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靈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古墓愛好者,在洛陽參觀遊覽時,還曾專門抽出了一天的時間,去參觀古墓藝術博物館。
而說起「墓葬」,無疑是西漢時期的最有看頭,一個是因為東西多;另一個是因為其極富神秘色彩的修仙文化。今天,靈遙便打算結合馬王堆漢墓裡出土的這幾件文物,來和你聊聊西漢人的生死觀。
希望你喜歡~
01.辛追墓T形帛畫帛畫,又稱「非衣」或者「飛衣」,顧名思義,是用於引魂昇天的。
出殯時,人們用一根竹籤將它高高地挑起,舉在送葬隊伍的最前面;下葬時,把它覆蓋在內棺上,作為墓主人靈魂昇仙的媒介。
這幅出土於辛追墓中的帛畫,總長約為2.05米,分為天上、人間、地下三個部分。
我們先來看位於畫面中部的人間部分。
人間最醒目的老婦人,便是辛追夫人在人間的形象了。只見她身著錦衣華服,手持柺杖緩緩西行,後面跟著三個面容姣好的侍女,面前的兩個天界使者正跪地迎接她,腳下華麗帷帳下的是她的家人,正在悲痛地悼念她。
她的上方,則是她要去往的天國了。
天界的中央是天門,左右兩旁各站著一個守護天界的門神。門上還趴著兩隻栩栩如生的豹子,它們是天界的守護神。
天門裡,有兩頭拉神的怪獸,以示昇天之音;兩旁還守護者象徵著長生的仙鶴與飛龍。
畫面的最上方畫著的是披髮而坐的「燭龍」,他是天國的主宰,最初見於《山海經》,分別掌管著四季與天氣的變化。
燭龍的左右兩邊,則分別是一輪彎月與九個太陽。彎月上站著蟾蜍和玉兔;九個太陽則藏在了扶桑樹裡。太陽裡站著的金鳥,實際是古人對太陽黑子的觀察。
最後,是帛畫裡的地下世界。
位於中央的兩條興風作浪的鯨鯢,其上站立著一位巨人,只見他雙手託著大地,保護著人間不受其擾。
其實,早在戰國時期的楚國,便有為死者招魂的習俗。
到了西漢時期,人們繼承了西漢的喪葬文化,認為人在死後,若是魂魄與屍身分散,便成了孤魂野鬼,享受不到後人的祭祀,於是,便會在死者生前為其製作經幡,在其死後替其招魂。
具體來說,便是在招魂幡上繪製死者生前的形象,一路引導至墓地中,然後經過祭祀告別,讓魂能夠昇天,魄能夠入土為安,了卻後人的心願。
因此,這幅T形帛畫,所反映的不僅僅是漢朝人的宇宙觀,還有對前朝喪葬制度的繼承,是文化傳承的最佳例證。
02.辛追木槨瞭解了西漢招魂習俗後,我們再來看看西漢時期貴族墓室內的結構。
西漢時期,墓室又稱「槨室」,是用來擺放棺木與隨葬品的,結構十分複雜,由枕木、槨室、蓋板三部分組成,由於形狀很像是一個井字,所以也被稱為「井槨」。
井槨的中央是存放棺材的槨室,邊上則是四個放置陪葬品的邊廂,在馬王堆漢墓裡,一共發現了近1000多件隨葬品:
北邊放著的有飲食器、傢俱、歌舞俑、奏樂俑、侍女傭、梳妝用品等等,模擬了墓主人生前的生活;東邊則放著象徵各種身份的木傭與盛放食物的漆器、陶器等,象徵著家臣與僕人工作的地方;西邊在放有竹簡、竹婁等,象徵著儲物室;南邊與東邊類似。令人驚訝的是,如此龐大的槨室,竟然沒有用一顆金屬釘子,而是透過榫卯,來使得木板嚴絲合縫,體現了西漢建築工匠的高超技術水平~
03.四口棺材與西漢人的飛昇之夢最後,便是槨室的中間棺材的安排了。
辛追墓中的棺材一共有四層,層層相套,均以梓木製成,是她漢貴族身份的象徵。
最外的一層是黑漆素棺。
它由於上面沒有任何裝飾,看起來非常沉悶。在漢朝,黑色與北方、陰、長夜、地下、死亡等有關,這一切概念又與死亡聯絡在了一起,意味著與生者永遠分離的死亡。
黑漆素棺的裡面,是黑漆彩繪棺。
棺外的黑色底色象徵著地府,上面繪有的雲紋和110多個栩栩如生的神怪形象,像是一幅展開的連環畫,為我們描述了一個死後的世界。
這個世界裡,除了有仙鶴、蛇、豹子等等奇珍異獸,還有一種似羊非羊,似虎非虎,頭上長角,身上有尾巴的怪獸。據專家推測,之所以繪製它們,是為了保護墓主人的靈魂不被損壞,肉身不被侵擾。
黑漆彩繪棺的裡面,是朱地彩繪漆棺。
棺木顏色鮮麗,畫面祥和,描繪的是墓主人靈魂穿越黑暗空間與地下世界飛昇祥和的人間仙境的場景。
其中,紅色象徵著太陽、生命與永生;棺木上繪製的崑崙山裡,有象徵著祥瑞的青龍、朱雀、神鹿和仙人,象徵著墓主人的靈魂已經擺脫了邪祟,到達了安詳的神仙世界。
最裡面的一件,是直接裝有辛追夫人遺體的錦飾內棺。
館外纏著兩道寬12釐米,厚度達到6-7層的絲帶,與樹紋蒲絨繡和羽毛貼花絹。
之所以要裝飾羽毛,是因為在西漢時期,人們認為凡人要成仙,必須經過羽化的階段,給棺木貼上羽毛,就是給棺木穿上羽衣的過程。
隨著辛追棺木一層層地被開啟,我們跟隨著她一起,經歷了西漢人們心中的飛昇之路,感受到了湘地對於楚文化裡中浪漫與神秘的傳承。
到這裡,馬王堆漢墓裡的看點,便已經一一為你講述完畢。
下一篇裡,靈遙將為你帶來湖南旅行實用指南~
敬請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