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01

金庸在他的小說中,塑造了諸多女子,當真是林林總總,百媚千紅。

她們各有各的動人,各有各的精彩,幾乎囊括了世間最美好的秉性。

她們鮮活、勇敢、熠熠生輝,她們集天下“麗”色於一身,卻從不豔俗。

她們的美驚心動魄,卻從不千篇一律。

縱觀金庸小說中的愛情故事,如楊過與小龍女、陳家洛與香香公主、王重陽與林朝英等,最後的結果都是被困於情。

獨獨小昭,能跳出情慾紅塵。

若說她有情,她卻能說放就放。

若說她無情,她實際上是為母親為愛人放下自己。

在《倚天》裡,每個女孩都渴望得到張無忌的認可和愛惜。

對比趙敏的“我偏要勉強”,周芷若的“我若問心有愧呢”,小昭在愛情面前無私到“自輕”。

我又沒要你對我怎樣,只要你許我永遠服侍你,做你的小丫頭,我就心滿意足了。

常年“飾演”丫鬟的小昭讓她的“本我”身份受到強烈的壓抑,這種壓抑久而久之延伸到她的感情領域。

最終,“離去的船兒漸行漸遠,天高海闊知何處,不知何時再相見”,小昭的愛並沒有換來張無忌對自己的挽留。

她明明如此痴情,卻偏偏懂得何為取捨,何為放手。

於是,小昭,成為金庸筆下頗為特別的一個女子。

《倚天》四個女孩之中,金庸說自己最愛小昭。

只可惜不能讓她跟張無忌在一起,想起來常常有些惆悵。

小昭終究在情節的推移中遠離了張無忌,這也許並非金庸本意,但卻是大勢所趨。

小昭離去之前,這是一部淳厚綿密的小說,浪漫而富有俠者的情懷。

小昭離去之後,《倚天》倏然一變,變得冷睿、深沉,處處充滿著趙敏的影子。

人性即是如此吧。

那些唾手可得的東西總是讓人覺得過於平淡,永遠比不上那些波瀾起伏、驚心動魄的經歷。

02

反觀小昭的一生,打從一開始,便如同飄蕩的柳絮一般,無足輕重。

來如流水兮逝如風,不知何處來兮何所終。

這是小昭哼唱的波斯小曲中的一句。

細細想來,曲中“來如流水”、“逝如風”,無論是“流水”或是“風”,皆是無處可尋,無影無蹤,去留都感受不到一絲重量,彷彿隱隱預示著小昭的命運。

小昭雖出身名門,但幼年便被寄養他人。

小小年紀,又被自己的母親金花婆婆刻意扮醜派去做“臥底”,目的就為了盜取“乾坤大挪移心法”。

小昭自小便骨肉分離,親情難聚,“臥底”期間,又嚐盡種種折辱。

初次相會,只見小昭周身殘廢,張無忌便心下生出憐憫,在楊不悔的手下救了小昭。

後來,光明頂密道中,張無忌再度將小昭護在身後。

小昭示醜伴人,非但沒有被嫌棄,反而被數次相救,憐惜以待。

這最見本心,絲毫不摻雜其他半點功利因素的舉動,自然最是感人。

世人對她皆冷漠,唯獨張無忌如孤夜中的明燈,照亮了她的整個世界。

小昭說:

我的性命是你救的。

小昭在此時就已放棄了自己,一心一意地為無忌的存在而活著了。

小昭的心意其實特別簡單:

你待我好,我願用十倍百倍的好去回報,即使有一天你不再對我好了,我想我也是不願意放棄對你好的。

張無忌要前往海外,小昭暗中追隨被發現,當即哽咽道:

