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若問“洗澡”和“沐浴”有什麼區別?我想大多數人給出的答案會是這樣的:“洗澡”和“沐浴”的含義相同,都是清潔全身的意思,區別只是在於“洗澡”偏於口語化,而“沐浴”則是書面語。

在如今語境下,這種理解固然是沒有問題的,但在古代,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且看《說文解字》怎麼說。

(楊貴妃賜浴華清池)

《說文解字》中“洗”的定義是:“洗,灑足也。”

《說文解字》中“澡”的定義是:“澡,灑手也。”

《說文解字》中“沐”的定義是:“沐,濯發也。”

《說文解字》中“浴”的定義是:“浴,灑身也。”

上文中的“灑”,讀音均為【xǐ】,含義同現在的“洗”。也就是說,古人洗不同部位使用不同的詞,其中,“洗”專指洗腳,“澡”專指洗手,“沐”專指洗頭,“浴”專指洗身體。

(古人沐浴劇照)

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從漢字的字音字形字意上便可見一斑。

“洗”字“從水、先聲”,同行而足,在前者為先,所以水、先兩正規化疊加,就是用水洗腳的意思。

“澡”字“從水,喿聲”,《儀禮·喪服》有言:“小功布衰裳,澡麻帶絰五月者。”鄭玄注曰:“澡者,治去莩垢不絕其本也。”也就是說,“澡”只是簡單洗洗表面浮灰,與沐浴有很大的差別。

“沐”字“從水,木聲”,“氵”字旁表意,篆書之形像流水,表示用水洗頭,“木”讀【mù】,表聲。

“浴”字原本是一個會意字,在甲骨文字形中,它的下半部分是一個盛水的大器皿,上半部分像一個人站在盛水的器皿裡,人的周圍有四個水點,表示人在洗澡,水滴四濺。到了小篆字型後,“浴”字才由會意字變為形聲字,左邊從“水”,右邊為“谷”【yù】聲。

(古人沐浴通常比較隆重)

古人對於沐浴是非常重視的,甚至是超越衛生層面,上升到了禮儀層面,所以通常搞得比較隆重。

先秦時期,洗浴與齋戒並列為祭祀禮儀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的是對祖先的尊敬。“孔子沐浴而朝”,洗了澡再去見魯公,體現的則是對君主的尊敬。

秦漢時,士大夫階層就已經形成了三日一洗頭、五日一沐浴的習慣。

《漢律》有言:“吏五日一休沐,言休息以洗沐也。”也就是說,到了漢朝,朝廷每五天就有一次帶薪休假,專門讓官員們回家好好洗個澡,稱之為“休沐”。這個待遇,也是很人性化了。

(五日一“休沐”)

始於秦漢的這個“休沐”制度在歷朝歷代都有沿襲,只是到了唐朝,從原來的五日一“休沐”改成了十日一“休浣”。由此看來,唐朝人沒有漢朝人講衛生。

另外,古人還把沐浴與孝道聯絡在一起,認為晚輩給長輩洗頭、洗澡是孝順的體現。比如有史料記載,太子司馬紹聽說老爹司馬睿(晉元帝)要洗頭,還特地上了個表,祝福父親:“吉日沐頭,老壽多宜。”洗個頭還要挑選黃道吉日,由此可見:其一,古人洗頭的確是件大事;其二,即便是皇帝,也不是天天都洗頭的。

(走啊,洗澡去啊!)

古人沐浴,雖然隆重,但並不頻繁,而受生活設施不發達的限制,對沐浴講究的,也只是士大夫及以上階層,普通百姓想洗個熱水澡,又得走幾里地去挑水,又得架火燒水的,根本無福消受。所以,普通百姓大多是常年不洗澡的。

不過,這種情況到宋朝有了明顯改善。那是因為宋朝經濟發達,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的衛生意識也有所提升,公共浴室隨之興起,從此普通百姓也可以時常洗個熱水澡了。

(王安石像)

據說,北宋宰相王安石不太注意個人衛生,常年不洗頭、不洗澡,以至於鬍子里長蝨子,衣服裡散發出難聞的氣味。同僚們實在看不下去了,就拉王安石一起去澡堂洗澡,然後趁機把他的髒衣服換成乾淨衣服。王安石洗完後很自然地換上,竟然也沒有發現什麼。

這則記載有可能是政敵對王安石的惡意抹黑,但至少反映出了一點——宋朝的“澡堂”產業確實已經非常發達了。

(本文完~)

9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什麼叫儀表,《反經》給出回答,做好這6點,才算有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