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齊桓晉文之事》春秋·孟子及弟子
孟子,姬姓,名軻,字號子輿,戰國鄒國人,哲學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與孔子並稱「孔孟」。《孟子》是記載孟子及其弟子的哲學、政治、倫理、教育等思想和活動的專著。
《孟子·梁惠王上》
齊桓晉文之事第七春秋·孟子及弟子
齊宣王問曰:「齊桓(huán,齊桓公。)晉文(晉文公重耳)之事可得聞乎?」
孟子對曰:「仲(zhòng)尼之徒(弟子)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同「已」,止。),則王(wàng)乎?」
(齊宣王)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
(孟子)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齊宣王)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孟子)曰:「可。」
(齊宣王)曰:「何由知吾可也?」
(孟子)曰:「臣聞之胡齕(hé,齊王的近臣。)曰:『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以牛血塗鍾祭祀)。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hú sù,因恐懼而顫抖。),若無罪而就(趨近)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不識有諸?」
(齊宣王)曰:「有之。」
(孟子)曰:「是心足以王(wàng)矣。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誠有百姓者。齊國雖褊(biǎn)小,吾何愛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孟子)曰:「王無異(奇怪)於百姓之以王為愛也。以小易大,彼惡(wū,如何。)知之?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
王笑,曰:「是誠何心哉?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孟子)曰:「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páo)廚也。」
王說(yuè,高興。),曰:「《詩》雲:『他人有心,予忖度(cǔn duó)之。』夫子之謂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思考)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慼慼(心有所動)焉。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
(孟子)曰:「有復於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車子和大樹)。』,則王許之乎?」
(齊宣王)曰:「否。」
(孟子)「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wàng),不為也,非不能也。」
(齊宣王)曰:「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情況)何以異?」
(孟子)曰:「挾太山(泰山)以超北海(渤海),語(yù,對別人說。)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枝同「肢」。折枝,指彎腰這樣的小事。),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詩》雲:『刑(同「型」,榜樣。)於寡妻(國君之正妻),至於兄弟,以御(治理)於家邦。』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妻兒)。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權(本義為秤錘,指稱量。),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王請度之!抑(抑或)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於諸侯,然後快於心與?」
王曰:「否。吾何快於是?將以求吾所大欲也。」
(孟子)曰:「王之所大欲,可得聞與?」王笑而不言。
(孟子)曰:「為肥甘不足於口與?輕煖(nuǎn,同「暖」。)不足於體與?抑為采色(同「彩色」,代指豔麗的服飾。)不足視於目與?聲音不足聽於耳與?便嬖(pián bì,寵臣,親信。)不足使令於前與?王之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豈為是哉?」
(齊宣王)曰:「否。吾不為是也。」
(孟子)曰:「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闢土地,朝(使…來朝覲)秦楚,蒞(lì,統治。)中國(國之中心,中原也。)而撫四夷也。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爬樹)而求魚也。」
王曰:「若是其甚與?」
(孟子)曰:「殆(恐怕)有甚焉。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後災;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後必有災。」
(齊宣王)曰:「可得聞與?」
(孟子)曰:「鄒人與楚人戰,則王以為孰勝?」
(齊宣王)曰:「楚人勝。」
(孟子)曰:「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海內之地,方(疆域)千里者九,齊(齊國)集有其一(指齊國面積很小);以一服(征服)八,何以異於鄒敵楚哉?蓋亦反(通「返」)其本矣。今王發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於王之朝,耕者皆欲耕於王之野,商賈(gǔ,大商人。)皆欲藏於王之市,行旅皆欲出於王之塗(同「途」),天下之慾疾(憎恨)其君者,皆欲赴愬(sù,申訴。)於王;其若是,孰能御於?」
王曰:「吾惛(hūn,同「昏」,弄糊塗了。),不能進於是矣。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我雖不敏(聰慧),請嘗試之。」
(孟子)曰:「無恆產(有固定收入的產業)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縱逸放蕩,行為不軌。),無不為已。及(等到)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同「網」,抓捕定罪。)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規定)民之產,必使仰(上)足以事父母,俯(下)足以畜(撫育)妻子;樂歲終(一年)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足),奚(何,哪有。)暇(空閒時間)治禮義哉!王欲行之,則盍(何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動詞)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ì,動詞。穿衣服。)帛矣;雞、豚(豬仔)、狗、彘(zhì,出欄豬。)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sì,拿東西給人吃。)肉矣;百畝之田,勿奪(使錯過)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古代學校的名稱。周代叫庠,殷代叫序。)之教,申(告誡,教導。)之以孝悌(tì,尊長。)之義,頒(同「斑」)白者不負戴(揹負重物,指勞作。)於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