你到哪裡,我......我也跟到哪裡。

從此,小昭從此便死心塌地跟了張無忌,做他的丫鬟,照顧他的衣食起居,陪伴他形影不離,漸漸變成最瞭解他的那個人。

金庸為小昭取這個名字,也是特別貼切的。

“昭”即“光明”之意。

應該寓意著小昭的心如天地昭昭,日月可鑑,只願與張無忌生死相隨,永不分離。

03

張無忌與小昭都有著類似童年的悽慘經歷,而形成各自謙卑的性格。

唯一不同的是張無忌從小雖父母缺失,但上至張三丰,下至他各師叔伯都對他疼愛有加。

再加上他心胸廣闊,有著包容之心,所以他的精神內心是非常滋潤的。

而小昭卻是:在家裡無人關懷,在外當人丫頭,所做所受均受別人擺佈。

從這點看,他二人可以說是截然相反的人生歷程。

當張無忌將她一視同仁,毫不因她是丫頭而有輕視之意,還在各個場合上關心且維護她,讓她感受到了人世間重要的情感態度:尊重與珍惜。

小昭那顆強撐的心靈堤壩,一下就決堤了。

張無忌在性格上仁慈、寬容、優柔寡斷;而小昭則是細心、隱忍、當機立斷。

在人格上,他們都是很善良的人,都喜歡為他人著想,且考慮問題總是把自己放在別人的後面。

而在這種性格上互補,人格上相近的內在條件下,他們相互之間開始吸引著對方。

但張無忌對小昭是憐多過愛,而小昭可以說願意為了張無忌豁出性命。

當然,如果張無忌有生死之憂,我相信那其她三個女子都不會袖手旁觀。

但是如果可以選擇,無論是趙敏,還是周芷若,或是殷離,必是更願意犧牲別人來換取張無忌的生。

如果是小昭,怕只會寧可犧牲自己,來換取張無忌的活。

小昭的愛太偉大無私。

她要的,從來就不是張無忌完完整整的愛,只要他內心有一個屬於她的小小的角落,她所有的付出,便都是值得的。

小昭對張無忌的痴情,可以說是全書最悽美的橋段之一。

因為小昭對張無忌的感情,是無私地,純粹輸出型的感情。

他有佳人在側,無法時時顧及她,但她眼中,自始至終,卻只有他一個。

她一直把自己定位為張無忌的奴婢,能隨侍在張無忌的身側,就是她的愛的最大夙願。

這種愛,最讓人感動也讓人心碎,它並不排山倒海勢不可擋,卻像涓涓溪流一般讓人溫暖,使人難忘。

​04

小昭是水一樣的女人。

安靜時,她恬淡如清澈的湖水。

逆境中,她委屈求全卻又不生嗔恨,就像在山石中婉轉流淌的小溪。

對待眾生,她似天降甘霖,以愛滋潤。

機鋒轉時,她也能掀起驚濤駭浪,斥退妖魔。

面臨大局,她可以和大海一樣包容萬物。

這樣的女子,應是所有男子心中最喜歡的女子的模樣吧。

如果常人同小昭一般,自小顛沛流離,被滿懷怨恨的母親帶著四處復仇,做盡心機詭秘之事,正當青春年華之時,愛上一個人卻無法廝守,心中必然會有陰霾。

但小昭的內心卻始終是光明的。

普通女子,好到極致,也不過如純淨的水晶,沒有一點雜質而已。

而小昭,是自己會發光的星辰,任何汙穢都沾染不了她,並且她還一直無私地向這醜陋自私的人世間發散出光和熱。

所以金庸雖然喜歡小昭,但她註定是男人不可能得到完美女性,所以小昭只是一個理想,一個幻夢而已。

吃過太多苦的人,要有多少甜才能把內心的苦填滿?

吃過太多苦的人,其實只要一絲絲甜,便足以令她終生回味。

為了張無忌的那一點點溫暖,小昭燃燒了自己全部的熱情。

05

最後,為了保全所有人,小昭不得已犧牲自己,去做了那個逃避多年的波斯明教教主,從此遠渡重洋,與意中人此生不復相見。

可她哪裡稀罕什麼聖女之尊、教主之位?

