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與蘋果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我想這恐怕是科技圈中最大的笑話!
2019~2020年華為的動態可以用“揪心”二字來形容了,確實,不管從哪些方面看華為都是具有能夠代表中國科技企業實現超越蘋果三星的存在。我想家國天下是每個人心中必有的一種情懷,而中國企業可以可以打破西方國家科技巨人的形象,從而實現反超,不管怎麼想都是讓人很振奮的一件事。但是隨後接下來的一系列事件的發生,不僅僅讓華為瞬間從神壇跌落谷底,更是讓無數網友唏噓不已,明明差一點就可以打敗蘋果三星了!
確實,這件事讓誰看保證都來氣,雖然備受束縛,但是華為並沒有放棄。北京時間12月16日,華為釋出了鴻蒙OS2.0的手機版,隨後不少網友表示淚目了,在如此舉步維艱的情況下華為不僅有了自己的系統,其流行性更是不輸IOS,若是等待時機華為定會再次翻身將蘋果三星踩在腳下。而華為總裁王成露接下來的一席話更是讓不少網友更加確信了這一點,他說:“鴻蒙OS與安卓不同,過去五年的時間中華為已經將安卓系統最核心的部分,包括底層驅動、抽象層、程式設計框架等都已經改變了。”這意味著鴻蒙不是安卓,而是被安卓、IOS統御之下的反擊者。
有理想是好事,但是此時我要給那些“熱血沸騰”的網友潑一盆涼水,因為他們此時需要徹頭徹尾的冷靜冷靜了。先不說華為在正常運營發展期間都沒有能將蘋果三星扳倒,就說此時難道就因為一個系統就可以把那些在商業界沉澱多年的巨型企業打到?這跟痴人說夢有何區別?可能有人會說了,“蘋果有啥?要份額沒份額,要銷量沒銷量,最多就一個晶片跟系統半死不拉活的吊著,現在華為也有系統了,晶片也可以自研,若沒有外界因素華為完全可以吊打蘋果。三星就更不用說了,在中國都混不下去的存在了,還有什麼資格挑戰華為?”
確實,眼下蘋果以及三星的局面讓網友得出這種結論很正常且一點不為過,但是我只能說你還是太膚淺了。用句粗鄙的話來說:“自古男人撒尿就沒有隻看腳下的!”要知道全球不僅僅只有中國這一個市場,與華為在本土的風生水起相反的是,蘋果三星是在全球都混得風生水起的企業。就拿三星來說吧,三星雖然繼續位居全球第一,但是出貨量卻達到了8040萬部,銷量比上一季度增加了48%,比去年7-9月增加了3%,創下了過去三年新高。同時,如果從地區劃分來看,三星是唯一一家進入各地區前五名的公司,並且在其中三個地區領先。不難看出,三星這家老牌手機廠商,儘管在中國手機市場吃癟,但是其在行業裡的統治力依然存在。
而蘋果同樣經歷過三星的經歷,同樣是知名市調機構Counterpoint釋出了2020年全球第一季度高階智慧手機出貨量報告。資料顯示,受疫情影響,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各大手機廠商出貨量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全球高階智慧手機銷售額整體下降13%。而蘋果57%的全球高階市場份額,位居榜首,其更是強勢的佔據了全球七大市場中的六個第一,而當時的三星份額僅為可憐的19%,排第二。
如果說單單因為一個鴻蒙就能拉近華為跟蘋果以及三星之間的差距甚至是扳倒他們的話,簡直可以說是痴人說夢,這便是我得出的答案。雖然在此時局下說這些話頗為不合時宜,但是若連面對現實的勇氣都沒有談和發展?那華為跟他們比還差些什麼呢?就讓我們逐一講解,首先是硬體實力華為不如蘋果以及三星,我們先把三星放一邊單看蘋果來說,蘋果有iPhone、ipad、Mac三大消費級搶手貨。iPhone、ipad、Mac在相關領域的表現有多麼的兇猛不用贅述,單就一個Mac在年初突發疫情的環境下,知名統計機構IDC仍給出了“拯救整個個人電腦領域的產品”的評價。
他為什麼能做到?其根本原因是跟蘋果的硬體研發能力離不開關係的,除了自研的號稱地表最強晶片的A系列晶片之外以及ipad晶片之外,就連最近釋出的M1晶片的表現都直逼行業頂端,要知道,M1晶片才釋出沒多久。就連最近釋出的驍龍888在權威檢測機構上的綜合表現都不如蘋果上一代的晶片。其能力有多麼彪悍就不用多說,當然並不是說華為沒有自研晶片的能力,而是華為的晶片從未超越過同代的A系列晶片,甚至拿同代的晶片比似乎都是對華為晶片的抬舉。
三星這邊同樣不弱,獵戶座1080晶片的強勢突襲更是讓麒麟9000措手不及,而獵戶座1080定位中端,可以說三星不出手一出手就知有沒有。除了硬體實力上的差距之外嗎,品牌號召力以及價值華為也是無法比肩這兩家企業的。要知道為什麼別人可以拿晶片卡華為的脖子,卻不敢卡蘋果三星的脖子?除了三星有自主生產的能力之外,蘋果是眾所周知的資源整合怪。他產品的生產幾乎都是由代工生產的,那為什麼不敢卡他脖子呢?很多人會說,因為他是美國企業,但是這是大錯特錯的!
