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大家好,我是小悅。今天給小夥伴們分享一本小悅認為最好的散文集《我們仨》。

悅讀004期

初讀《我們仨》,是在小悅上大學的時候,那時候看了錢老的《圍城》,慕名又去圖書館借了楊絳先生的《我們仨》,一口氣讀完,眼淚就情不自禁地在眼眶裡打轉,字裡行間充滿了樸實又濃厚的親情,無一點掩飾和做作。

楊絳先生通曉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由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公認為最優秀的翻譯佳作,一直追隨錢老。並於2016年5月25日凌晨,在北京協和醫院病逝,享年105歲。

▲楊絳

《我們仨》原本計劃一家三口各寫一部分,錢瑗寫父母,楊先生寫父女倆,錢老寫他眼中的母女倆。但事與願違,1996年10月,錢瑗已經非常衰弱,在病床上無法正常完成寫作,並於1997年3月4日去世,幾個月後錢老也撒手人寰。在痛失2位至親幾年後,楊先生才重新振作寫了這本《我們仨》。

《我們仨》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楊絳先生老年時的一個夢境,以"鍾書大概是記著'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個長達萬里的夢"拉開全文序幕。 第二部分,楊絳先生用夢境的形式完整地記錄了這一"萬里長夢",講述了一家三口在人生最後階段相依為命的深刻情感,回憶了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先後離去的過程。第三部分楊絳先生採用回憶錄的寫法,從生活裡的每一件小事下筆,記錄了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女兒與錢先生相繼逝世,這個家庭鮮為人知的坎坷歷程。

小悅蒼白的語言無法表達楊絳先生這部作品的優秀,我只能節選一小段文字讓小夥伴們真正去感受一下吧。

1.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做"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裡,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2.現在我們三個失散了。剩下的這個我,再也找不到他們了。我只能把我們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溫一遍,和他們再聚聚。

3.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我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我們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

11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毛澤東:閉門求學,其學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