個問題,李丁也說過要試著去改變,但到目前為止這種風格還是非常明顯。
按理說相聲是從不拒絕語言之外的表演的,包括表情和形體的誇張表現,相聲的“相”就是指外在的表演。李丁能在舞臺上著重突出這一點,讓他和董建春的相聲顯得獨樹一幟,也稱得上是一種創新。而且,李丁的長相尤其是兩個大門牙,形象上也有利於加強外在表演。
![](http://timg.juduo.cc/2020/12/041a8f80d7e748ff854ad24634b04949.jpg)
然而誇張的表演也要有一個度,如果過於誇張就會顯得表演痕跡過重,動作表情和臺詞語言形成兩張皮,觀眾就會感覺有些不舒服。
誇張也要有節制
當然,很多年輕觀眾是喜歡李丁這種表演風格的,對於這些觀眾來說,相聲表演熱鬧一些比較容易接受,這也符合年輕人的欣賞習慣。李丁擁有的年輕粉絲,確實也比較多。
李丁的表演已經得到很多人認可,如果他能夠客觀看待一些不同意見,對自己過於誇張的表演進行一些修正,做到收放自如,還會得到更多人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