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說起唐詩,相信很多人腦海中想到的第一個名字就是“詩仙”李白。確實,對於後世的很多詩詞迷來說,李白這個名字幾乎可以稱為唐詩的代名詞。

李白不像“詩聖”杜甫,杜甫生前名聲並不顯著,是死後慢慢名氣越來越大,達到堪與李白相媲美的程度。但李白在世時便已經是名滿天下的大詩人,當時皇帝下詔邀他做供奉翰林便是因為他的詩名。

李白有次路過安徽省和縣歷陽鎮,當時正值大雪紛飛,王姓縣丞設宴招待他。在這樣的大雪天,喝點酒暖暖身子自然是美事一樁,此情此景也不由讓我想起白居易筆下的“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這該是多麼愜意而開懷之事。

不過對這場宴會李白卻並不滿意,為此還隨手即興寫了首40字的趣詩來笑話王縣丞。明明是對方宴請他,詩仙卻還寫詩笑話,這又是為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首詩,從裡面找找答案。

《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殺陶淵明,不飲杯中酒。

浪撫一張琴,虛栽五株柳。

空負頭上巾,吾於爾何有?

讀完這首詩我們才知道,李白之所以不滿意這場宴會,原因是王縣丞不陪他喝酒,喝酒喝的不盡興,於是李白便寫了這首詩嘲諷他。前兩句是對環境的描寫,地上白茫茫一片,風色寒厲,雪花如同手掌一般大。這裡李白明顯是使用了誇張的修辭手法,這是李白詩的一大特點。緊接著兩句則是嘲諷王縣丞,王縣丞以陶淵明為榜樣,陶淵明喜歡飲酒,還曾寫過《飲酒二十首》,但王縣丞卻是不飲杯中酒,這如果被陶淵明知道,還不得笑死。可以說李白這番話真是一點都不給王縣丞面子。

緊接著三句則是進一步嘲諷王縣丞,說他還學陶淵明撫琴、栽柳、頭戴白巾,卻不飲酒,簡直是辜負了這些舉動,這其中既有嘲諷之意也有對王縣丞的激將。透過一系列的嘲諷,李白最後不由“質問”王縣丞,對你來說我李白到底算什麼?這其實用現在酒桌上的話來說就是:你是不是不給我面子?

不得不說,“詩仙”是真的很敢說,他自己無官無職,好歹王縣丞還有官職在身,他卻依舊如此嘲諷,這豪情氣概也難怪乎他能喊出“安能催我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之語。

其實從這首詩中我們也能找到他為了對汪倫那般友好感謝的原因,想來汪倫在喝酒一事上應該是讓李白喝到盡興了,所以他才能對汪倫的“哄騙”那般不在意。畢竟“詩仙”李白的好酒不是隨便說說,杜甫的“李白斗酒詩百篇”便是最好的佐證。

19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告別偽閱讀:讀一本讓你費解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