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燒山火、透天涼,如武林中之絕世秘籍,高手施之出神入化、爐火純青,於麻冷頑痺等寒熱痼疾,可有拔刺血汙之效,本文講述各針灸大家於此二者針法迥異之處,領略高手華山論劍,針道奇玄。

黃帝問曰:願聞《九針》之解,虛實之道。岐伯對曰:刺虛則實之者,針下熱也,氣實乃熱也。滿而洩之者,針下寒也,氣虛乃寒也。

——《素問·小針解篇》

一曰燒山火:治頑麻冷痺,先淺後深,凡九陽而三進三退,慢提緊按,熱至緊閉插針,除寒之有準。

二曰透天涼:治肌熱骨蒸,先深後淺,用六陰而三出三入,緊提慢按,徐徐舉針,退熱之可憑,皆細細搓之,去病準繩。

——《金針賦》

【燒山火】

操作方法:將所刺腧穴的深度分作淺、中、深三層(天、地、人三部)。

(1)進針時,醫者重用指切押手。

(2)令病人自然地鼻吸口呼,隨其呼氣時,將針刺入淺層(天部)得氣。

(3)得氣後,重插輕提,連續重複9次(行九陽數)。

(4)再將針刺入中層(人部),重插輕提,連續重複9次(行九陽數)。

(5)其後將針刺入深層(地部),重插輕提,連續重複9次(行九陽數)。此時,如果針下產生熱感,少待片刻。

(6)隨病人吸氣時將針1次提到淺層,此為一度。如果針下未產生熱感可隨病人呼氣時,再施前法,一般不過三度。

(7)手法操作完畢後,留針15~20分鐘,待針下鬆弛時,侯病人吸氣時將針快速拔出,急按針孔。

【透天涼】

操作方法:將所刺腧穴的深度分作淺、中、深三層(天、地、人三部)。

(1)在進針時,醫者輕用押手。

(2)令病人自然地鼻呼口吸,隨其吸氣將針刺入深層(地部)得氣。

(3)得氣後,輕插重提,如此6次(行六陰數)。

(4)再將針提至中層(人部),輕插重提,連續6次(行六陰數)。

(5)再將針提至淺層(天部),輕插重提,如此6次(行六陰數)。

此時,針下產生涼感,稱為1度。如果針下未出現涼感,可將針1次下插至深部,再施前法。但一般不超過三度。涼感不論在地部、人部或天部出現,可停止手法操作。

(6)手法操作結束後,可隨病人呼氣將針緩慢拔出,不按針孔或者緩按針孔。

1

焦勉齋的燒山火、透天涼

燒山火:進針氣至後,先將針上提至淺部,用緊按慢提,三進一退的手法(不限於三一之數,以進多出少為原則,透天涼則以少進多出為原則)配合醫者之呼吸運氣,向下插針時,用緊按法,口鼻呼吸;向上退針時用慢提法,微微吸氣,這樣提插進退配合,約5分鐘即有熱感。

透天涼:進針氣至後,先將針插至深部,用緊提慢按,合醫者呼吸運氣而施術,向上提針時,醫者吸氣並用力捻轉針柄,向下插針時徐徐口鼻呼氣,進退提插配合,約5分鐘即有涼感。

2

陸瘦燕的燒山火、透天涼

透天涼:進針直至地部,在該部緊提慢按六次,提針時右轉;次退至人部,同前提插、捻轉六次;再退至天部,亦同前法施術;這樣一進三退,稱為一度。操作三度,若涼生,則可出針,出針前搖大其孔,不閉其穴。如無涼感,應反覆再施,直至涼生。

