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iPhone 11 Pro

測試結果表明,蘋果的iPhone 11 Pro是一款幾乎完美無瑕的頂級手機,外觀上與前代產品相比沒有什麼太大變化,但機內卻完全令人信服:優異的效能再次為智慧手機樹立了新標杆,顯示屏和相機一如既往地出色,一直表現平庸的電池也終於打了翻身仗。因此,儘管高價,但物有所值。

優點出色的效能具有許多功能的優異相機優秀的電池續航能力缺點價格昂貴無micro SD卡插槽無3.5毫米耳機插孔獲評得分電池:1.0(優秀)相機:1.1(優秀)螢幕:1.1(良好)效能:1.1(優秀)配置:1.5(良好)綜合:1.2(優秀)

位列127款智慧手機排行榜第3名

價格:1299歐元起

價效比:一般

也正因如此,蘋果索要高昂的價格:記憶體64 GB的入門級iPhone 11 Pro售價1149歐元,與iPhone XS同價;配置256 GB記憶體的測試樣機售價1319歐元;最高配置的512 GB機型索價1549歐元。除了銀色,金色和深空灰色,iPhone 11 Pro還有暗夜綠色可供選擇。

外觀相同——至少在正面如此

iPhone 11 Pro(右)與其前輩X解鎖一樣快

如果新的iPhone 11 Pro與其前輩iPhone X並排在一起——至少當正面朝上時,你幾乎無法辨別。二者的顯示屏對角線均為5.8英寸,均在頂部留著劉海。

但當二者背面朝上時,區別則顯而易見。新款iPhone 11 Pro不僅在磨砂玻璃後蓋的中央放置了蘋果徽標,還在左上角安放了3個非常獨特的相機鏡頭,它們在發光的正方形玻璃底座上排列成三角形。做工一如既往地精緻,磨砂的玻璃背面質感高貴,而且——與iPhone XS不同——留不下指紋印痕。只是相機底座的邊緣有些銳利。

蘋果表示,iPhone 11 Pro具有防水功能,已通過IP68標準認證,可在4米深的水中浸泡30分鐘。

更好的FaceID?非也!

與前代產品一樣,iPhone 11 Pro的顯示屏幾乎鋪滿了手機的整個正面,邊框不寬。螢幕頂部的凹口與iPhone X的一樣大。近年來,其他手機制造商已經成功地持續縮小邊框和“劉海”。劉海越小,螢幕上顯示的內容就越少被幹擾。但是,這樣就沒有足夠的空間容納前置攝像頭和用於面部識別的多個感測器了。蘋果保留較大的劉海,就是為了安裝三維技術所需要的多個感測器,確保比2D面部掃描更安全。

蘋果公司表示,新iPhone上的面部識別應該更好、更快,並且能以更大的角度識別。但是,在與iPhone X的直接對比測試中,測試人員沒有發現明顯的差異。你雖然不再必須將手機放在臉前,因為也可從下方或側面解鎖,但這在iPhone XS就已經實現了。你一旦從桌子上拿起或從衣服兜裡掏出iPhone 11 Pro,它就自動啟用,並立即開始掃描。

出色的OLED顯示屏

OLED顯示屏:色彩飽和、對比豐富

蘋果給iPhone 11 Pro配置了OLED顯示屏,其解析度為2436×1125畫素,畫素密度為460 ppi,非常清晰。

在標準條件下測得的最大顯示亮度為833 cd/m²,明顯高於之前的673 cd/m²。測試中,蘋果所稱的1200 c/m²只有當拍攝一條明亮的光線並在相簿中開啟所拍的照片時才能達到。無論是瀏覽網頁還是在YouTube上播放HDR視訊,都達不到這個最大值。但在Apple TV應用程式上播放一段HDR視訊時,確實達到了950 cd/m²。無論如何,顯示非常明亮,因此在Sunny直射的戶外也很容易看清內容。

此外,測試人員注意到,螢幕幾乎沒有令人討厭的反射。值得推薦的是iPhone 8以來所具備的“真色”(True Tone)設定。該功能依據環境明亮程度自動調整顯示,以便使顏色在不同環境中呈現相同一致的色調。

顏色看起來非常自然,D65白點幾乎完全符合標準。此外,顯示屏100%地覆蓋了寬闊的DCI-P3色域,這使在整個動態範圍內觀看HDR視訊成為可能。但是,蘋果不支援YouTube應用程式中的HDR:測試人員僅測量到較窄的sRGB色域,從未達到最大顯示亮度;其實,YouTube播放品質選項中根本沒有HDR這麼一項。

順便說一句:iPhone 11及Pro顯示屏均不具備3D-Touch功能。

新相機帶來新可能

廣角、長焦和超廣角鏡頭自由切換

新一代iPhone的Pro機型首次配備了三攝相機。蘋果絕不是第一個採用這種結構的製造商,Android陣營中的許多智慧手機——比如華為和三星的旗艦機型——早就配備了3個鏡頭,以便提供更多拍攝可能性。

iPhone 11 Pro的3個鏡頭均以1200萬畫素的解析度拍攝。除了光圈為f/1.8的廣角鏡頭和光圈為f/2.0的長焦攝像頭之外,現在還可以使用f/2.4的超廣角鏡頭在120度的視角範圍內拍攝。遠攝鏡頭提供2倍光學變焦,並可以捕獲深度資訊,以實現人像中的模糊效果。和以前一樣,主鏡頭和變焦鏡頭中的光學影象穩定器能減輕拍攝抖動。

