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前言

AMD,Advanced Micro Devices,Inc(先進微型器件股份有限公司),在站長看來,應該是“Amazing Monster Digital,Inc”(神奇怪獸數字股份有限公司)。

近期連續擊敗intel和NVIDIA這兩頭猛虎,不是怪獸沒這本事。

第一次基因(RDNA)突變就把英偉達嚇一跳,第二次突變(RDNA2),就在光柵化遊戲領域上擊敗了NVIDIA。(這裡的擊敗,並非AMD在顯示卡領域已經全面超越了NVIDIA,還沒到這程度)

電影《哥斯拉2:怪獸之王》海報,來自於時光網

正文

判斷顯示卡領先有三個條件:

1、製程更先進。

2、能耗比更高。

3、旗艦型號效能登頂。

這三條標準按重要性排序是:能耗比>製程>旗艦效能。

從理論上說,旗艦型號可以“作弊”,落後的設計,可以依靠“堆規模”,霸王硬上弓把效能拉上去,當然代價是“極高的功耗”。到了冬天不用開暖氣,抱著機箱肯定熱和。吐血跑個第一名,在體育界是“拼搏精神可嘉”,換到科技界就成為笑料。

製程不能只看數字大小,數字小的不一定更先進。

從上圖看出,在每瓦效能上,臺積電(AMD代工廠)的12nm工藝沒有intel 14+nm高,由於目前製程的命名規則混亂,製程“數字”大的,可能反而更好。

早期的半導體制程用柵極寬度來描述,但這不是強制性標準。臺積電營銷負責人曾說,從0.35微米(350nm)開始,所謂的工藝數字就不再真正代表物理尺度了,7nm僅是一種行業標準化術語而已。同樣的,Intel曾今公佈過14nm電晶體的資料,柵極寬度為42nm。

至於這個7nm、14nm到底是採用什麼標準計算出來的,站長沒查詢到資料。如果把這理解為“營銷術語”,那豈不是比誰臉皮厚?

既然違反交規不罰款,那麼大家也就都不遵守了。

Intel一看這不行,亂套了,於是建議以電晶體密度(MTr/mm2,每平方毫米的百萬電晶體數)來作為定義工藝節點的指標。可惜的是,受利益的驅使,具體產品的銷售中並沒有引用“電晶體密度”這一指標,仍然採用7nm、10nm等“術語”,這就導致普通消費者容易從數字大小作出誤判。

第一場比賽:製程

臺積電的7nm領先於三星8nm ,看起來只差了1nm,但三星的8nm是基於10nm製程改進而來的,跟臺積電的7nm要差一代。

電晶體密度上,RDNA2採用的7nm改進版工藝有9600萬電晶體/mm2。而三星8nm大約為6100萬電晶體/mm2,RDNA2的大核心Big Navi(Nvai 21)整合電晶體268億個,核心面積519平方毫米,三星8nm工藝製造的GA102核心是280億電晶體,核心面積據悉是628mm。從這些資料都能看出,RDNA2的製程更先進,這就為打贏能耗比之戰奠定了基礎。

第二場比賽:能耗比

由於製程優勢,這場大戰的勝負天平顯然已經傾斜,看看過程還是有必要的。

計算能耗比,需要知道兩個值:效能和功耗。

效能值:採用3DMARK的【FSE+TS】分數

功耗值:GCP/TBP可以看做是典型重負載功耗(注:不是峰值功耗),採用專業測試裝置(PCAT)獲得的功耗值,和GCP/TBP基本一致,例如:RTX3080 GCP為320W,實測是328W,RX6800XT的TBP是300W,實測302W。

注:同一張顯示卡的能耗比值並非固定,不同的核心頻率其比值也不一樣。

上圖解讀

1、效能相近的選手對比能耗比更有價值,140.9>120.7,領先約16%,優勢非常明顯。

2、圖中計算沒考慮到NVIDIA的強項——光追。有興趣可以自己算算,假設引入光追分數,讓其權重佔總效能值的30%(這比例相當大了),能耗比仍然是RDNA2取勝。當然,如果只對比光追單項,那肯定是安培勝利,NVIDIA的光追已經是第二代,AMD才第一代。

第三場比賽:旗艦型號爭霸

英偉達RTX3090和AMD RX6900XT在3DMARK FSE和TS互有取勝,按極速空間最新“361對比法”,綜合性能上RTX3090取得勝利,比對手高7%,如果RX6900使用黑科技SAM,則僅落後3%。RTX3090雖然險勝,但付出了高50W的代價。

RX6900XT功耗更低,理論上會具備更大超頻潛力,加上AMD時不時要給驅動打雞血,後期也可能追平或反超,目前暫時判負。

輸家照樣吃香喝辣

三場比賽,NVIDIA以1:2暫時輸了,但這樣的運動員,照樣可以在生活中吃香的喝辣的,憑啥?

其一,NVIDIA憑藉長期穩定的口碑,粉絲量遠超過對手,這點和intel很像。而AMD這邊,前幾年的GCN高功耗高發熱嚇跑了一群人,好容易到了RDNA,高溫高熱倒是解決了,但RX5700出現部分掉驅動黑屏問題,這又害苦了另一群人。

一個包子店,新鮮美味,皮薄肉多,價格還便宜,顧客買的時候腳卻在顫抖,為啥?他說上次買的包子裡有個骨頭渣,吃的時候差點把牙齒崩了。AMD目前狀況就像這個包子店,A卡就類似這個包子。

其二,A卡的保值率一直不高。保值率和市場佔有率有關,熱門的主流型號,用三年還能賣原值的50%,出手容易,冷門的高功耗顯示卡打3折還沒人要。

其三,專業領域上,NVIDIA仍處領先地位,如深度計算,GPU渲染等。

總結

在能耗比的賽道上,AMD顯示卡長時間處於追趕者的位置,當圖靈登上太空的時候,GCN架構還只能算普通飛機到達平流層。RDNA2則相當於三級火箭,第一級是7nm先進製程,第二級是高頻設計和整體最佳化,第三級是無限快取技術,三級推進把AMD也送上太空。下一場比賽將角逐第二宇宙速度,也就是在功耗不變情況下,效能相比現在的旗艦卡再提升42%。英偉達和神奇怪獸,誰能第一個脫離地心引力?這個答案,估計要2022年才能揭曉了。

19
  • 雙11 神舟放大招,11代i7筆電直降1100?
  • MIUI12穩定版更新,最佳化背部輕敲、觸控、GPU驅動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