3

周樹東、周楣聲的燒山火、透天涼

燒山火:燒山火可補虛寒,法取三才逐步探三按拇前呼始入,一提拇後吸相關由淺漸深天至地,慢提緊按九成三疾以出針當疾捫,熱生針下效非凡。

有歌曰:“燒山之火能除寒,一退三飛病自安。始是五分終一寸,三番出入慢提看。”分天、地、人三部徐徐進針。

初進針時可將針直入至適當深度,得氣後將針向上提至天部,隨即用緊按慢提,三進一退。因患者之呼吸而運用手法,目視患者,手不離針。當患者呼氣時向下三次進針為主,吸氣時一次退針為輔。呼氣時口唇微閉,如吹風狀,三次從口撥出。吸氣時即閉合其口,一次由鼻吸入。向下進針時用緊按法,拇前食後行九陽數。停針時要用力按針不動。向上退針時是用慢提法,食前拇後,在天部提三按九,左捻多右捻少,呼進吸退;熱生以後將針從人部再至地部時,也同樣行之。患者即感有針下發熱,並能沿經傳佈,上下週流。當針深入地部後,將針再提至人部,如此反覆行之。最後一次出針至天部,少停再盡出針,疾捫其穴。

透天涼:透天涼可除煩熱,直針至地徐後撤緊提隨吸食指前,慢按隨呼食後說針下涼生再上提,三退一進熱自奪退針至天再入深,如此反覆同前撤。

有歌曰:“透天涼法退熱燒,一進三飛冷風飄。先針一寸退五分,三出三入緊提消”。

先一次進針至應有深度,再先深後淺,分地、人、天三部徐徐退針。直針入地得氣後,注視患者呼吸,緊提慢按,三退一進,目視患者,手不離針。當患者吸氣時向上三次提針為主,並用食前拇後稍向右捻,行六陰數。呼氣時一次按針為輔,同時拇前食後稍向左捻。吸氣時口唇微開,三次用口吸入。呼氣時即閉其口,一次用鼻撥出。當針下發涼時,即退針至人部,施術如前。能使涼氣循經傳導,最後遍體清涼。出針時不按針孔。所謂一進三飛或一退三飛者,意即連續前進三次或後退三次,輕巧快捷,猶如鳥之飛翔也。

4

彭靜山的燒山火、透天涼

燒山火補法:適用於虛寒症。選好穴位,針刺得氣以後,這時拇指用力向前作龍眼推旋,當拇指向前推旋完畢,左手拇、食兩指用力夾住針柄上端,不使針向回鬆勁,急用右手拇指指甲,從上向下刮動針柄。這時病人痠麻的感覺,就變為熱的感覺。這種熱由針穴區域性向遠處傳導。

透天涼瀉法:適用於實熱症。選好穴位,針刺得氣後,拇指用力以鳳眼法向後拉捻,急用左手拇、食二指夾住針柄上端,夾的緊點,固定針柄,不使它向回鬆勁,然後用右手小指指甲,從下向上刮動針柄。這時病人已產生的痠麻感覺,就會變成涼的感覺。其涼從內向外,直透出來,頗感愉快。

5

吳倬仙的燒山火、透天涼

靈樞經雲:“刺諸熱者如以手探湯。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此即繼起者用透天涼燒山火之兩手法。針灸家師承有云:提針為熱。插針為寒。內轉為瀉。外轉為補。補瀉之法。可停針侯氣。遲遲轉之。提插之法。不可偏用。蓋儘量插之。而至於骨。則不可再插。儘量提之。而針以外出。則不能再用。故定為三提一插。提針呼氣。插針吸氣。為燒山火。蓋提數多。則氣之出於衛分者多振振惡寒之證。用此手法。陽日用偶數。陰日用奇數。必能使之發熱。

反言之,三插一提,插針吸氣,提針呼氣,為透天涼。蓋插數多,則氣之入於營分者多蒸蒸發熱之證。用此手法,陽日用奇數,陰日用偶數,必能使其退熱。除寒退熱,乃針灸家必要之手法,故靈樞經列於第一篇九針十二原之末,等於冠諸本腧篇之首也。以上所言燒山火透天涼之正法,乃男用於午前,女用於午後。如男子午後,有大寒證大熱證,當用燒山火透天涼者,則反而用之;如女子午前有大寒證大熱證,當用燒山火透天涼者,以反而用之。歌曰:三插一提透天涼,三提一插火燒山,提針吹氣插針吸,女午後兮男午前。