3個鏡頭之間可無縫切換,顏色和清晰度始終保持一致——即使錄製視訊時。使用標準廣角鏡頭拍攝時,相機應用程式會呈現超廣角鏡頭能拍到的更大的影象,以便通過對比看到廣角拍攝的可能優勢,進而選擇最佳拍攝鏡頭。如果錯過對比,您可以在拍攝後用相簿中的“編輯”功能調整拍攝角度——至少在30天內可以,因為iPhone 11 Pro儲存這些附加資訊長達30天。

當需要即時快速地捕捉某一片刻而沒有時間跳到視訊模式時,您只需按住快門即可拍攝全高清(Full HD)視訊(如同App應用程式Snapchat和Instagram所提供的功能)。視訊模式下,iPhone 11 Pro(如其前代產品X)最好以每秒60幀的速度和UHD解析度格式錄製——也可以選擇用1200萬畫素的前置攝像頭錄製。慢鏡頭視訊可用後置相機以每秒240幀的速度拍攝,選用前置攝像頭時,拍攝速度則為120 fps。

出色的畫質——即使在夜晚

夜拍模式下,11 Pro比XS捕獲更多細節

實驗室拍得的照片呈現非常好的自然色彩,微小的細節和結構(如頭髮或絲紗)也清晰可見——即使在昏暗的光線下。但是,明顯的影象噪點不容忽視(實驗室測量也證實了這一點,但也證實,精細的結構被捕捉得並不是那麼柔軟)。

蘋果再次依靠軟體來改善畫質。因此,預設啟用的“Smart HDR”應該更好,即使光線不好,也能拍得細節更豐富的肖像和照片。該軟體從許多不同曝光條件下拍得的影象中選擇最佳的4張,然後將它們組合成1張HDR影象。

夜拍模式所拍清晰可見(右);關閉的話,則漆黑一片(左)

令人期待的是,蘋果推出的優化軟體“深度融合”會帶來什麼效果。根據蘋果的說法,神經引擎(Neuro Engine)會從9張照片中算出最佳結果。按下快門按鈕之前,相機拍攝4張影象,拍攝後再捕捉4張,連同按快門拍攝的那張,一共9張。

自拍散景效果看起來不自然

此外,自拍相機也很成功,但散景效果看起來不自然,因為軟體並不總是能夠很好地識別邊緣並使邊緣內影象部分不模糊。背景清晰度倒是可以在拍攝後逐漸調節。

新處理器A13飛快

A13仿生處理器樹立了新的效能標杆

在效能方面,蘋果用iPhone 11 Pro為智慧手機再次樹立了新標杆!新一代A13 Bionic處理器是最重要的創新,其與4 GB運存RAM相結合,提供了超快的效能和出色的顯示卡效能。如同華為自有的麒麟990和高通提供給安卓手機的驍龍855,蘋果的A13也是採用7奈米工藝加工而成,其與採用10奈米工藝製造的晶片(如A11)的區別在於:它們工作效率更高、更節能。據蘋果所稱,A13工作加快20%,效率提高40%。

對比測試顯示,新的A13的確技高一籌。在GFX基準測試中,新iPhone明顯擊敗了目前最強大的安卓手機。其系統響應如閃電一樣快,應用程式的啟動和網頁瀏覽都令人印象深刻。

頑疾已除:電池翻身變強

iPhone的電池續航能力終於過硬

iPhone 11 Pro配有3046 mAh的電池,明顯高於iPhone XS的2658 mAh。蘋果宣稱,iPhone 11 Pro的續航時間最多可延長4小時。在以中等亮度自動播放視訊和瀏覽網頁的線上執行時間測試中,iPhone 11 Pro堅持了12小時27分鐘,確實很長。如此長的續航時間應該能讓大多數頻繁使用手機的使用者輕鬆度過一整天。

iPhone 11 Pro充滿電需要100多分鐘——同樣表現不俗。這是因為蘋果終於摒棄了太過微弱的5瓦充電器,隨機配送了18瓦的充電器。如此,新iPhone終於可以快速“加油”了。

新iPhone還可以無線充電,但不具備所謂的“反向無線充電”功能。因此,不同於三星、華為等安卓手機制造商的旗艦機型,蘋果的手機不能為旗下的耳機或另外一部手機等相容裝置無線充電。

儘管蘋果已經在其平板電腦iPad Pro上向USB Type C邁進,但iPhone仍延用Lightning介面。

iOS帶來有用的創新

新的iPhone出廠時就已安裝iOS 13。新的作業系統帶來了期待已久的功能,比如本地的“黑暗模式”。此外,配備iOS 13的iPhone應該更快。原因是蘋果以一種新的方式壓縮了所有第三方應用程式,使它們在首次下載時比以前縮小了50%。同時,蘋果公司宣稱, App Store中的所有程式未來更新最多可以縮小60%。

良好的立體聲音響

iPhone 11 Pro仍無儲存卡插槽

蘋果的iPhone 11 Pro不僅看起來時尚,而且聽起來也很棒。立體聲揚聲器提供清晰、渾厚和足夠響亮的聲音。

此外,新iPhone還具備藍芽5.0,並支援千兆(Gigabit)範圍內的快速LTE。但儲存卡插槽一如既往地缺失。蘋果隨機附贈的18瓦充電器雖然比以前大方,但仍缺少耳機插孔介面卡。

測試資料

iPhone 11 Pro3個非常獨特的相機鏡頭

最新評論
  • 驍龍8s Elite來襲,中端市場的新寵還是性能妥協?全面解析與期待
  • 目前不值得入手的3款旗艦機,勸你還是別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