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蠶婦 (宋朝)張俞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這首小詩,詩人以極其通俗簡練的筆墨,表現了一個嚴肅、深刻的主題。詩中主人公乃詩題所標的:“蠶婦”,一個以養蠶為生、深居僻鄉、不曾見過世面的勞動婦女。

前兩句,寫她入城與歸來。昨日,她到城裡去了一次。為何去?進城出售自己繅的絲?丈夫病了,只得由她自己進城?這一切,都無關宏旨,因此詩人不做交代。總之,她進城了。初次進城,也許她是帶著一種新鮮感,興沖沖而去的。不過,回來時,她卻抽抽搭搭,珠淚漣漣,把一方手巾都揩溼了。這不由人不大吃一驚:遭搶劫了?受凌辱了?都不是,卻原來是因為她看到了:“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她在城裡看到那些渾身穿綾羅、著綢緞的富人,他們竟沒有一個是辛辛苦苦的養蠶人!她內心受到強烈刺激,不禁撲簌簌落下了眼淚。

這似乎不值得傷感吧,梅堯臣不也有詩說:“寸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陶者》)這原是當時社會司空見慣的現實嘛。然而,從這個一般人已不以為奇的現象中,見聞寡陋的蠶婦卻才發現瞭如此怵目驚心的社會現實:獲者不勞!這正是自己貧困終生的根源啊。蠶婦昨日方始領悟世情,因而難怪她要悲傷,要“淚滿巾”了。

以蠶婦入城的所見所感這個生活細節,來深刻揭露封建社會制度的極端不合理,立意既深,構思也巧妙,顯示了詩人對生活的敏銳洞察力和高度概括力。

表現如此嚴肅的主題,詩人於詩中卻不著一字議論,完全訴諸形象:蠶婦神態,蠶婦所見,蠶婦所感,寫得繪聲繪色,有血有肉,既有說服力,又富感染力,藝術上也頗堪稱道。

全詩寥寥二十字,前十字,以情緒對比,引人懸念;後十字,以強烈對照,發人深思。語言通俗而又精練,詩筆曲折,甚有特色。

晚唐詩人杜荀鶴也有一首《蠶婦》詩:

粉色全無飢色加,

豈知人世有榮華。

年年道我蠶辛苦,

底事渾身著苧麻!

取材於同一角度,與張俞此詩堪為“姊妹篇”。

你的移動文學圖書館:這有小說、散文、詩詞,還有歷史典故,更有中華傳統文化和寫作技巧方法等。本號是一個傳播傳承純文學的平臺,拒絕網路爽文“小說”!

閱讀是一件最重要的小事!關注本號,一起來讀書養性、終身學習!

10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刑不上大夫”無關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