6

劉炳權的燒山火、透天涼

燒山火:燒山火(熱補法)是指施術後病人自覺穴位針下有熱感。此法常用於治療寒證、虛證。它將穴位分天、人、地三部分進行操作,表層為天,中間為人,深層為地。方法是進針得氣後淺層為天部,操作拇指向前單方向捻轉(順時針),捻轉度為120度,頻率為每分鐘80~100次,捻轉同時將針提插,插時用力要重,提時用力要輕,稱重按輕提。天部捻轉提插9次,完畢,然後將針進入人部,同法施術,完畢,再將針進入地部,同法施術,完畢後將針提至天部可重複上述操作3~4次,直至病人有熱感,每隔5~7分鐘行針一次。

透天涼:透天涼(涼瀉法)是指施術後病人穴位針下自覺涼感,常用於治療熱證、實證。它亦是將穴位分天、人、地三部進行,但此法與燒山火操作相反,由深層即地部開始,操作拇指向後單方向捻轉(逆時針),捻轉度為140度左右,頻率每分鐘60~80次,捻轉同時將針提插,插時用力要輕,提時用力要重,稱輕按重提。地部捻轉提插6次,完畢,然後將針退至人部,同法施術完畢,再將針退至天部,同法施術,完畢後將針進入地部,可重複上述操作,直至病人有涼感,每隔5~7分鐘行針一次。

7

羅逸仙、張鸛一的燒山火、透天涼

羅老先生燒山火:拇指與中指夾針,成蘭花式,待病人呼氣時進針天部(應刺深度的上1/3處),左捻九數;再呼,再進入人部(應刺深度的中1/3處),行九數;再呼,再進入地部(下1/3處),行九數。侯病人吸氣時,將針一次提至天部,反覆行之,共九九八十一捻,則病人自覺熱氣內生矣。

行此法須注意四點:

一是適宜於虛證、寒證,凡火證、實證均禁用之;二是行針時,聚精會神,細心觀察病人呼吸與捻轉節律,不可紊亂;三是捻力輕徐均衡,不可忽輕忽重,忽快忽慢;四是吸氣提針時,以淨巾掩病人口鼻。

透天涼:拇指與食指持針,成展翅式,待病人吸氣時,將針一次進入地部,右捻六數,呼氣時將針慢提至人部,行六數;再呼,再提至天部,行六數。如此再吸再插,反覆行之,六六三十六數,則病人自覺寒冷內生矣。

行此法亦須注意四點:

一是適用於火證、實證;二要聚精會神,捻轉合拍;三要捻重、提慢、插快,指力均衡;四令病人以鼻呼氣,以口吸氣。

8

樓百層的燒山火、透天涼

燒山火:將針刺入應針深度的1/2時,行左右捻轉手法9次以侯氣,若覺針下沉緊,再刺入應刺深度,急行三出三入,慢提緊按的提插捻轉手法,一般可使針下產生熱感。

透天涼:將針刺入應針深度,即行左右捻轉手法6次以侯氣,若覺針下沉緊,再將針提起1/2,急行三入三出,緊提慢按的提插捻轉手法,一般能使針下產生涼感。

9

管正齋的燒山火、透天涼

燒山火:

(1)行降陰法:用左手押準穴位,右手持針刺入穴內。針分3次漸次的下降,先進至皮下天部,次進至人部,再進至地部,最後再由地部直接提出於面板外面。此法的要點是先淺後深,使針力著重於深部,徐內疾出。

(2)在痠麻脹重感覺的基礎上捻針時,使指力向下,將針向左方向捻轉,每次180度~360度,即將針刺的右手(刺手)拇指向前進、食指後退的捻轉方向,反覆行之,有的患者即可產生熱的感覺。

(3)慢按緊提,此“緊”字的涵義作“重”字解。“慢”字的涵義作“輕”字解。進針在天人地部提插針時,要用重插輕提。

(4)行九陽數:(周易:單數、奇數為陽,九數為老陽,七數為少陽。)進針在天人地部捻轉(或提插)3次,三三得九,為九陽數(亦可在每部各行九陽數)可少停,反覆行之。管老在行九陽數時,強調實效,不泥於古數,注重病人體質、敏感程度等客觀情況,所以有時僅用三三得九,有時用三九二十七……靈活運用。