依稀記得去年福布斯釋出了一年一度的全球品牌價值100強榜單的時候蘋果已經連續9年奪冠,而今年應該也是毫無疑問。而別人不敢卡他脖子的原因恰恰是因為這個,前面也說了,蘋果是一個出了名的資源整合怪,這裡還有一個疑問,別人為什麼願意被他整合呢?很簡單,因為他能讓被整合的以及有合作關係的企業名聲鵲起的同時收穫絕大的利潤。除了我們比較熟知的富士康、臺積電之外像:立訊精密、愛施德、天音控股、歐菲光、歌爾股份、藍思科技、領益智造、東山精密、大族鐳射、長盈精密、橫店東磁、長信科技、萊寶高科等等等等,這些企業只因iPhone12需求火爆蘋果追加訂單,他們的股票蹭蹭的上漲。
除了這些之外,前陣子還傳出蘋果建立廠房開始準備生產車,雖然對於該訊息還未查證到蘋果做出官方迴應,但是此時有“嫌疑”參與其中的企業的市值以及股票都開始呈現出上漲的姿勢了。這份能力別說華為,就是三星都不敢自稱企及,而這些企業市值以及股票的增長對所在地經濟的發展無不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所以正是這份能力以及帶來的價值是十分巨大的,所以我們看到,全球七大市場中對蘋果“下手”的最多是開個罰單而已,因為他們很清楚,如果像針對華為一樣去卡蘋果的脖子,那麼對自身的損害也是十分巨大甚至無法承受的,畢竟蘋果的市值已經比某些國家一年的GDP還要高了。
我們反過來看華為呢?我們大眾可以知道的有京東方,但是因為P40系列的螢幕混搭還讓京東方的口碑一落千丈。別的企業,要麼是國家扶持的,要麼就是其自身頗具實力的,像東山精密是跟著蘋果不僅得到了技術上的扶持更是在利益上收穫頗豐。這些處於高科技領域的企業的發展幾乎可以說華為的貢獻是微乎其微。
綜合上述,比硬體實力比不過,比研發能力比不過,比品牌價值比不過,如今卻因為一個所謂的鴻蒙的推出就企圖扳倒蘋果三星是不是很可笑?當然,我們今天的主題並不是藉此來嘲笑唱衰華為的,畢竟俗話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既然對比出來了,我們也就知道自身的缺點在哪了,剩下的只有一個字“幹”就完了!
寫在後面:今天思前想後決定發這個文章的原因是因為我發現一個特別不好的現象,不管是在哪個社交平臺上只要談及華為,勢必會找來一幫人的謾罵。有的甚至已經把華為上升到了國家等同的高度。而在這一邊倒的趨勢下,我還發現整個行業的資源因此而傾斜匯聚。是的,行業發展需要明星企業起到帶頭作用,但是我想說,此時的華為確實豐盈富裕了,那麼別的企業呢?喝西北風還是坐等破產?難道這些企業不是行業的一份力量?犧牲所有人換回來一個人的成就,對嗎?現在的我們仍需要韜光養晦,科技的底蘊以及實力的底蘊並非一句超越就真的可以超越的,而是需要時間一點一點的去積累,科技是一個養成遊戲,而不是你一言我一語的兒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