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最近AMD的銳龍5000系列終於開售了,由於銳龍5000系列終於可以對4000MHz及以上的頻率記憶體有了比較好的支援,不再像銳龍3000系列那樣超過3733MHz頻率後記憶體效能不升反降的局面,並且銳龍5000系列單核效能的暴漲也增加了對記憶體頻率的敏感性,因此購買一套能夠超過4000MHz的頻率就提上日程了。作為一名正在使用D60G記憶體的我,第一時間思考的就是XPG龍耀系列的新成員—— D50重灌鎧甲記憶體。

首先,XPG 龍耀D60G作為目前我主力使用的記憶體,PCB部分採用了10層板設計,並且對超頻走線做了一定的最佳化,保證記憶體在高頻率執行下的穩定性。因此我是特地買了3200MHz的版本來超上3600MHz來使用的,不過還是由於是普通顆粒的原因,雖說能夠穩定達到3600MHzHz,但是突破4000Hz明顯就有點力不從心了。

我個人還是非常喜歡這套龍耀D60G的,它造型非常獨特,記憶體馬甲完全由導光材料製成,馬甲本身為鑽面稜線造型風格,並且馬甲表面還附帶了金屬拉絲面板和XPG金屬LOGO,看著頗有質感。由於XPG龍耀D60G給我的體驗還是可以的,並且鑑於價格問題,直接買4000MHz頻率以上的套條肯定是不划算的,所以我綜合多方面因素考慮還是選擇了同樣來自XPG的龍耀D50記憶體。

可以看到龍耀D50的彩盒和XPG其他的記憶體、SSD風格基本一致,黑色打底紅色點綴,辨識度的還是挺高的。龍耀D50記憶體系列頻率從3200MHzMHz起步,最高4800MHz,有單條8G、16G版本以及8G*2、16G*2的套裝同,其中3600MHzMHz有海力士特挑顆粒的版本,這次我購買的就是這個版本。

龍耀D50與龍耀D60最明顯的區別就是龍耀D50的外觀要硬朗不少,馬甲從龍耀D60的發光馬甲變成了更注重散熱的合金馬甲,用簡單線條勾勒的幾何圖案搭配上拉絲工藝金屬感十足。

龍耀D50的散熱裝甲厚度達到了整條記憶體厚度的50%!!!高達1.95mm,上手就是一股結實感,摸起來的質感也遠超一般的馬甲條,畢竟一般的馬甲條散熱馬甲往往都比較薄。

紅色的XPG的LOGO在記憶體的左下角。

在記憶體中間頂部有一點稍微的導光條溢位設計,佔據了一小部分的空間來表達燈效。

我買的這套XPG龍耀D50是3600MHzMHz 特挑海力士顆粒的8GB*2雙通道套裝,時序是CL18-20-20,工作電壓1.35V。

記憶體頂部則是純平設計,並且有ARGB燈條貫穿整個記憶體長度,內部燈珠數量還是非常多的,因此整體亮機的效果燈光很均勻。

龍耀D50支援各大主機板廠商的燈效控制軟體,如Asus Aura Sync、Gigabyte RGB Fusion、MSI Mystic Light及ASRock Polychrome等等。那麼接下來就上機跑跑測試吧,先來簡單過一下上機配置,其實就是我前不久才裝好的新主機。

CPU是酷睿I7-10700K,由於AMD陣營的R9 5900X到現在還是一U難求,而手上的R7 3700X在記憶體頻率超過4000後會不升反降,因此I7-10700K是我目前手上拿來測試龍耀D50最佳選擇了。

主機板是華碩吹雪ROG STRIX Z490-A GAMING。

顯示卡是EVGA GeForce RTX 3080 FTW3 ULTRA GAMING。

於RTX3080功耗非常恐怖,特別是瞬間功耗,因此我還是把我的電源升級到了安鈦克的HCG750W,由於我搭配的I7-10700K功耗還算不上很離譜,所以沒有上到更高的850W電源。HCG系列的電源全部都支援十年換新的質保,雖說現在提供十年換新質保電源也有不少,不過在HCG這個價位應該目前還是隻有HCG一個能提供十年換新的售後服務。

HCG750內部結構是全橋LLC諧振+主動式FPC+同步整流+DC-DC,電容方面全部採用了日系電容,單路+12V輸出電流可以達到62W也就是接近750W的功率,用來應付RTX3080以及I7-10700K這種搭配是完全足夠的。

為了壓制酷睿I7-10700K這種大火爐級別的CPU,特地加錢上了Tt(Thermaltake)的Floe DX RGB 240一體式水冷。

三角形發光點綴著金屬的剛硬線條,頂部的導光條讓RGB燈光能展現出完美的燈光均勻度,絲毫沒有讓人感覺到燈珠的存在。

其實燈光效果方面我個人認為雖說龍耀D50的發光面積沒有龍耀D60的大,但卻有一種畫龍點睛的效果,不多也不少,剛剛好。燈效看完了下面就來看看這套記憶體的實際效能以及能超到多高頻率吧。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記憶體的體質以及所使用的主機板都會影響到記憶體超頻的頻率。

龍耀D50記憶體XMP有兩檔設定,一檔是3200MHzMHz,時序是16-18-18-36,另一檔是3600MHzMHz,時序是18-20-20-42,既然我手上的平臺上3600MHz簡直就是小兒科,所以直接從3600MHzMHz來測起吧。

預設XMP-3600MHzMHz時候記憶體讀取為49516MB/s、寫入為52057MB/s、複製為44174MB/s,延遲時間為51.3ns。

接下來我在預設C18時序以及1.35V的電壓下,直接改動記憶體頻率為4000MHz,可以成功亮機並完成了測試。

在預設C18時序,記憶體頻率超頻到4000MHz時候記憶體讀取為54735MB/s、寫入為57482MB/s、複製為48885MB/s,延遲時間為48.1ns,相較於默頻3600MHzMHz時序效能有了大幅度的上漲,延遲時間也下降了不少。由於4000MHz上得過於輕鬆,我決定繼續挖掘看看能最高去到多少。

我嘗試過也是在預設C18時序下直接改動記憶體頻率到4200MHz,但開機直接就失敗了。

那隻能加一點時序看看了,在各項時序均加一達到C19時序後成功以4200MHz頻率開機進入系統並跑完了測試。

此時記憶體讀取為53387MB/s、寫入為59330MB/s、複製為50190MB/s,延遲時間為49.1ns,相較於4000MHz時序效能有小幅度的上漲,延遲時間基本保持不變稍微增加了1ns。

總的來說這套XPG龍耀D50 3600MHz海力士特挑記憶體的超頻效能還是值得肯定的,不過由於我的主機板問題未能嘗試到最高頻率,不過也是成功的超頻到4200MHz,可以說白嫖了不少效能,畢竟現在一套突破4000MHz頻率的記憶體條定價可能都足夠買兩套龍耀D50 3600MHz了。外形方面好看,有質感就完事了,RGB燈效同樣也是非常出色,達到了心裡預期效果~如果你追求高效能的記憶體不妨考慮一下這款超頻潛力巨大的CJR特挑記憶體~

11
最新評論
  • 驍龍8s Elite來襲,中端市場的新寵還是性能妥協?全面解析與期待
  • 3000元左右的手機哪部好?這三部很值得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