(5)隨而濟之:隨順其經氣的流行而補其氣,如手之三陰經及足之三陽經,是從上而下,於刺針後捻插時,使麻酸脹重感覺,向下傳達,與經氣的去路相順。管老不僅重視針刺方向順行經氣,更強調針感順應經氣,並且巧妙地應用押手、循經、阻壓等輔助手法屢能達到針感順經之目的。

(6)行震刮術:先用左手指固定針體,再用右手拇指向下震刮針柄,或右手食指做固定,右手拇指向下震刮針柄,震刮30~60次,每可產生熱的感覺。

(7)乘病人呼氣進針,吸氣出針。

(8)出針後,立即以指(或棉球)按揉針孔,以扶正氣,使真氣存留,不任已入之陽氣外逸。

透天涼:

(1)行昇陽法:押手及刺手式,同燒山火。不同之點是,將針直刺入地部,然後分3次,作階梯狀,經人部天部提出於面板外。此法的要點是先深後淺,使針力著重於淺層,疾內徐出。

(2)在痠麻脹重感覺的基礎上捻針時,使指力向上,將針向右方向捻轉,每次90度~180度,即將持針的右手(刺手)拇指退後、食指前進的捻轉方向,反覆行之,有的患者即可產生涼的感覺。

(3)緊提慢按,退針在地人天部提插針時,用重提輕插。

(4)行六陰數:(周易:雙數、偶數為陰,六數為老陰,八數為少陰。)退針在地人天部捻轉(或提插)時,針尖向上提起,使力在針體,每部各捻轉(或提插)2次,二三得六,為六陰數(亦可在每部各行六陰數)可少停,反覆行之。

(6)行震刮術:先用左手拇指固定針體,再用右手食指(或拇指)向上震刮針柄,或以右手食指固定,右手拇指向上震刮針柄,震刮30~60次,每可產生涼的感覺。

(7)乘病人吸氣進針,呼氣出針。

(8)出針時,將針搖動,使針孔擴大,去針後不揉針孔,以瀉散其邪氣。

10

鄭毓琳、鄭魁山、李志明的簡易涼熱補瀉法

熱補法:醫生左手食指或拇指緊按針穴,右手將針刺入穴內,候其氣至,左手加重壓力,右手拇指向前連續捻按3-5次,候針下沉緊,針尖拉著有感應的部位,連續緊按慢提3-5次,拇指再向前連續捻按3-5次,針尖頂著產生感覺的部位守氣,使針下繼續沉緊,產生熱感。根據病情留針後,緩慢將針拔出,速閉針孔。

涼瀉法:醫生左手食指或拇指緊按針穴,右手持針刺入穴內,候其氣至,左手減輕壓力,右手拇指向後連續捻提3-5次,候針下沉緊,提退一分許,針尖向有感應的部位,連續緊提慢按3-5次;拇指向後再連續捻提3-5次,針尖拉著產生感覺的部位守氣,使針下松滑,產生涼感。根據病情留針後,急速將針拔出,不捫針孔。

“燒山火、透天涼”是複式針刺補瀉手法的代表。首見於泉石心的《金針賦》中,並詳細敘述了它的操作方法和主治範圍。

後世醫家包括近代、現代醫家,在此基礎上各有發揮,操作方法雖不一致,但均遵循《金針賦》中的操作原則。各家對燒山火、透天涼手法的研究認識可以說是百花齊放,不同流派、不同學術思想為“燒山火、透天涼”手法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在研究“燒山火、透天涼”手法方面,要師古不泥古,更不要神秘化。不知何因連最具有權威性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規劃精編教材《針灸學》在複式補瀉手法“燒山火、透天涼”內容中最關鍵問題:“緊按慢提,緊提慢按”的術式操作,也未作多一個字的闡述。

“燒山火、透天涼”手法是取熱、取涼手法的代表。但不是補瀉手法的疊加,研究“燒山火、透天涼”應該找到手法技術關鍵,在手法技術關鍵方面,發揮總結提高,是我們研究的方向。

結合筆者多年的臨床應用體會,僅就《金針賦》“燒山火、透天涼”手法技術關鍵及幾個相關問題分析如下。

1

“緊提慢按,緊按慢提”

