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智慧故事|獲得寧靜的力量,迴歸生命的原點
《道德經》第十六章原文: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譯文:盡力使心靈的虛寂達到極點,使生活清靜堅守不變。萬物都一齊蓬勃生長,我從而考察其往復的道理那萬物紛紛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靜,清靜就叫做復歸於生命。復歸於生命就叫自然,認識了自然規律就叫做聰明,不認識自然規律的輕妄舉止,往往會出亂子和災兇。認識自然規律的人是無所不包的,無所不包就會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長久,終身不會遭到危險。
老子主張人生的活動應在煩勞中求靜逸,他希望人能夠在繁忙中靜下心來, 在急躁中穩定自己。這一主張也被三國時期具有傳奇色彩的政治家、軍事家、一代軍師諸葛亮所認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是古代輔佐君主的忠臣賢相的代名詞,成了後世許多臣子的精神偶像。234年,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中原,後由於操勞過重而病重,最終病逝於五丈原。臨終前,54歲的諸葛亮給年僅8歲的兒子諸葛瞻寫了一封《誡子書》,告誡兒子修身、養德、立志的做人做事之道。這封家書不長,僅86字,卻字字珠璣,惠及後人。許多家庭教育子孫後代、無數人尋找人生意義時,都會藉此文一用,尤其那句“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意思是說,一個有文化修養、品格高尚的人,要以靜心來養身,以節儉來養德,不追求名利,才能顯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熱鬧,心境安寧,才能達到遠大目標。堪稱流傳千古的“處世金句”。
《誡子書》突出了一個“靜”字,也就是要沉得住氣,切勿急功近利。“靜”作為道家的一種哲學境界,既是一種心靈狀態,又是一種觀察宇宙探求大道的法門。只有做到靜,不淫慢、不險躁,才能修身養性、淡泊明志,並最終有可能獲得寧靜的力量,正所老子在本章中所講的那樣:“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只有“致虛極,守靜篤”,才能摒除侵擾,才能開啟慧眼,才能虛懷若谷,修行身心。“因此諸葛亮才會一再諄諄教育兒子要摒除名位、財富乃至美色的侵擾,迴歸生命最質樸的原點。
諸葛亮的子孫在其家教的影響之下,個個德才兼備。諸葛亮之子諸葛瞻17歲時,就娶了公主,成為後主劉禪的女婿,官拜騎都尉,後累官至軍師將軍、尚書僕射,為百姓所愛戴。蜀後主景耀六年冬,魏將鄧艾自陰平由景谷道(今甘肅文縣南)小路入川,諸葛瞻率領諸路軍馬至涪(今四川綿陽東)停駐,其先頭部隊被魏軍打敗,他只好退軍駐守綿竹。此時,鄧艾又遣使送信給他,勸降說:“若降者必表為琅琊王。”諸葛瞻看後大怒。後來,他率兵迎戰魏軍,戰死於沙場。他19歲的兒子、諸葛亮長孫諸葛尚亦為國捐軀,堪稱一門忠烈,令後人敬仰。
從諸葛亮家族的故事可知,人的成功與否,不僅僅取決於先天的才智,還有賴於後天的修養。人生是一次遠行,途中會有諸多誘惑。內心躁動不安,就容易分心;生活貪圖奢華,便容易墮落。只有對一切名利誘惑持有淡然之心,才會樹立高潔的志向,才不會偏離人生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