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民間信仰中,門神無疑是一個很重要的分類。
門神作為老百姓的一種心理寄託,把古代的名人,或者是神話中的神靈貼在門上,以此慰藉心靈。這是處於認知矇昧時期的先民的一種心理託付,也是一種民俗文化多樣性的體現。
從古至今,門神經過歷朝歷代的變遷。種類繁多,數不勝數,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尉遲敬德和秦叔寶。
在西遊記中曾提及過,秦叔寶和尉遲敬德成為門神的來歷。
唐太宗李世民在夢中遇到涇河龍王鬼魂的侵擾,生了一場大病,從此夜不能寐,尉遲敬德和秦叔寶主動請纓為唐太宗守夜,從此之後,百鬼不侵,百神受阻。這件事傳到民間之後,尉遲敬德和秦叔寶就變成了門神的象徵。
民間信仰中的門神種類繁多,大致分為以下幾個類別,比如驅邪類,祈福類。宗教類,文官類,武將類等等。
驅邪類中著名的門神有鍾馗、姜太公;祈福類中有福祿壽三星,文武財神;文臣武將類的名錄就更多了。比如宋朝的岳飛,包拯,海瑞,文天祥;唐朝的魏徵,三國時期的馬超、趙雲、關公、張飛都曾作為門神存在於某些歷史時期。
今天,咱們要說的還是封神演義。重點介紹其中13個作為門神的人物。
首先,咱們要說的是姜子牙。
姜子牙在幫助武王伐紂之後,功成身退,沒有成仙也沒有封神,而是回到了封地齊國,享受人間榮華富貴。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姜子牙的確沒有神位。但他的事蹟自古被人們津津樂道,所以其地位在民間傳說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神化。
由於姜子牙曾持有元始天尊賜下的‘打神鞭’,所以在明清時期,姜子牙也曾作為單獨的一位門神出現。還給他安排了一句臺詞:姜太公在此,諸神退避。
接下來,咱們說封神演義中出場的魔家四將,其原型其實就是佛教中的四大天王。分別為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和北方多聞天王。
實際上,這4位天王在門神的歷史上並不常見。在門神歷史上,曾有過四大天王兩兩作為一對的藝術形象,但在民間並不常使用,多使用在青藏高原的藏地家庭,以及諸多寺廟之中。
相對而言,另外一對佛教護法在門神史上更為常見。
他們是誰呢?
便是佛教中的山門護法神——哼哈二將。
這兩位護法神,在封神演義中也是有出現過,其中的‘哼將’就是冀州候蘇護的督糧官鄧倫。另外一位‘哈將’叫做陳奇,也是商紂王的部將之一,作為青龍關的督糧官。這兩位門神的命運很相似,最開始都是商朝大將,而且都是督糧官。也曾在戰場上拼得你死我活。
只不過,兩人在死後,都被封為西方教的護法,從對手變成形影不離的兄弟。
哼哈二將不只是佛教中的山門護法,在民間中的名聲也很響亮,經常作為門神被貼在大門處。
接下來咱們說的兩位門神,也是商朝的大將,還是一對親生兄弟,只不過知名度並不高。
他們就是商紂王的鎮殿將軍,方弼方相兄弟。
這一對兄弟雖然說名氣不算太大,卻有著十分鮮明的性格特徵。
在妲己和費仲密謀殘害姜皇后之後,兩兄弟振臂一呼,喊著要反出朝歌。對比之下,黃飛虎等人卻顯得極為愚忠。
可見這兩兄弟性情耿直,並不迂腐,後來兩人加入大周陣營。為大周滅商作出了巨大貢獻,後世將兩人作為門神把門將軍、險道神,開路神等等。
除了這兩兄弟,封神中還有一對妖怪兄弟,在門神的歷史上也是非常著名的人物。
他們便是高明和高覺,也就是道教神系中的千里眼和順風耳。
封神演義中介紹,這兩兄弟本是軒轅墳泥塑的神像,真身是桃精柳鬼。藉著軒轅墳的香火修煉得道。
神荼鬱壘最早出現在山海經中,是軒轅黃帝派往人間統御萬鬼的神明。由於鎮守鬼門關前,所以被後世稱為辟邪的門神。
接下來咱們說一位,在封神中身份眾多的一個人物,商朝的國相比干。
比干是商紂王的王叔,又稱亞相。在商朝具有非常高的地位。
商紂王雖然說無法無天,但還是有兩個人不敢輕易冒犯,一個是太師聞仲,另一個就是亞相比干。
在封神原文中,亞相比干被妲己所害,被挖掉了九竅玲瓏心做藥引。死後被姜子牙封為文曲星。
而文曲星在歷史上有很多位,比如前文中所說的文天祥和包拯。在中國歷史上,文官作為門神並不罕見,所以比干也曾是眾多門神中的一位。
而從歷史上來說,比干的地位比封神演義中還要高。
歷史上的商紂王窮兵黷武,常常起兵攻伐,耗盡了國力。而比干為勸商紂王休養生息,最終被商紂王所殺。
在周取代商之後,文王將比干立為國神,也就是祿神。
在門神的歷史上福祿壽三星,也曾作為門神存在過。也就是說,無論是封神,還是歷史上的比干都曾是一位門神。
不只如此,比干還是九路財神中的文財神。
接下來是最後一位門神,這人也是九路財神中的一位,只不過是武財神。便是封神演義中受到申公豹挑唆,下山跟姜子牙作對的趙公明。
在封神演義中,趙公明被陸壓道人和姜子牙合力搞死,被封為龍虎壇真君。但其作為財神和門神的名頭更加響亮。
通常和比干一塊被貼在大門上,一左一右,既是財神又是門神。
綜上所述,就是封神演義中出現過13位門神。
除此之外,還有一隊很生僻的門射配對——楊戩和韋陀。但在民間並不常見,所以不列入本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