1.1“緊按慢提,緊提慢按”是《金針賦》“燒山火、透天涼”手法操作中的關鍵技術

這是醫家們公認的。據此,後世醫家多認為,徐疾補瀉、提插補瀉是“燒山火、透天涼”手法的基本形式。要準確理解、運用、研究“燒山火、透天涼”手法,首先要理解泉石心單式手法“按”“提”的真意。

在《金針賦》十四式單式手法中有“提”“按”法,沒有“插”法。雖然楊繼州《針灸大成》有“按者插也”之說,但這是泉石心十四式單式手法百餘年之後之說。

研究“燒山火、透天涼”手法必須理解領會《金針賦》中“提”“按”單式手法之含義,這才是泉石心《金針賦》“燒山火、透天涼”手法的本意,其他後世醫籍只能做參考。

筆者認為表述上可以用“插” 代替“按”,但操作上必須領會“按”法之含義,按照“按”法的術式操作。一般認為插有快慢之分,插的幅度較大;按沒有快慢之分,按以慢為主,按的幅度要小。

對於“提”“按”單式手法的闡述,竇漢卿的《針經指南》說“按者,以手捻針,無得進退。如按切之狀是也。”《金針賦》說“沉重如豆許曰按”“輕浮豆許曰提”。竇氏與泉石兩位大師都明確闡述了“提”“按”單式手法的操作術式並在操作幅度、力度方面作了量化、標準化的規範。

《針灸大成·問補針之要法》對“按”法的含義和幅度也有論述:“再推進一豆,謂之按,為隨也。”以竇氏學派的論點為依據,結合臨床實踐,我們體會在“燒山火、透天涼”手法中“提”“按”的操作有兩方面的含義。

按法:

1)在天(淺)部得氣(針下沉緊)後,食指、大指緊握針柄,微用力向下,緊按少許(2分左右),在得氣的狀態下保持原有的角度、深度、沉緊度持續緊按,針體基本保持原位不動(針體與面板),把此法擬名為“按留針法”(按而留之)。

此法集守氣、行氣於一體,操作時問稍長,直到有熱感,一步(部)到位。如熱未至,可能是沉緊度不夠,用捻按等方法加重得氣的沉緊度在稍深部再次操作“按留針法”。

根據引陽入陰;引陰入陽的理論,只要是向下的按或插(得氣狀態下),無論快慢都是補,從程度來講越慢越佳,什麼是最慢?就是停(留)住,“按留針法”按而留之就是此意。

2)是慢慢下按(越慢越佳),在天(淺)部得氣(針下沉緊)後,食指、大指緊握針柄,微用力向下緊按,按針幅度在1~2分範圍內多次操作,可分層多部操作。

提法:

1)在地(深)部得氣(針下沉緊)後,微用力向上緊提少許(2分左右),保持原有的角度、深度、沉緊度持續緊提,針體基本保持原位不動(針體與面板),我們把此法擬名為“提留針法”。操作時問稍長,用力要輕浮。

2)是慢慢上提(越慢越佳),在地(深)部得氣針下沉緊後,用力向上緊提,提振幅度在1~2分範圍內,用力輕浮,反覆操作。

1.2“緊按”“緊提”是“燒山火、透天涼”手法關鍵術式的主操作,“緊提慢按”的“慢按”和“緊按慢提”中的“慢提”是從屬操作

在主操作中“緊”字至關重要。“緊”字的含義:

第一是得氣後,以針下沉緊為準;

第二是指“力”的輕重。緊按是力向內,針是力的載體,力貫針中,力隨針入。著名針灸學家張縉教授提出此觀點。緊提是力向外,力貫針中。我們認為,在按、提的全時程(時間和路徑),要保持得氣(針下沉緊),使氣、針、力成為一個整體,才能達到引陽入陰、引陰入陽的目的,這是緊按緊提手法術式的宗旨。

2

“細細搓之”

《金針賦》“燒山火、透天涼”手法技術關鍵除“緊按”“緊提”之外,泉石心在手法操作描述的最後有“皆細細搓之,去病準繩”幾字。其中“細細搓之”意義深邃,後世對此多未予重視,最具權威性的《針灸學》精編教材也隻字未提。在《金針賦》一百多年之後的《針灸大成》也未繼承此法。

