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魔幻的2020年即將尾聲,在疫情影響下“居家生存”一度成為人人必學的生存技能。這下就極大利好之前沒時間折騰的一些事情了,通常影音娛樂肯定佔據消耗時間的大頭。那麼這些數碼產品的關注度,其實也是受到疫情的影響而變得多起來。後來我發現其實各家出新品的速度並沒有慢下來,相反出現越來越多有意思、有特點、有驚喜的產品。

其中就不乏一直走高階路線的HIFIMAN,他們今年的動作還挺多。通常來說高階則意味著高價,很多人知道“高保真男人”這個品牌,但擁有的人未必多。當年HIFIMAN就是靠平板大耳起家,用香格里拉成為佳話的。凡事總有個但是,其實從TWS600開始,HIFIMAN似乎思路發生了轉變。到DEVA開始,高階的平板振膜耳機居然也慢慢走起了價效比之路,居然玩起了親民牌?並且這牌還打出了味道,甚至有愈演愈烈的情況。

趁著年底了,HIFIMAN還要再借DEVA的力,又釋出了一款更加吸引眼球的低價平板耳機產品HE400se來刺激市場。為什麼說刺激呢?還不是因為價格,原先一兩千的平板大耳一下子就幹到了5打頭的三位數售價,這次HIFIMAN是打搶灘登陸戰了嗎?

其實自打HIFIMAN走低價的降維策略以來,熱度就逐步變高(真香定律?)。畢竟要走跑量人設了,成本控制還是少不了的。所以相對便宜的產品開箱不會給人一種十分滿足的感覺,HE400se除了包裝盒還是真男人的那股鋼鐵直男味兒,整體都在逐步簡化。那麼價格是一方面因素,另一方面就是玩頭戴耳機一定繞不過的平板振膜單元,所以這種用低價普及的設定我是舉雙手贊成。

平板振膜耳機相比動圈耳機具備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HIFIMAN以經典型號HE400衍生過不少版本,不過大多定價在幾千元的價位區間。這次HE400se的定價實在太不像HIFIMAN的傳統定價思路,我賭產品經理肯定換人了(手動狗頭)。

那麼HE400se的第一大亮點——價格,對於平板振膜單元的進一步下放和普及,甚至對整個頭戴式耳機格局都有一個標誌性的意義。用一個通俗的說法,如果說蘋果AirPods Pro做到了TWS耳機的價格錨定上限,那麼HE400se就是平板大耳的錨定下限。如此一來,其他廠商想要後續跟進平板大耳,做出產品推廣的難度將被極大的限制(技術、成本、音質等),所以HE400se一出生則是一枚殺手棋。

對於低端定位的產品,不少人會糾結細節和做工問題。HIFIMAN的品控不能說是改頭換面,至少以現在中低端型號的表現看,在這兩年有著明顯的進步。再加上現在都要走跑量設定了,品控不好還要售後返廠,將來自找麻煩,還不如現在多找找工廠的麻煩。

HE400se其實與DEVA差不多,視覺整體感不顯突兀,遠觀依然看似金屬,近看還是可以看出材質差異,這在渲染圖上確實非常不容易察覺。HE400se整個大骨架為金屬材質,耳罩外側與飾面板採用了塑膠材質以節省了成本和減輕重量,由於有了高光化處理,質感還是可以的。

HE400se包裹性非常可靠,拿到實物就可以明顯感覺其粗壯的頭梁和厚實的耳罩。當然這兩部分的軟實程度有很大的不同,頭梁部分:按壓起來類似汽車座椅桶椅的椅壁,偏硬且快速回彈,耐用性肯定要好於耳罩。耳罩部分:整體非常柔軟(非慢速回彈海綿),但依然具備一定支撐力,可以很好的貼合臉部弧度。邊緣與內側採用不同材質,內側有絨布覆蓋,冬天佩戴不冷,全包壓迫感遠弱於貼耳式。說完優點,缺點依然存在。HIFIMAN耳罩拆卸的老問題,畢竟平板振膜是脆弱的,大力出奇跡我是不敢做。所有期待後續可以推出快拆版本的耳罩啊,呼籲一下!

HE400se採用傳統的3.5mm介面,線材分線上有寫明LR,但耳機上LR表示位置靠上不容易看。所以這裡可以教大家一個盲操的方法,就是觀察耳罩弧度的方向(前小後大)即可。

依然是已上手,我就要把最真實的情況反饋給大家。HE400se在引數上阻抗為25歐(91dB靈敏度),看似不難推動,實際需要比較大推力的前端才可以。可以這麼說HE400se依舊秉承了平板耳機需要大推力才能推好的結論,即便是手機3.5mm/PC無音效卡直推,暴力抬高音量依然不能達到其60%以上的應有表現。所以不能盲目拔草,趁低價入了平板大耳後失望而歸,大多就是這種情況。(我只是不推薦,但不算絕不能用)

如果你把推力問題解決了,那麼平板耳機可以給你的特性,你都可以一耳朵就聽到。首先就是通透的聲音,很大一方面是來源於其的開放式結構(耳機外側可聽到聲音),再加上奈米級別的振膜發聲極大的降低了相位失真,讓發聲變得更均勻。這也就帶來第一個特性“聲場”。相比我之前聽過的另外幾款平板大耳,HE400se的聲場有明顯平板特色,但沒有拉開很大。相比聲場,人聲定位更讓人耳前一亮,在環境音中人聲可以非常乾淨利落的“剝離”出來,並且人聲密度做得很好,實在不太像這個價格耳機的表現。

除了中頻人聲部分,高低頻各有特色。其中低頻可以很好烘托出歌曲氛圍,但實在給人下潛夠但量不大的感受。其倒是可以在三頻兼顧的中間找到一個平衡(當然中頻會更討巧一些),喜歡重低頻的朋友,HE400se可能會比較寡淡了,要知悉。

高頻部分通常是平板振膜的強項,但HIFIMAN的工程師好像並沒有刻意去強調HE400se的高頻部分。單獨感受,不論在密度、延伸、光澤度,甚至在頻響過渡區間,都可以做到這個價格越級的能力。但就我一般聆聽的國語與韓語歌曲而言,中頻的情感更抓我的耳朵。所以在大耳上我都不怎麼說三頻均衡,而是在感受上中頻確實更如我意。

如果你有一般的播放器,那麼請你在聆聽HE400se前開啟高增益選項,或提高一檔的音量,那麼這款才五百多的耳機足以給人明顯的驚喜。或許工程師本身就將其定位在書桌面前使用,如果配個藍芽臺式耳放,可能就是這款耳機具備1k-2k售價頭戴耳機的實力了。

說起來也有意思,蘋果用優秀產品體驗,以音訊新兵的身份不斷上探(藍芽)耳機的上限。而如今的發燒品牌慢慢下探造福廣大普通消費者。這時候就會出現懂自己需求燒友的耳機遠比普通消費者的耳機便宜數十倍,這放在以前根本就是個笑話。我也有AirPods Pro、HomePod等蘋果音訊產品,我之所以還會選擇一大部分傳統發燒音訊,無疑就是想在體驗與音質之間做到相互彌補、遊刃有餘。

13
最新評論
  • 雙11 神舟放大招,11代i7筆電直降1100?
  • 打工人的心靈港灣:漫步者FunBuds藍芽耳機有什麼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