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飲茶是雅事,茶器之形要趨於雅,雅是一種嫻靜淡泊,從前文人作畫氣息追求“雅正”這無疑是人格的好標準也是文人畫的高格調,因此,茶器之形要造出雅正之象,不能“邪乎”。中國藝術裡“器”是道之載體,而我們製作茶器也要從這方面考慮。

日式茶則

陸羽《茶經·四之器》中指出:“則,以海貝、蠣蛤之屬,或以銅、鐵、竹、匕、策之類。則者,量也,準也,度也。茶則,是茶罐裡的茶進入茶壺的中轉站。直接將茶葉倒入茶壺,既不知多少量,也不能欣賞茶葉之美與茶葉之香氣,直接用手抓,不雅觀也不衛生。有了這個中轉站,就顯得雅緻了很多。

茶則用料有很多選擇,最常見簡單的就是用竹,之後在藝術美觀上慢慢衍生出了牛角,銅,銀等材料。匠人們在茶則的造型設計上可謂挖空了心思,不僅造型做到了獨特,茶則表面也不斷雕刻出各種精美圖形。藝術的介入,讓它成為擺放在茶席上獨特藝術品,同時它也可以如紫砂壺那樣,將詩書畫印融入,成為一件綜合藝術品。

許多人習慣把撬茶的茶具叫成“茶針”,亦或“茶刀”。其細長如針,一般用於疏通壺嘴,以免茶渣阻塞,造成出水不暢而使用的。當然也用於撬茶。撬茶是門技術活,如果有一把好的茶刀,撬茶也變得輕鬆許多。

茶濾,一個容易忽略的茶具。但不可否認,茶濾為我們的茶席增添了不少茶趣,甚至還有一定的藝術欣賞性和把玩價值。個人比較喜歡銀質的茶濾,不易生鏽,不易串味,茶湯口感更佳,還具有觀賞性同時也提升了整體的美感,是茶席中難得的一抹亮色。

手工純銀茶濾

作為茶道六君子之一,茶夾的出鏡率可謂是非常高的了。

茶夾最開始只是用於夾杯子防燙之用,在使用的過程中,人們又慢慢賦予茶夾以新的用途。

☞洗杯子

杯子放在水盂中用熱水浸泡,需要用到茶夾夾起杯子並轉動,讓杯子裡裡外外都清潔乾淨。

☞遞杯子

杯子洗淨後,夾起杯子在茶巾上“蘸”一下,再放到客人面前,確保不碰口沿。也可以不用茶夾:手拿住杯身下側遞杯子,注意不要碰到杯口的位置;或使用杯墊、托盤。

☞取茶葉

當我們從茶葉袋或茶葉罐中取茶葉的時候,一時找不到茶則或茶匙,也可以用茶夾撥取。注意力道要輕,勿把茶葉弄碎,還有就是溼的茶夾也不可以取茶。

☞夾茶葉

平時把茶荷中的茶葉撥入茶壺中,我們一般會用到茶匙。其實有時候,茶夾會更好用,當撬下來的餅茶呈片狀又比較大塊時,建議先用茶夾夾起茶葉塞入壺中,再把剩下的碎茶葉一同撥入。又或者,在泡小沱茶或陳皮等花果茶時,可選擇性使用茶夾。

☞挖茶渣

泡完茶後,要把壺裡的茶渣清出來,可用茶匙、茶針,也可用茶夾。茶夾的彎頭很好挖茶葉,甚至一些比較膨脹大團的茶渣,也可以用茶夾直接夾出來。

茶匙:又稱“茶扒”形狀像湯匙所以稱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過的茶,壺內茶葉,茶葉沖泡過後,往往會緊緊塞滿茶壺,加上一般茶壺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葉既不方便也不衛生,故皆使用茶匙。

海南黃花梨純銀茶撥

竹節純銀茶撥

最後就跟大家講講泡茶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小茶具——蓋置

蓋置,顧名思義,就是放置蓋子的地方,通常稱之為蓋託或壺蓋架,也可當小茶寵使用。蓋置在日本屬於茶道具的一種,也是獨立的工藝品和收藏用品。

日本金工著色,純銀紫銅雕刻鑲嵌

飲茶主要是味覺、嗅覺的享受,精美的茶器又增添了視覺和觸覺上的享受,多重感官體驗交織在一起,形成了豐富而深厚的美的感受,從而將品茶的精神享受提升到了更高的境界、和更廣闊的空間之中。

10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俄羅斯的聖誕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