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一、依然是MATX好

馬上進入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回憶這一年來,AMD和INTEL在這一年都發布了新一代CPU,INTEL的紅利是全部開放了超執行緒技術,而AMD的紅利是CPU的單核效能,特別是遊戲效能得到極大提升。顯示卡領域依然熱鬧,AMD又各NVIDIA進入了新一輪撕殺。雖然有了競爭,但是顯示卡的價格對廣大玩家太不友好,中端以上的價格太離譜了。

“MATX相對ATX和ITX,平臺的優勢很明顯,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ITX因為其小尺寸規格的原因,為了追求個性、省空間,帶來的缺點是價格貴、擴充套件性不足、內部散熱差。比如記憶體插槽一般只有2條,PCIEx16插槽只有1條,同樣的,M.2插槽也只有1條。

2、ATX平臺走向了ITX平臺的別一個極端,一味地追求大而全,優點是擴充套件性強、散熱好、介面全面,價格便宜。使用ATX主機板,對應的機箱最少都要中塔。有的ATX主機板有4條PCIE插槽,其實一般人只使用其中的1個或2個插槽,用來連線顯示卡或其他裝置,有的人甚至都不使用PCIE插槽。

3、MATX將ATX和ITX兩個平臺揉和在一起,實現了揚長避短的效果。雖然現在NVIDIA和AMD都普遍取消了雙顯示卡的支援,但是PCI-E固態硬碟、PCI-E網絡卡,還有SSD誇張的散熱片,都要佔用主機板的插槽和空間。而MATX平臺除了能夠應對先前的雙顯示卡的需求,現在還能面對其他擴充套件裝置的需求,實現整機功能的完美平衡點。甚至於裸奔使用,也比ATX省空間,比ITX擴充套件性強。”

二、配置推薦

AMD平臺:

1、入門集顯型:

在這個硬體價格走升的年代,入門級電腦配置的原則就是”麻雀雖小,五臟倶全”,保證電腦能滿足日常打字、上網、鬥地主等日常應用和娛樂,還得偶爾應付一下游戲,花最少的錢,辦最多的事,整臺主機的要求只有一個,必須便宜!

AMD平臺的APU架構,一直是集核的當紅產品,AMD銳龍3 3400G處理器具備4核心8執行緒的CPU規格,採用了ZEN+架構,基本頻率3.7G,BOOST頻率4.2G,此規格應付大型3A遊戲也可以,TDP只有65W。最亮眼的還是搭載的Radeon Vega Graphics 11顯示卡,此顯示卡在1080P解析度下應對日常的MOBA遊戲,硬解4K影片,毫無壓力。阿斯加特記憶體的價效比非常高,入門級完全滿足需要。300元出頭手的七彩虹斷劍C.AB350M-K PRO V14 遊戲主機板,京東自營,三年質保,十分有保障。購買先馬入門級平頭哥MATX機箱電源套裝,品質還算不錯。2020年都即將結束,最終SSD革了HDD的命,不管錢多錢少,裝一塊可靠,穩定的SSD是必須的,金士頓的固態硬碟,是個不錯的的選擇。

2、家用全能型:

家用電腦的使用環境比較複雜,要求全面性能也不能太差,同時預算要控制在合理範圍內。

AMD平臺:銳龍RYZEN 5 3600採用了最新的7nm工藝ZEN2架構,CPU規格為6核心12執行緒的黃金規格,基本頻率為3.6G,BOOST頻率4.2G,釺焊技術可以讓CPU更涼快更安靜,對於日常的多執行緒應用輕鬆勝任。當然了,如果預算充足,可以多加300元,升級成3600X,頻率更高效能更強,足以應對下一波升級。1TB容量的SN550固態硬碟,也足以應付日常應用,無須再選擇機械硬碟。本著買新不買舊的原則,顯示卡選用了藍寶石RX 5500XT,放棄了老舊的RX590,雙熱管三熱管的設計,用料紮實,預設頻率設定高,效能給力。MATX機箱的顏值,喬思伯的產品還是不錯的。

3、綜合遊戲型:

綜合型檔位就是要以遊戲為主,什麼活都能幹,執行3A遊戲大作絕毫不卡頓。

AMD平臺:ZEN3架構的銳龍5 5600X處理器,作為一款新產品來說,ZEN3架構CPU的單核心效能得到極大提高,特別是遊戲效能得到極大提高,對遊戲幀數提升很大。雖然猛一看,5600和3600X引數差不多,但是遊戲幀數差別很大。微星MAG B550M MORTAR WIFI迫擊炮延續了上一代產品的輝煌,產品的顏值與效能實現了全面平衡,品質也是非常過硬的。 有個性。固態硬碟選用了KC2000,它的SLC CACHE達到了70G,是我接觸過的固態硬碟中,SLC CACHE最大的產品之一,對於日常應用或者大型遊戲讀寫,完全可以勝任,沒有問題。酷冷至尊MB400中塔機箱使用了ATX 2.0規格,電源倉為獨立的散熱風道,前面板採用了拉絲工藝,非常漂亮。而顯示卡是最新的3060TI還處於搶貨的現狀,3999的售價,讓其價效比不是很明顯,期待降價到2999的那一天。

4、高階發燒型:

高階發燒型就是向著土豪的預算進行裝機,沒有最貴只有更貴!

