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對於大多數消費者來說,買手機都怕花冤枉錢,吃虧上當的滋味可不好受。雖說一分錢一分貨,但市面上不同品牌的機型數量太多,難免會混入一分錢兩分貨的高性價比手機和兩分錢一分貨的低價效比水貨,這就需要我們掌握一定的數碼知識,才能做到準確辨別。其實,內行的人往往會更在乎手機的市場定位,他們的購機邏輯很清晰: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此旗艦非彼旗艦,高階旗艦機和和輕旗艦機差異很大,前者才是硬通貨!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各種型別的旗艦機開始霸佔電商廣告位,但彼此之間的價格卻存在著很大差距。在好物君看來,這些所謂的旗艦機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正兒八經的高階機型,比如華為Mate40Pro、小米10至尊紀念版等。綜合性能水準行業領先,針對的是高階商務人士或精英階層,可以稱得上是頂尖硬貨。

第二類是中低配旗艦機,比如沒有“ Pro”的華為Mate40/P40、小米10等。它們的價格雖然不低,但硬體規格終究比不上第一類機型,出貨量一般都比較高。第三類則是輕旗艦機,代表作是紅米K30S、 OPPO Ace2等,同樣搭載驍龍865處理器,但其它配置都不咋地,勝在價效比。

中端手機魚龍混雜,各有各的產品特色與受眾人群,一不小心就買錯。

目前大多數中端手機都集中在2K—3K價位,由於用料成本不高,所以廠商們往往會揚長避短,著重強調自家機型的某一優點。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小米10青春版,硬生生在機身背板上安裝了50倍潛望式變焦四攝!很明顯,這款手機的核心受眾就是愛美拍的年輕人。

再比如vivo的iQOO Z1,搭載天璣1000 Plus處理器和144Hz超高重新整理率電競屏,但其它配置都較為平庸,這款手機所針對的則是年輕的手遊愛好者。如果愛拍照的人買到了iQOO Z1,愛玩遊戲的人買到了小米10青春版,就算他們花的錢一樣多,各自的實際體驗也會較為糟糕。

誰說千元機只適合老年人和小學生?降價次旗艦才是良心好機。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認知中,千元機的品質都不咋地,完全配得上“低價低配”這幾個字。但仔細分析會發現,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現在的千元機在很多方面都擁有十分卓越的表現力。在該價位的眾多機型中,大家可以多多關注那些降價的次旗艦機,因為它們的市場定位要更高,堆料力度自然也比較猛。

綜上所述,我們在購買手機時,不僅要能看懂硬體配置,還要對這些機型的市場定位有所瞭解,否則很容易買到不適合自己的手機。有些手機擅長拍照,有些手機專為遊戲而生,有些手機是真正的高階旗艦機,有些則是套著“旗艦機馬甲”的中端機,大家務必區分清楚。我們常說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如果愛吃青菜的人買到蘿蔔,或者愛吃蘿蔔的人買到青菜,想想就覺得難受!

11
  • 驍龍8s Elite來襲,中端市場的新寵還是性能妥協?全面解析與期待
  • iPhone12跌至“11價”,庫克卻樂開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