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戰國古墓被盜

中原汲縣,戰國墓地,一個盜墓賊掘開墓穴,進入墓室。墓室之大超過了他的想象,幽暗的墓室,到處是成捆的竹片,正好成了他照明的燃料。最後,他翻遍了一堆堆的竹片,選了一些值錢的東西,就溜之大吉了。

《竹書紀年》

後來,村民們發現古墓被盜,就報告了官府,官府派人抓獲了那個叫“不準(音否標)”的盜墓賊,從墓室內整理出已經散亂和焚燒的“竹片”數十車,拉到了京城。

經專家鑑定,原來被盜墓賊當做照明火把用的“竹片”,是中國古代唯一留存下來的未經秦火的編年通史!因為發現於汲縣魏國襄王(或說魏安釐王)墓,所以稱為《汲冢紀年》,也叫《竹書紀年》、《古文紀年》。

此事發生於西晉咸寧五年,即公元279年。

《竹書紀年》的唯一性價值

秦始皇統一文字後,到西晉咸寧年間,春秋戰國時期的“蝌蚪文”文字,早就沒人認得。但可以肯定它是先秦時期的史書,這在秦始皇下令“焚書坑儒”,列國史書盡燒的情況下,該竹簡的發現,無疑是轟動天下的大事件。因為這是唯一發現的(至今也是)未經秦火的編年體通史。

魏王墓的竹簡被送到洛陽後,晉武帝司馬炎命令中書監荀勖、中書令和嶠負責,調集當時頂尖的史學家、文字學家,對竹簡進行了集中辨識、重新編排和翻譯。

《竹書紀年》共十三篇,上自黃帝,夏、商,下至春秋、戰國,按年編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後用晉國紀年,魏、趙、韓三家分晉後,又以魏國紀年法記錄當時大事件,一直記到魏襄王二十年為止,即公元前299年。

因《竹書紀年》的記載和傳統記載的史實不同,曾引起社會各界的懷疑,被經學家們定義為異端邪說,後來甲骨文發現後,人們從甲骨文、金文的記載中,驗證了《竹書紀年》的真實性,它不僅填補了很多歷史的空白,可以修正《史記》中許多內容的錯誤, 更重要的是,他顛覆了傳統史觀。

史記

《史記》等傳統史書,在記載上古年代時,通常採用“大致”“約略”的概念模糊,沒有、也不可能有更明確、更系統的時間記載。而《竹書紀年》在紀年方面,使用了上古時期的“干支紀年法”,時間線條明晰,這給後人利用曆法推算,提供了斷代捷徑。

《竹書紀年》顛覆了傳統價值觀

《竹書紀年》的橫空出世,對史學界和學術界的衝擊,是極其強烈的,它動搖了人們幾千年積澱形成的歷史觀和價值觀。

周公泣涕不受王位

比如周厲王施政暴虐,橫徵暴斂,人們見面不敢說話,“道路以目”,最終導致“國人暴動”,他們攻入王宮,把暴君放逐到一個叫彘(zhi,今屬山西)的地方。公元前841年“周召共和”。

歷史教科書裡通常認為,這是中國有確切紀年的開始,由周公和召公共同執政。而《竹書紀年》記載的卻是,“周召共和”是一個人,叫“共伯和”的攝行天子事。共伯和,共國的伯爵國君,名和。

晉書

唐代房玄齡等人合著的《晉書》對此事件也有明確記載:“其中經傳大異,則雲夏年多殷;益幹啟位,啟殺之;太甲殺伊尹;文丁殺季歷;自周受命,至穆王百年,非穆王壽百歲也;幽王既亡,有共伯和者攝行天子事,非二相共和也。”

這說明,“周召共和”的歷史至少在唐代已經被修正過來,不知什麼原因,直到今天我們的歷史教科書依然還是“周公和召公共同執政”,查搜尋引擎該詞條,也是。“是一個名號為‘共伯和’的人逐漸成為主流觀點”的文字說明,只備註在文後。

各家關於“周召共和”的詞條還是過去的註釋

而令天下人敬仰的“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真正的周公姬旦,在《竹書紀年》裡卻沒有提及,不知道是什麼緣故。

《竹書紀年》不僅在史實上與傳統記載不相符合,更具衝擊力的是漢武帝“獨尊儒術”以來形成的價值觀念。

三字經

就連蒙學教材《三字經》都有“唐有虞,號二帝。相揖遜,稱盛世。夏有禹,商有湯。周武王,稱三王”的美譽,所謂“相揖遜”指的是上古時期的首領禪讓制。而在《竹書紀年》裡卻是這樣的記載:

“昔堯德衰,為舜所囚。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舜放堯於平陽。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

舜囚禁堯,奪取帝位;殺死同黨稱為四凶;禹據夏地抗舜,流舜於蒼梧後殺死。

很明顯,堯帝年老時,沒以前那般賢德了,舜就把他囚禁了,還放逐了堯帝的兒子丹朱,使他們不得相見——上古時期的禪讓制,在《竹書紀年》裡,被描寫的這麼黑暗、殘酷和血腥!

堯帝

這與上文《晉書》所記“夏啟殺伯益”、“太甲殺伊尹”、“文丁殺季歷”的記載類似,但與傳統認識不是差異的問題,而是顛覆。

孔子推崇禪讓制,他稱讚說:“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他說舜和禹得到了天下,不是爭來的。因此司馬遷在《史記》裡也這樣寫道:“舜年二十以孝聞,年三十堯舉之,年五十攝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堯崩,年六十一代堯踐帝位”。堯帝年老時實行禪讓制,他看中了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的舜,並且將自己兩個女兒娥皇、女英都嫁給他。

舜帝

堯舜禹禪讓的故事,流傳了兩千多年,成就了後人津津樂道的禪讓美名。

後來的所謂禪讓制,比如曹丕受漢獻帝劉協禪讓而建魏,司馬炎受魏帝禪讓而有晉,這樣的與其說是“讓賢”,不如說是刀架在脖子上的“逼宮”,如果《竹書紀年》屬實,上古時代的禪讓,不就成了笑話?

漢武帝后,為促進社會穩定,學者們把五帝進行了“家族化”,把古代帝王的交替衝突都“禪讓化”,抹平了其間的流血衝突。而《竹書紀年》記載的帝王交替卻充滿血腥的以下犯上。《竹書紀年》到底有多少可信度?

大禹

其實,早在戰國時期的韓非就找到了充分的證據,證明“禪讓”的不真實,他在《韓非子·說疑》寫道:“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

因此,像《竹書紀年》這樣的顛覆“歷史”和“三觀”的書籍,無異於異端邪說。

武王伐紂

《竹書紀年》到了宋代以後再次佚失,也就不足為奇了。唐代安史之亂,接著五代十國,紛紛擾擾的戰火,加上該書的“毀三觀”性質,《竹書紀年》的傳抄本漸次沒落。

所幸的是,明清以來,學者們重新收集整理了現今通行的《竹書紀年》,只是其可信度和史料價值都已經大打折扣了。

8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白雲生處有人家”,還是“白雲深處有人家”?千百年來爭論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