《針灸大成》的手法在《金針賦》基礎上加入呼吸補瀉,此時的呼吸補瀉透過空氣的溫差對取涼、取熱無疑能起到誘導的作用。

呼吸補瀉一般不能單獨使用,需在其他補瀉方法基礎上使用,所以起到補瀉作用和產生熱涼效應還是主要宗於《金針賦》手法術式所為。

以後又有學者給燒山火、透天涼手法加上捻轉補瀉,可以說在《金針賦》之後對“燒山火、透天涼”手法的研究方面,多是補瀉手法的疊加。

誠然“緊按”“緊提”能達到取熱(熱補)、取涼(涼瀉)的目的。為什麼泉石心的手法中使用了“皆細細搓之”?

現代針灸學家張縉教授是這樣闡述的:

“單式手法中“搓法”佔有重要位置。實踐證明,用搓針來取氣,效果是最好的。在取氣方面,我們先選用了提插法,此法在得氣的程度上不夠,也就是得氣的量不足,得氣後守氣也較難。

繼之用了捻轉法來取氣,也同樣達不到量的要求。搓針法得氣的程度是較為理想的。”

3

得氣

得氣一詞,最早源於《黃帝內經》,稱為“氣至”。《靈樞·九針十二原》:“刺之要,氣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風吹雲。”《素問·針解》:“經氣已至,慎守勿失。”這些都是《黃帝內經》對得氣的描述。

到了元代《標幽賦》又有進一步的闡述“氣之至也,如魚吞鉤餌之浮沉;氣未至也,如閒處幽堂之深邃。”“清滑慢而未來,沉澀緊而已至。”明代楊繼州《針灸大成》對得氣的論述是:“如針下沉重緊滿者,為氣已至,……如針下輕浮虛恬者,氣猶未至”。

可以看出,早期的得氣(氣至)強調的是刺者(醫者)的感受。在清代之前的中醫文獻中很難找到把病者(受刺者)的痠麻脹痛等感覺為得氣(氣至)現象的記載。把痠麻脹痛等受刺者的感覺定為得氣的標誌,應是民國以後近代醫家的觀點。

竇氏學派傳人泉石心在《金針賦》“燒山火、透天涼”手法的操作術式,雖然沒有在字面上提出“得氣”,但術式中已包含有“得氣”的寓意,其中的“緊”“緊按”“緊提”均包含有得氣針下沉緊的含義,如針下空虛,就不能使力、針、氣(得氣)成為一體。

4

基礎針感

關於“燒山火、透天涼”手法取熱、取涼基礎針感的研究,醫家多認為取熱的基礎針感為酸脹感。取涼基礎針感有學者認為取麻感,有學者認為取沉重感等。針感與得氣的關係,嚴格來說,得氣不能等同於針感。得氣是醫者針下的感覺(沉緊),病人可以有感覺,也可以無感覺;針感是針刺後病人的感覺,醫者可以有得氣針下沉緊的感覺,也可以針下無任何感覺。

“燒山火、透天涼”手法的主操作“緊按”“緊提”整個行針全部過程,都是在保持得氣(針下沉緊)狀態下完成的。所以,研究“燒山火、透天涼”手法取熱、取涼基礎針感,不能脫離“得氣”,以“得氣”為基礎闡述取熱取涼的基礎針感,會更完善。同時應不斷總結研究“燒山火、透天涼”手法操作在同一穴位,不同穴位取熱、取涼出現的針感規律和特異性,得出取熱、取涼基礎針感的普遍性。

5

指力

一般認為指力與刺激量有密切關係,指力重刺激量大,指力輕刺激量小。指力是指手指的力或指、腕、臂的合力。在指力的研究方面也出現了指感、意、氣等概念。

“燒山火、透天涼”手法主操作中的“緊按”“緊提”包含有“力貫針中,力隨針入”之意。我們主張力(指力)、針(載體)、氣(得氣)的統一,但此“力”應以醫者針下的感受為基準,強度與針下沉緊的程度成正比,力的方向是向下的。

而針上(手或手以上)的感覺,包括食指、大指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上肢肌群的變化等,不能排除含有一定程度的主觀意識。在臨床上要正確看待指力,但不要迷信指力。

