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社會文化價值觀念的轉變,歷史文化遺產運動的興起,我國的博物館事業也進入了一個迅速發展的時期,在社會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也有了空前的發展與豐富,成為全社會教育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博物館有責任承擔社會教育的任務,對日益發展的新形勢應積極應對,廣泛借鑑其他學科領域的觀點、方法和成果,開闊視野,拓展思路,探索方法,尋求博物館事業發展的新思路、新突破,為全民素質的提高再做新貢獻。
中國博物館 的扛把子——故宮博物院
一、對博物館社會教育新理念的認識
國際博物館協會於1995年修改後的章程中是這樣定義博物館的“博物館是一個為社會和其發展服務的、非贏利的永久性機構,並向公眾開放。它為研究、教育、欣賞之目的,徵集、保護、研究、傳播並展出人類及人類環境的物證”。其中肯定和強調了教育是博物館的目的,是一種面向全社會的,廣泛的社會教育。博物館的教育活動與學校的教育不同, 博物館是利用其藏品和裝置的特有條件以特殊手段和形式來實施其社會教育功能的。具體說,以文物標本為基礎,按照一定主題和藝術形式結合起來,進行直觀教育。所以博物館使觀眾學到的知識,是以它獨具一格的教材—實物來實行的。實物具有鮮明、直觀性是其他形式所不可比擬的。
近年來一些學者也就博物館的教育功能進行了討論。其中西方有的博物館學者認為:博物館教育的目的並不在“教”,而在幫助觀眾“學”。有的學者更主張應該用交流一詞代替教育,認為“交流”更能反映現代博物館教育活動的實質。我國博物館學者認為:博物館是透過為觀眾自我學習提供服務而實現教育目的的。可見在新時代隨著廣大人民群眾素質的提高以及對博物館興趣的日益濃厚,博物館的教育已不僅僅停留在普通的展覽上,而且更應該增加與群眾的互動,使群眾也參與到博物館的社會教育中來。
與故宮平分秋色的國家博物館
二、博物館社會教育的重要性
博物館擁有的教育資源就是它擁有既具有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又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的“物”。這些“物”經過博物館工作人員的研究發掘,陳列展示,具有了很強的社會教育功能。博物館以其特有的直觀性、真實性和科學性向人們傳播社會歷史文化知識, 進行愛國主義、思想道德、審美情趣教育, 培養民眾的公共意識。
具體來說,首先博物館具有解讀和傳播社會歷史文化知識,傳承優秀民族文化的功能。比如在一個通史陳列中,從猿人復原雕塑或化石到“古人”、“新人”,從舊石器時代粗糙的砍砸器到新石器時代磨製精細的石器、骨器;從夏商周精美的青銅器到秦漢的鐵器,從隋唐到宋元明清,越來越精美的瓷器,越來越華麗的絲織品……觀眾漫步於其中,彷彿置身於歷史之中,“目睹”了我們人類自身的成長過程,瞭解我們的祖先不同時代生產、生活的發展變化與規律,瞭解了他們所創造的燦爛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其次博物館在道德、情感教育上的啟迪、激勵作用。人們步入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一號坑展廳,面對那氣恢宏的一千多個兵馬俑和戰車時,那種內心的震撼與自豪是無法用語言描述的。這是對中華民族燦爛文明的最好詮釋。再者,博物館是公共意識培養的重要資源。博物館是一個為社會和其發展服務,非贏利,並向公眾開放的機構。這一性質決定它是一個公益性機構。長期以來,民眾的公共意識和無私捐贈一直是博物館創立、發展的物質支撐與精神後盾。世界上第一座真正意義的公共博物館——阿什莫爾博物館就是由阿什莫爾先生傾其收藏捐獻而建立的。最後,博物館具有一定的審美教育。因為博物館內所陳列的正是人類創造的既有形式美,更有歷史之美,豐富內涵之美的文物。
此外與學校教育相比,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和優勢更具有較多特點:沒有年齡和時間限制,適合全民學習;沒有課堂安排和學習標準,強調自覺學習;學習方法靈活多樣,學習成效受社會的檢驗;學習沒有壓力,沒有負擔,是一個安定、祥和相對寬鬆的學習環境。所以說,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在我國的全民教育中具有很強的優勢,充分發揮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將有利於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提高人民的思想文化水平。
博物館系統的巨無霸:南京博物院
三、如何充分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