她在意的,始終不過一個他。

只要在他身邊,哪怕只是做個端茶倒水的小丫鬟,他也是快活的。

失去他,贏了世界又將如何?

縱使珠光寶氣,卻無人能同她共訴悲喜。

為了張無忌,小昭可謂低到了塵埃裡。

公子,我服侍你換衣。這是最後一次,此後咱們東西相隔萬里,會見無期,我便是再想服侍你一次,也是不能了。

她要把他的面容牢牢看進眼裡,她要把他的聲音深深刻在心裡,然後離去,後會無期。

小昭走了,我想在遙遠的大洋彼岸,她會守著回憶孤獨終老。

她會時時想起初見時與公子在密道共度的短暫時光。

她會想起那句撩撥人心的:

你是個小姑娘,我自要護著你些。

她會為那句:

小昭,你好看的很啊!

對著銅鏡又哭又笑。

她會想起服侍他穿衣的每個清晨,和幫他收拾床鋪的每個黃昏。

她會想起自己撒嬌說出的那句真心話:

只要你許我永遠服侍你,做你的小丫頭,我就心滿意足了。

小昭的離去,張無忌自是不捨的。

縱然萬般不捨乃至滑落不輕彈的淚,卻依舊無關愛情。

張無忌的不捨,更多的,是失去一個日夜相伴的溫柔可人的丫鬟,失去一道永遠追隨的仰視崇拜的目光,失去一朵舉案齊眉的善讀人心的解語花。

張無忌對小昭,說是動情,不如說是習慣更為貼切。

只是習慣,本身就具備強大的力量,讓人失去時,渾身不適。

但正如二十一天會養成新習慣一般,度過初期的不適,時間立即會撫平一切。

正因張無忌對小昭許有憐,許有惜,但卻無愛,才會在她遠去波斯之後,極少想起,亦少提及,小昭留下的痕跡猶如水痕,瞬間便消逝不見。

也許,張無忌在日後的某時某刻裡,也會偶然想起那個女孩,想起時也許也會心中一緊,“不知她在波斯過得怎樣”,但也就是這麼一瞬間的觸動而已。

一切繁華,皆成背景。

公子,我決不願做波斯明教的教主,我只盼做你的小丫頭,一生一世服侍你,永遠不離開你。

小昭,我知道,我知道。

知道又如何,卻還是東西相隔如參商。

波濤洶湧的海上,富麗堂皇的大船,也許是小昭,最後的幸福。

大船破浪而歸,漸行漸遠,波斯此去,千山萬水,終生都不會再返。

小昭默默立在船頭,久久無語。

再看他一眼,將畢生的思念與仰慕,化作最後的傷痛。

心字成灰。

思念,從今日始,如逝水東流,不盡。

海面漆黑,長風掠帆,猶帶嗚咽之聲,公子,小昭的心在痛哭,你可聽見?

小昭就這樣成了所有讀者心頭的一滴血,一個遺憾,一個揮之不去的梗。

06

金庸筆下,小昭和雙兒、儀琳表面上是類似的角色。

她們有一些共同點:秀麗、單純、善良、蘿莉、默默付出不計回報,對男主不打擾不計較也不糾纏。

甚至說,最大的閃光點就是可以為你付出所有都不需要你有任何表示。

我再用男性角度的評價就是四個詞:美麗、溫柔、安靜、聽話。

於是,小昭雖然沒有趙敏的“燦若玫瑰”,沒有周芷若的“秀如芝蘭”,但是卻如一池春水,曾在百代光陰的生命中掀起波瀾,深得所愛。

小昭所代表的,是一種隱忍內斂,別具風情,在追求感情的過程中,總是默默付出,甚至不惜有所捨棄,才能夠成長為一種全面體貼的愛情。

這樣的人物,放在現實中那肯定是完美的存在,所以哪個男人會不喜歡呢?

