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古語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授人以魚”只能救一時之急,“授人以漁”則可解一生之需。

你教會他打魚,不如教會他打漁的方法,掌握了打漁的方法,他就會自己去打魚,自己養活自己,而不是一直在等待,我們對待自己,對待自己的子女也是一樣。

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位聰明的國王,想編寫一本智慧錄,以饗後世子孫。一天,老國王將他聰明的臣子召集來,說:“沒有智慧的頭腦,就像沒有蠟燭的燈籠,我要你們編寫一本各個時代的智慧錄,去照亮子孫的前程”。這些聰明人領命離去後,工作很長一段時間,並驕傲地宣稱:“陛下,這是各個時代的智慧錄”。

老國王看了看,說:“各位先生,我確信這是各個時代的智慧結晶。但是,它太厚了,我擔心人們讀它會不得要領。把它濃縮一下吧!”這些聰明人把一本書濃縮為一章,然後減為一頁,再變為一段,最後則變成一句話。

老國王說:“各位先生,這真是各個時代的智慧結晶,而且各地的人一旦知道這個真理,我們大部分的問題就可以解決了。”

這句話就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你也許聽過這句話,也許沒有聽過,也許把它當一回事,也許只是聽聽便罷。回想起來,我在很久以前,也是聽過這句話的,卻也只是聽聽而已。

又想到一個故事,一位先生曾經說過:“他受到的最好,最深刻的教育,就是在幼兒園,是那些好的習慣在影響著他。”

我不知道,你怎麼理解?我卻總是後知後覺。我們總是說,要少走彎路,要避開危險,可是,有的時候,似乎你不撞南牆,你不經歷一些什麼,總是讓自己深刻地記不住一些什麼。

想想,我們其實是懶惰的,只要一有機會,就會想偷懶,想玩把遊戲,放鬆一下。我們並沒有足夠地發揮我們的潛力,總是害怕太多的辛苦會造成疲憊,卻沒想過,你並沒有多餘地付出,你真的付出過後,收穫的結果是什麼呢?

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在自己的方向盤前面昏昏欲睡,他們的工作和思想都只停留在表面,只看他們看得到的東西,只活在肉眼可見的世界裡,對於其他,熟視無睹。

知道得再多,哪怕知道一個諺語,“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真的去做的人又有多少?真的把它記在心裡,落實到行動中的又有多少?有的時候,我也做不到。正因為做不到,才要更加地警惕,警惕那些時常在腦海中出現的偷懶,時常不好的、微小的習慣,在日積月累中,會慢慢地影響你。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要不在乎一天又一天地累積,一天又一天地學習,當外在的所有都離你而去時,你還有你自己,還有你的大腦,只要你的思維是在成長中的,有目標的,手中緊握住自己的方向盤,也知道去往何方,結果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愚蠢的人改變別人,清醒的人改變自己。我們什麼都改變不了,也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包括你自己也是在變化中的,所以,你自己,自己把握,去往何方,自己想好,再出發。

20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中年再讀《范進中舉》,才知最成功的人並非范進,而是賣肉的屠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