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不是一個簡單、隨便的稱號,它隱含著不容忽視的資訊力量。在社會關係上,人們交往中最初接觸到的是對方的名字,一個好的名字,響亮的名字會給對方留下很深的印象,甚至為名字的主人帶來好的運氣。我們漢字的豐富不僅在數量上,在含義上也是有很多層次的,由此也決定了一個人名字的不同內涵。
一、《道德經》中聰明正直的小男孩名字1. 寶一
出自《老子·德經·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解釋:我有三件法寶執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愛;第二件叫做儉嗇;第三件是不敢居於天下人的前面。
2. 木生
出自《老子·德經·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解釋:合抱的大樹,生長於細小的萌芽;九層的高臺,築起於每一堆泥土;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
3. 壽強
出自《老子·道經·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解釋:能瞭解、認識別人叫做智慧,能認識、瞭解自己才算聰明。能戰勝別人是有力的,能剋制自己的弱點才算剛強。知道滿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堅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離失本分的人就能長久不衰,身雖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長壽。
4. 兆治
出自《老子·德經·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解釋:局面安定時容易保持和維護,事變沒有出現跡象時容易圖謀;事物脆弱時容易消解;事物細微時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發生以前就處理妥當;治理國政,要在禍亂沒有產生以前就早做準備。
5. 天聖
出自《老子·道經·第五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解釋:天地不情感用事,對萬物一視同仁,聖人不情感用事,對百姓一視同仁。
6. 明強
出自《老子·道經·第三十六章》: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解釋:想要收斂它,必先擴張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強它,想要廢去它,必先抬舉它,想要奪取它,必先給予它。這就叫做雖然微妙而又顯明。
7. 志約
志:志,意也。——《說文》
寓意寶寶在日後的發展中,能夠意氣奮發,做一個有聰慧伶俐優良品質的人。
8. 友群
友:友,同志為友。——《說文》
群:康熙字典筆畫:13。本義:羊群;獸群;人群。《說文解字》:“群,輩也”。一般指相聚,眾人,聚集,引申為團結,隨和。用作人名意指團結友愛、心懷寬廣、高朋滿座。
寓意著孩子今後的路途中能擁有高朋滿座的珍貴品質,做一個聰慧伶俐的人。
9. 子政
子:子,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人以為偁。——《說文》
政:政者,有所改更匡正。——《論語·有政》
意味著寶貝在人生道路上能樹立人中翹楚的良好品格,做一個宏圖大展的人。
10. 朗曜
朗:朗,明也。——《說文》
曜:曜,耀也,光明照耀也。——《釋名》
意味著寶貝在人生道路上能樹立朝氣蓬勃的優秀品質,做一個輝煌燦爛的人。
《道德經》分為《道經》和《德經》。《道經》講述的是宇宙根本,道出了天地萬物變化的玄機,揭示了陰陽變幻的微妙。《德經》講述的是處世方略,道出了人事的進退之術,包含了長生久世之道。
二、《道德經》裡的名言,特別適合給寶寶起名!1.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解釋:我的話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但是天下竟沒有誰能理解,沒有誰能實行。
2.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解釋: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