筆者曾對數例取熱針法的臨床觀察,同一病人,同一穴位,同一時間(隔日),同一地點,治療環境、病人狀態(飲食起居等)基本相同的情況下對照觀察,每人共針4次,均指彈進針0.5寸左右,得氣(針下沉緊),病人有脹感,2次用指腕合力緊按(按留針法);

2次用食指指腹下按針柄上端(按留針法),沒使指力,操作均為2.5 min,結果4次操作均出現針下熱感,熱感的程度和麵積基本相同(患者自述)。

6

關於“燒山火、透天涼”手法成功與否的標誌

有學者把病人有熱感(區域性熱、針下熱、全身熱體溫升高)或涼感(區域性涼、針下涼、全身涼體溫降低)作為衡量手法成功的標誌。

實際在臨床上求涼求熱不是目的,應以能否達到補瀉來衡量手法的成功與否。

沒求出熱、涼不等於沒有補瀉,總的來說涼熱的出現,除與操作方式、手法嫻熟程度、操作時問、有效刺激量有關係之外,與病情(病者機體的機能狀態)有密切關係,臨證辨清寒熱,有助於涼熱的出現。

《金針賦》《針灸大成》時代“燒山火、透天涼”取涼取熱之有準,今時難取得燒山火之熱,透天涼之涼,是因為那時的“頑麻冷痺”“肌熱骨蒸”與今人程度有別,那時的毫針與今時的毫針更有粗細之分等。

總之,只要充分掌握領會《金針賦》“燒山火、透天涼”手法“緊按”“緊提”這一技術關鍵的含義和術式,以補瀉為目的,客觀對待取涼取熱標誌,用嫻熟的手法和耐心在臨床實踐中不斷探索研究,“燒山火、透天涼”手法將脫去神秘外衣,成為每一位針灸臨床醫生的法寶。

鄭魁山教授認為,針灸是透過經絡穴位,從外治內的醫療方法,做為一名針灸醫生,必須掌握理、法、方、穴、術5種基本要領,而其中之“術”尤為奧妙精深,臨床上採用何種針刺手法是療效好壞的重要因素之一。

他常強調:“針刺手法,十分重要,沒有辨證配穴,抓不住病機;沒有熟練手法,也不能針到病除”。“難不在穴,在手法耳”。

只有正確地操作針法,才能有好的療效。有時操作方法的正確與否,還起決定性作用。尤其對一些急性病症,合適的針刺方法可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反之則會無效,或者微效,甚至導致不良後果。

茲就鄭老的針刺手法模式作一初探。

《難經》雲:“知為針者信其左,不知為針者信其右,當刺之時,必先以左手壓按所針之處。”鄭老在臨證時注重進針前以左手揣、按、循、摸以確定穴位的準確位置,常用方法有:指切法、分撥法、按壓法、旋轉法、滾搖法、升降法等。其目的是:揣摸肌肉的厚薄、孔隙之大小,指感的位置;分撥穴位結構層的肌腱、血管;確定進針方向和深淺;輔助刺手進針;令氣血宣散,下針不傷營衛。

順 序

臨床上鄭老非常重視針刺穴位的順序。一般是自上而下,若處方中有頭部、胸腹部、四肢部穴位時,則先針頭部,次上肢,中胸腹,後下肢的順序進行操作。若為同經穴位,則採用通經接氣法,即從上至下,使氣感按節傳遞。

而特殊情況又特殊對待。如治療崩漏,則先取脾經隱白穴益氣統血,配肝經行間穴理氣和血,再針人中穴提氣攝血。若病原在下,則先針下後針上,病原在上則先針上後針下。四肢取穴,有時也用擔截法。

主要採取右手快速進針法,左手輔助,如指切速刺法,刺入捻進法,但有時也根據不同部位、不同穴位採用緩慢捻進法、指壓切入法、壓針緩進法等。進針後,即根據辨證需要或採取徐緩推進毫針,或採取分段分部進針。但進針關鍵是針向病所。

