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頗有意思的是,在“去魯迅化”被不斷提及時,莫言、餘華、賈平凹、陳丹青、馬未都等文化名人,又多次在不同場合承認:魯迅是對我影響很大的作家。莫言先生甚至表示,如果能用平生所有小說,換一部《阿Q正傳》他是很願意的。其對魯迅的敬仰之情,可想而知。

其實筆者很清楚,那些認為魯迅的作品在今天不太適合孩子們讀的朋友,也有自己的理由:比如魯迅小說風格比較犀利;比如通假字比較多,常被認為是錯別字;比如有些內容太深刻,孩子們不一定能讀懂。

如果真的這樣想,筆者倒是建議大家從魯迅的詩歌開始入手,因為魯迅的詩相對來說更容易理解,而且也同樣很經典。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與小說相比,魯迅的詩作更是長期被遺忘和忽視。以至於一些很經典、很有水平的作品,很多朋友都不知道。這一現象,在詩詞大會的一期節目上被體現了出來。當時考的是這樣一道題:

給出了後兩句,讓選手們對出前兩句。愛看詩詞大會的朋友都知道,這個節目是不涉及現代詩的,所以現代詩人也很少被提及。魯迅這首七言絕句,也是首次入這個節目。

說起來後兩句中的“我以我血薦軒轅”是經典的名句,臺上這位選手也是多次突圍的高手,但他卻支支吾吾半天才想出答案。百人團則更是慘,100位選手共有56人答錯了,這個錯誤率在詩詞大會並不算多見。

難道魯迅這首詩不夠經典、不夠有水平?所以不值得大家讀一讀?我們來看看全詩就能明白:

《自題小像》(現代.魯迅)

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這首詩是魯迅在日本留學時寫的,在那裡他一直惦記著國內的情況,並積極參加了同學們的反清活動。為了與清庭劃清界限,他剪掉了長辮子,也就成了我們現在在很多照片裡看到的髮型。剪完後,年輕的魯迅挺高興,便去照了張照片,並在其背後即興題寫了這首詩,寄給好友。

這首詩,在現代人寫的絕句裡,算得上是經典了。首先,從遣詞來說,它既用了神話傳說又不著痕跡地化用了典故,十分地道。其次,從意境上來看,風雨、寒星等極具象徵意義的意象,讓全詩充滿了美感。最讓人喜歡的,當然是最後一句“我以我血薦軒轅”,很多不知出處的朋友,或許還會以為這是金庸武俠小說裡的句子,它酷酷地、霸氣十足。在這樣一首詩裡,我們看到了魯迅極強的古文功底,以及他對家國的赤子之心。

魯迅的詩成為題目,自然引起了在場老師們的熱烈點評。王立群老師,深深地敬佩魯迅的筆力。而蒙曼老師的點評,則更有意思,她的點評大概是:

筆者認為,這段點評是很有水平的。她把我們現在曬照片和魯迅的曬照,以及古代的黃巢三者相對比,讓我們看到了魯迅不一樣的地方。我們一般人曬照片,只是單純地秀自己的顏或者身後的美景;黃巢當年,則是有感於自己身份地位的變化。但一向不太喜歡照相的魯迅,卻在照片後賦上了這樣一首高水平的作品,確實令人欽佩。

這首詩傳到現在已經100多年了,在這100多年裡,很多老一輩的文化名人都提到過它,比如茅盾和鍾敬文就非常喜歡它。然而在詩詞大會這樣的詩歌盛會中,這麼有名的句子卻有56位選手不會,這讓人不得不感嘆:魯迅先生難道真的被遺忘了嗎?

20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新的一天已經降臨,我有了新的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