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在《江雪》中寫道: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當你細細的去品讀,你會發現這首詩,每句話的前四個字,連起來就是“千萬孤獨”。
是啊,當一個經歷了親人的生離死別,他就能感受到孤獨,感受到萬般的無奈。看著離開的親人,你開始不斷的回想小的時候。
小時候,你害怕孤獨不敢獨處,所以你做事,總是要找三兩好友,有朋友在你就很安心,特別是不敢做的事情,只要有朋友在,你總是會努力去嘗試。
漸漸地,你發現自己的小夥伴,都因為各種各樣的事情,和你漸行漸遠,你不得已開始結識更多的人,融入更多的圈子。於是,你便用盡全力,往人群裡扎,儘管那個圈子並不是自己喜歡的。
但為了不被貼上另類的標籤,還是違背了自己的心,去迎合,去隨波逐流。直到自己筋疲力盡,還是沒有融於這樣的圈子。
這個時候,你開始不斷的回想,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為什麼自己付出這麼多,還是不能很好的融入別人的圈子。
就在你懷疑自己的時候,你又聽到父母說的那句話:“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你又開始自己最初的想法,強行去迎合別人,儘管還是那麼突兀,可你還是沒有放棄。
慢慢地,在長大的過程中,你經歷了交友盛宴中談笑風生,奔赴了一場又一場的繁華與熱鬧。長大之後,你才發現,所謂的友誼,就像這候鳥南飛,萬河歸海一樣,終究是要散開的。
這時,你心裡開始犯起嘀咕,生命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孤獨是不是你要學會承受的?想了一些時候,你懂得了一個道理。
只有你自己在獨處時,你的思想才屬於你,不必被世俗和現實所束縛,你可以盡情的暢遊在自己的精神王國。雖然,獨處時,也會讓你感到寂寞與焦躁不安,但是更多的是,心靈的充實。
確實,人生短暫,生命本應該是一場孤獨的長途跋涉,無論途中有多少的繁華熱鬧,都將歸真返璞,終將抽出身來,細數似水流年。正如朱自清所說: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都沒有。
你想起古往今來,先聖名賢,你才明白崇尚著孤獨,也崇尚著獨處。
但獨處不等於孤獨,兩者是絕不能劃上等號的,一個人若是很孤獨,那麼即使他身邊有很多人,將他置身於熱鬧的環境中,他還是會感到孤獨。
相反,如果一個人的內心很豐富,即使將他放入荒無人煙的沙漠,他也能苦中作樂,與另一個“我“進行精神上的交流
所以,獨處是一種生活方式,獨處代表了一種生活態度。生活有太多的壓力,有太多的雜音,而你內心渴望獨處的聲音很小,小到可以忽略,小到被雜音所覆蓋。
雖然它小,但不代表它應該被忽視。之前看過這樣的一句話:以前喜歡一個人,現在喜歡一個人。你除了感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以外,就是感慨現在的人,對於獨處這一概念越來越強了。
所以,生而為人,你要學會獨處。因為你經歷了這些,你心裡很清楚,人這一生最後陪伴自己的只有是自己。既然自己必須要經歷這些,何不早早學會獨處?
只要學會了獨處,明白了獨處的真諦,你才能活成你自己。不用看別人的眼色,也不用融入到別人圈子,這就是真正的自己。
人活一世,總要為自己而活,不能做什麼事情都是為了別人,你要多考慮下自己,想下自己的將來,嘗試著去獨處。
免得像柳宗元一樣,在失去所有以後,只留下四個字“千萬孤獨”。現在你明白了?學會獨處對你,有益無害,對你的未來也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