氣行針

鄭老常告誡學生,每次進針後,必先候氣至。氣至感應醫患兩者均可察知,然後根據氣至再使用手法。

若針已至所定部位仍無氣至,就應採用催氣方法以使氣至,常用方法是:退針至皮下,改變針刺方向或前或後,或左或右地反覆搜尋針感,以得氣為止,或採用循按穴位附近,或彈振針柄,如法仍無氣至,則可重新移動針刺部位或調整針刺方向,一般即可得氣。

行針時,左手在針穴上下、左右配合,一者可候氣催氣,另外還可關閉以使氣至病所,刺手一側指、腕、肩、腰協同用力於針,同時根據病位表裡深淺來決定針刺和行氣之部位,如病在淺表,就在天部產生感應;病在肌肉半表半里,就在人部產生針惑傳導;病在臟腑等深層部位,就應在地部候到感應使之傳導。

另外,根據病情之虛實,而決定針法之補瀉。鄭老常採用複式補瀉方法,虛證及針下空虛者,採用捻、按、推等補法促使針下稍澀,產生熱感傳導以補其虛;實證及針下緊澀者,採用搖、搓、飛等瀉法,使針下松滑,產生涼感以瀉其實。

他常強調,針刺操作的關鍵在於力達針尖,而不在針柄。補法常在得氣後“推而內之”,針尖頂住感覺,使針下有沉緊感;瀉法常在得氣後“動而伸之”,針尖拉住感覺,使針下由沉緊變鬆滑。

燒山火補法是鄭老常用的一種針刺補法,透過三進一退的運針過程融合提插、捻轉、九六、呼吸、迎隨、開合等手法中的補法於一體,以產生熱感為目的;而透天涼手法則是在一進三退運針過程中各種瀉法的綜合運用,以產生涼感為目的。

在運針過程中,鄭老強調要主輔有序,有的放矢,對於處方中的主穴,常施以較重的手法,力求氣至病所的效果,對輔穴則不追求過強的刺激,只求得氣為度。

同時鄭老非常重視守氣,認為守氣是補瀉手法的關鍵,補法守氣即在施行補法後,左手配合,右手握針,使針尖持續頂著感覺向前向下用力捻1~3分鐘,使針尖沉緊感加強,當達到一定程度後(患者能忍受),即可產生熱補的效應;瀉法守氣即在施行瀉法後,右手握針使針尖拉著感覺向外向後捻轉,手不鬆開,持續拉著感覺守氣1~3分鐘,使針下空虛感達到一定程度後,即可產生涼瀉效應。

每穴行針1分鐘左右,但主穴一般要守氣1~3分鐘,以保持針感感覺時間延長,加強針法的持續作用,使針感存在於整個留針過程中,所以鄭老在留針期間很少再行針,而留針時間長短則依病情、穴位而定。一般情況下,手法得氣後即出針,如風池穴、背俞穴;初病、年老體弱患者或可留針10~15分鐘;而一些頑症、痛症、痙孿、寒症等,須留針時間較長,一般在30分鐘左右,甚者可達1小時以上;面部痙攣及長期胃痛等頑症還可採取區域性埋針1~3天不止。留針完畢即可捻轉出針。

鄭老強調在針刺操作過程中必全神貫注,心手合一,左右協調,並要求病人情緒穩定,若病人匆匆趕來,則讓其休息片刻以緩解緊張。在行針時,設法引導病人注意力,使其意念與針感同時作用,並不斷詢問病人感覺如何,不忽視病人痛苦。

鄭老針刺手法功深精妙,不論緊提慢按,緊按慢提,左右捻轉等都包含著多個變化形式,捻轉中融合了提插,提插中也包含了捻轉。尤其在針體用力方法上,更體現了他的獨到之處,看似操作針柄,但真正用力卻在針尖,無論青龍擺尾,還是白虎搖頭,都是在針尖產生補瀉作用,並能隨機調節針尖的力度、速度、幅度及針感的強度和傳導,且隨著每一操作環節的進行,病人都有特定的感覺表現。

幾十年的臨床實踐,鄭老在充分繼承家傳手法的基礎上,吸收了歷代諸家針刺術式的精華,創立了自成一體之針刺手法,其特點是:術式靈活豐富,臨床應用得氣快、感應強、傳導快、刺激量可靈活調節,療效顯著,是一般針刺手法不可比擬的。

10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顧城最美的十二句詩,直達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