社會教育是博物館的主要社會職能之一。總體來說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應運用科學方法,透過系統的整理、將歷史遺物、資料陳列品用不同類別、不同形式展示出來,儘可能地提供給觀眾。使觀眾有條件有興趣地學到豐富的知識,在瞭解到自己民族歷史過程之中培養起愛祖國、愛人民、愛民族的三愛精神;使觀眾在對人類文化、人類社會發展的新認識。具體來說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首先,要辦好陳列展覽。陳列展覽是博物館實現其社會教育功能的主要方式和發揮作用的重要手段,要想搞好此項工作,首先應打破博物館事業原本概念範圍的束縛。應將博物館作為社會大學來認識,創造新的方式去重新建構。這要求在進行展覽的時候要展品迴圈、常換常新。在保持主題不變的前提下,可以藉助豐富的館藏文物來更新展品,至少是透過每隔一定時間更換部分展品,來保持參觀的新鮮感。另外要經常舉辦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臨時展覽,既可以滿足不同觀眾的多方面需求,使公眾得到更多的科學知識教育和文化藝術享受,又能夠有效增加博物館的人氣。在進行陳列展覽和臨時展覽的時候需要注意的以下幾點:第一展覽是要深入群眾,深入生活。第二是效益綜合,教育優先。既要追求經濟效益,也要重視展覽良好的社會效益,注重展覽本身所具有的教育價值。第三,熱點追蹤,與時俱進。要透過舉辦與傳統節慶或時代熱點問題等內容相關的臨時展覽,激發展覽活力。
其次,要提高服務質量。博物館作為一個公共服務性質的機構,其受眾為廣大人民群眾,因此發揮社會教育功能必然要提高其服務質量,其中尤為重要的是講解的服務。講解工作是博物館的一個重要視窗,是對一個“靜”的展覽“活化”和再創造。一個好的博物館要有好的陳列展覽,更要有一隻好的講解隊伍。好的講解可以加大陳列的廣度與深度,甚至可以彌補陳列的某些不足,還能給觀眾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思想教育。所以,建立一支高素質的講解隊伍,對於發揮博物館的教功能是至關重要的。此外博物館在設施建設上,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展出環境,功能齊全、實用舒適的展廳,使參觀者有良好的視覺感受,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最後,博物館要加強對外合作。要改變原來閉門辦館、獨家經營的傳統觀念和做法,實行開門辦館,加強與各方面的協作,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發展,擴大影響。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強與學校的合作。博物館一方面,要多舉辦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展覽,彌補學校教育說教因素相對較多的缺憾;另一方面要拓寬視野,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教育職能,主動與所在地區的學校簽訂“共建”協議,制定“共建”計劃,以學生為主體開展各種活動,如聘請學生擔任博物館義務講解員等。其次可以舉辦培訓教育。利用博物館藏品和人才資源,進行短期的帶有系統性的知識講授和輔導,以滿足社會對成人教育、繼續教育的需求。再者,博物館可根據自身的條件,定期和不定期的舉辦各種型別的學術講座和報告會。向觀眾介紹學術的重大成就和學術研究的新動向,成為觀眾有益的輔導員。最後博物館可以與旅遊部門合作,爭取旅遊部門把博物館納入特定的旅遊線路,一方面可以提升旅遊資源的文化品位,另一方面,增加參觀觀眾,發揮社會教育的作用。
開時代風氣之先的上海博物館
四、總結
綜上所述,在新世紀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發展和廣大人民群眾文化知識水平的提高,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必然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從而為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們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必須以科學的思想作為指導,廣泛吸收先進國內外博物館的服務經驗和先進的理念,採用更為合理有效的手段為人民群眾開展社會教育。使博物館成為提高廣大民眾素質的基地,推動文化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宏鈞:《中國博物館學基礎》,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2、張雲鵬:《博物館教育功能初探》,黑龍江史志,2010年,第12期
3、宋家慧,楊旭光:《淺議如何提升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博物館研究,2009年,第1期
4、楊壘:《淺談進一步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東南文化,2001年,第5期
5、黃培培:《談新時期的博物館社會教育職能》,才智,2011年,第7期
6、羅勝添:《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理念的新探索》,大眾文藝,2012年,第18期
7、孫麗霞:《淺談公共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四川文物,2006年,第3期
附記:該文為2014年的一篇習作,在此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