AMD平臺:這個檔次的電腦必須選擇ZEN3架構的銳龍7 5800X處理器和X570主機板,除了選用MATX主機板之外,還要使用X570主機板晶片,華擎X570M Pro4是一塊非常能打的主機板 。為了沿用3A平臺的特性,顯示卡選用了6800,在5K這個價位的效能還是無可挑剔的。機箱、電源一眾產品在海韻、酷冷、TT、安鈦克等一線大廠中選擇,錯不了的。另外,AMD的3A硬體一直是一大特色,顯示卡選用了藍寶石6800超白金版,三風扇五熱管的散熱非常給力,可以在4K解析度,高畫質下執行各路大作。缺點是,售價在5000元附近,非常讓人難以下決心入手。

INTEL平臺:

1入門集顯型:

INTEL平臺:INTEL擠牙膏不再緩慢,CPU選擇了4核心8執行緒的i3-10100,核顯UHD 630的效能只能說一般,與10100搭配的MATX主機板選擇了華擎的H410M,同樣的價錢下,把H310淘汰了,也算是INTEL的功能。先鋒SATA固態、單條光威8G記憶體,也算是合格。至於機箱和電源,TT啟航者F1套裝顏值不低,電源如果有質量問題,有狗東的售後質保兜底也萬無一失。

2、家用全能型:

電子產品本著買新不買舊的原因,便不再選擇九代酷睿產品,CPU選用了i5-10400F,無核顯的版本,價錢還可以更低,擁有6核心12執行緒規格,基準主頻2.9GHz,BOOST頻率4.3GHz,並具備12MB L3快取,規格和八代酷睿的i7-8700一樣,唯一的不同就是價格下探了很多,價效比提高不少。。主機板選擇了華擎 B460M Pro4主機板主機板,雙M.2插槽,4記憶體插槽,沒有自帶WIFI天線是唯一的遺憾。機箱推薦使用普力魔410銀色V2強化版本,這是普力魔沉寂多年帶來的全新產品,符合了當下側透、RGB的潮流,整套配置顏值不低。

3、綜合遊戲型:

作為綜合型遊戲主機,10700KF是不二的選擇,規格為8核心16執行緒,可睿頻到5.1G,再戰5年沒有問題。華擎 Z490M Pro4主機板採用了加強版數字供電,2條M.2插散熱片,4條記憶體插槽,6個SATA介面,還有M.2的WIFI插槽,論效能和規格,在MATX規格的Z490當中屬於第一梯隊。三年質保,非常給力。撼訊作為AMD的ABI品牌,品質自有保障,5700XT上市一年多以來,價錢已經回到了合理價位,在4K解析度中畫質下碾壓3A遊戲,毫無壓力。酷冷的MATX機箱,銀欣的750W金牌全模組電源,也是很好的搭配。

4、高階發燒型:

最頂級的10900K價錢有點離譜,同樣10核心20執行緒的10850K是不錯是無法選擇的,可睿頻到5.2G,再戰5年沒有問題。微星 Z490M GAMING EDGE WiFi刀鋒板主機板內建無線網絡卡和天線,加強版數字供電,大面積碳纖維風格散熱片,雙顯示卡插槽,三年質保。三星980PRO作為頂級固態的常青樹,品質和速度都能得到保證。金士頓掠食者3200規格的2條16G套裝。XFX的顯示卡一直主打高性價比,6800XT作為新一代顯示卡旗靚,即使是像《控制》這樣的顯示卡殺手,4K解析度和最高畫質依然可以流暢執行。喬思伯UMX3作為MATX機箱的神作,多年來一直銷量不錯,非常值得選擇。

三、總結

隨著CPU和顯示卡的新一輪升級,AMD、INTEL、NVIDIA都發力很多,硬體規格提升不少,但是硬體的價格並沒有下降很多,廣大玩家也是捂緊了口袋。隨著硬體發展和消費降級,普通玩家所追求的穩定、實用、高性價比才是最主流,讓618、雙11、雙12更猛烈些吧。

13
  • 驍龍8s Elite來襲,中端市場的新寵還是性能妥協?全面解析與期待
  • HIFI級真無線,TRN-T300讓音樂暢聽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