但是放到文學作品裡,私以為這種性格實在過於理想化,也過於沒有自己的靈魂和主見,在她們身上很難塑造起張力十足戲劇衝突的故事。

因為她們這樣的性格,本來就很容易和外界環境達成和解,也最容易被世界所忽略。

我們可以看到,在金庸書裡最讓人印象深刻和閃光的人物,都是那些性格上和外部世界有激烈衝突的人。

因為只有在他們身上講故事,這個故事才會精彩紛呈。

但是凡此種種,不代表小昭天真愚蠢,真要玩陰的,恐怕不見得弱於趙周兩人吧?

小昭一個從小忍辱負重當間諜,指揮陣法遊刃有餘、擁有各種技能的姑娘,你可以說她沒有政治抱負,但你不能說她沒有政治才能。

所以本質上來說,小昭和雙兒儀琳又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人。

這麼打比方吧:

如果《倚天》中這四女同時競爭一個崗位。

殷離說,我要工資三萬五險一金全年18薪,否則免談。

周芷若說,你要給我配車配秘書,必須給我股權,少了還不行。

趙敏說,我事兒比她們少點,但我也不想996,外派出差這些別找我。

這時候小昭來了,說,我對工資沒要求,您看著給就行,996完全沒問題,加班出差外派我都OK,只要能進這家公司給我個崗位,跟著你這老闆做事,就是我最大的夢想。

一個年輕貌美、忠心講義氣、善良、工作能力出色、心理素質高、還能先老闆之憂而憂的女子,你說作為張老闆是什麼感覺,能不喜歡,能不感動,能不憐惜麼?

但是你要是另外那三個女的,又是什麼感覺?

努力工作這麼多年,被你一句話打回解放前,我們那麼辛苦只為爭取他身邊唯一的那個位置,而你非要靠惡性競爭來搶資源。

小昭這種隱忍和無求,我不敢說有“鷸蚌相爭漁人得利”的陰暗想法,但必定讓張無忌更憐惜她,讓趙敏和周芷若不關注她。

所以,我從來不覺得小昭是單純的,相反,她一點都不簡單,否則,怎麼可能在精明的楊左使手下矇混過關。

而雙兒、儀琳這種,真的是純淨如水,不諳世俗。

所以,金庸也只能忍痛讓小昭提前退場了,否則這剩下的,可不僅僅是周趙之爭了吧。

07

也不知道小昭是不是最終成為金庸先生心中的一個創傷。

在新三版的《倚天》中,金庸對小昭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動,進一步深化了她與張無忌的關係。

基本上使得原來張無忌與小昭的主僕關係,上升到情侶關係。

小昭的一生,沒有做過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先是為了男人委屈自己,然後為了責任委屈情感。

我不知道,當有一天她回首往事,會不會感到遺憾,會不會覺得從沒有為自己真正活過一次。

她一生忍讓,一生委屈,雖然成全了別人,但她自己的人生呢?

難道自己的人生就不是人生,就應該草率對付嗎?

生命對每人個都只有一次,我們固然沒有權力浪費和破壞別人的生命,但我們一樣沒有權力浪費和委屈自己的生命。

張無忌這個名字,最終成為小昭黯淡人生記憶裡的一朵肆意盛開的向日葵。

小昭,註定是個不尋常的女子,父母為了愛情,欠了一身的債,這一切,都需要她來償還。

流落江湖,少嘗人間親情,忍辱負重,她苦心孤詣潛入明教,不惜將自己弄跛,弄醜。

小昭,生來就揹負著一個沉重的故事。

這一切,都在遇見那個少年後被毫無徵兆地改寫。

也許,註定要被改寫,因為,他們註定要遇見。

萬水千山遠隔,縱有萬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END~

(圖/網路)

在文字的陪伴中傾訴一顆不曾叛離的心

堅信成長才是女人最終的歸宿

願你能在我的文字裡感受到溫暖和深情

15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男兒何不帶吳鉤?年羹堯:我帶!人生自古誰無死?雍正:你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