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中國古人講:“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是從世俗功名的角度來看待讀書的功用和價值。

西方文學家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從人類成長進步的角度定義其媒介作用。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老師曾說過:“讀書給你帶來三樣東西:情懷、胸懷和氣質。”

從物質層面昇華至精神層面,讀書能夠帶給我們的,更為關鍵的還是心靈慰藉和智慧充盈。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一直以來被我國讀書人奉為實現人生價值和目標的有效方法論。

讀書,由內而外重塑個體

有人這樣定義讀書的意義:

不僅要從個體的知識需要來理解,更重要的,是把讀書作為人類歷史性活動的實踐來理解,從人類文明傳承發展的需要來理解。文字和書寫的發明,其重要性在於,從此人類的經驗可以超越面對面的授受而廣泛傳遞。於是,書成為記載人類經驗的載體,閱讀、書寫成為人類經驗、知識和智慧得以超世代累積、傳承、增長的最重要方式。

《禮記·大學》有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修身是第一步,而修身的第一步又是讀書。不讀書,不明理。沒有系統性學習先賢古人的經驗教訓和總結出的科學道理,就無法建立看待世界、社會、人際關係等多方面因素的理性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也就談不上齊家治國平天下了。

革命先驅孫中山說:“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讀書。我一天不讀書,就不能夠生活。”可見,書籍已成為他人生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

讀書會提高我們的知識儲備,提高輸出的能力

杜甫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博覽群書,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一個輸入的過程。而輸入正是為了更好地輸出,沒有人讀書是為了把學識悶在自己肚子裡,而是要使用出來建功立業、造福社會。

當輸入足夠多、足夠廣、足夠深時,自然會產生輸出即說和寫的慾望。而且因為輸入內容豐富,輸出起來也會有信手拈來的感覺。

現在很多人做自媒體,第一步就是要大量閱讀,儲備知識,建立自己的思維意識體系。否則,只能乾坐在電腦前,兩眼一抹黑不知道寫什麼。就算知道了寫什麼,又不知該怎麼寫。

讀書可以給我們打拼的勇氣和戰勝困難的力量

閱讀不是萬能的,但閱讀卻能夠幫助我們探索未知的世界,開啟新的認知之門。

雖然我們很多人從小學到大學讀了很多書,但大都是教育體制內的教科書,甚至很多時候是為了應付考試而讀書。死讀書、讀死書,把閱讀這麼一件原本很有意思、很有必要的事情,搞得心生反感,錯失了個人成長的機遇。

讀一本好書,就好像交了一位良師益友,能夠祛除我們內心的浮躁和空虛,讓一顆心在文字的寧靜世界裡徜徉,讓一顆心在知識的溫暖海洋中遨遊,給心靈以無盡的慰藉和滋養。

很喜歡網上的一句話:讀書人不會無奈和茫然,因為有書為伴;不會孤獨和寂寞,因為有書為伴。

大量的閱讀,是修煉我們個人氣質,提升個人心胸格局的最佳途徑,是拔高我們眼光和思維的關鍵法寶。

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做一個決定吧:

拿起書本,助力夢想再次啟航!

15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棺材在地下,為何地上還要堆個"小土丘"呢?原因其實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