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耐用消費品行業,在技術革新下,正迎來深度變革,其中汽車與電視,正處這場風暴中心。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耐用消費品尷尬現狀

於耐用消費品而言,較長的使用壽命是其典型特徵,但觀察耐用消費品行業現狀,卻不難發現諸多耐用消費品於使用者而言,正呈現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尷尬現狀。

諸如電視行業,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它一直佔據著家庭客廳中心的地位,但隨著智慧手機的勃興,其在家庭中的存在感已被智慧手機嚴重擠壓,基本成為客廳擺設。

從客廳中心到家庭擺設,電視於家庭的地位,為什麼會急轉直下,發生如此鉅變?

其實我們觀察電視和智慧手機這兩大消費電子品類,就能發現一些顯著差異。

諸如智慧手機在硬體能力與功能革新上,具備顯著的快速變更特徵,也得以快速滿足使用者需求,但電視的硬體效能和功能更新速度,就明顯要慢了很多;並且更為現實的問題是,許多電視產品本身的硬體效能就十分孱弱,這決定了它的功能與體驗上限,難以跟得上使用者需求的發展變遷速度。

所以,一句話總結過往電視這類耐用消費品,似乎可以說:出場之初的硬體配置,就限制了他的所有可能性。

但耐用消費品的命運就該如此嗎?顯然不應該是這樣的。

事實上,觀察當下耐用消費品行業,不難發現隨著技術革新以及有志於打破“沉默”的公司催動,其正在發生令人興奮的變革——其在耐用特徵之上,正迎來“功能升維”的新特徵。

諸如作為典型耐用消費品的汽車產品,特斯拉與造車新勢力們正以軟體定義汽車,以整車OTA模式,改寫了汽車功能升級規則,將原本許多需要廠商改款才能實現的功能直接賦予使用者。

在電視行業,華為也正打破傳統電視廠商的約定俗成,以智慧屏改寫行業升級規則——在12月21日最新發布的華為智慧屏S系列上,華為就高調宣佈:智慧屏將擁有功能屬性可持續升級、外接裝置能力可無限延伸的顛覆性體驗,能夠“十年不過時”。

十年不過時,華為底氣何來?

特斯拉等軟體定義汽車,透過OTA改變汽車行業的能力在市場已被初步驗證,那麼華為在智慧屏上喊出“十年不過時”,又是否能被市場接受,其底氣又從何而來?

如我們所見:華為最新發布的華為智慧屏S系列,在基礎硬體配置上,擁有著相當的超前性——雙核A53+雙核A73架構,主頻1.5GHZ的鴻鵠智慧晶片、120Hz高重新整理率、4*10W揚聲器單元方案,色彩逐臺校準、色域覆蓋率達到92%的DCI-P3顯示面板等配置,已可見一斑。

超前、越級的硬體配置,配合各項華為AI技術,使得產品已經具備了相當高的能力基礎和體驗上限,可以說,即使沒有鴻蒙系統分散式技術能力的加持,智慧屏S系列產品也是非常具備質價比的產品,而鴻蒙系統的加持,更使得這智慧屏S系列產品實現了從優秀向無限可能性的跨越。

能夠看到,鴻蒙作業系統的分散式技術能力,可有效彌補產品本身的效能短板,大幅提升、擴充套件產品能力與體驗上限。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諸如電視的音響效果,一直以來業界的約定俗成是由產品內建的音訊單元素質來決定,而使用者想要獲得更好的音響效果,這需要換新變更為高階的產品才有可能實現。但現在使用者在華為智慧屏上,依託鴻蒙系統分散式技術能力的支援,則能實現在不更換產品的情況下,實現音響效果的提升——透過鴻蒙作業系統的分散式能力,智慧屏可與智慧音箱一起搭建分散式音響系統,充分利用智慧音箱具備的優質低音單元和位置靈活擺放優勢,打造出立體聲音響系統效果。可以說是實現了長板共享,短板共避。

又如在娛樂遊戲上,一直以來使用者在電視上體驗遊戲,需要透過遊戲主機並外接遊戲手柄才能遊戲操控。但如今藉助鴻蒙系統分散式能力開發的全新分散式遊戲功能,使用者在安裝運行遊戲並與手機建立連線後,使用者即可用內建了重力感應器或陀螺儀等先進感測器的手機來替代遊戲手柄操控遊戲,實現操作體驗的躍升。諸如華為在釋出會上展示的“一起來飛車”這款遊戲,我們就看到,使用者可以透過手機上的陀螺儀感應器控制賽車的左右方向,實現大螢幕玩遊戲的暢爽體驗。

並且更為重要的是,藉助鴻蒙系統分散式技術將各類終端產品打造成一臺“超級裝置”的能力,華為智慧屏相對於傳統產品而言,更可以實現傳統產品所不能的功能,諸如可讓智慧屏化身為線上辦公利器或是家庭安防中樞等等,不僅實現能力的升維,更可以多樣化的角色,滿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而這對於提升使用者使用頻率,使其重回客廳中樞地位而言,或大有裨益。

最擅持久戰的華為,也或在電視市場上演超越

總結華為智慧屏,可以說基於鴻蒙作業系統分散式技術能力,華為正打破行業既定的產品功能獲取規則,讓使用者能以更低成本獲得無限擴充套件的可能,實現超越硬體本身的體驗。

這顯然會動了行業蛋糕,但於華為而言,則是其不同於業內任何一個對手的差異化競爭優勢。而從市場顯示來看,這種以使用者為中心的差異化優勢,也是華為進行市場爭奪、搶佔對手份額的最為強有力的的武器,這從華為在短時間裡就坐上了彩電市場第七名的位置,便可見一斑。

並且熟悉華為的人,可能都知道,一旦華為進入某一賽道,成為第一就會是其目標,在過往的電信裝置市場和智慧手機市場上,莫不如此。

如今,華為以智慧屏進入電視市場,那麼其目標不言自明。

一直以來華為都是最為擅長持久戰的廠商,在市場屢屢上演超越大戲,諸如在智慧手機市場的競爭中,其從默默無聞到全球出貨量一哥的逆襲,就可說是華為這種持久作戰能力的最佳體現。

所以於傳統電視廠商們而言,他們最大的挑戰已經來了,特別是考慮到華為強悍的技術實力、研發投入以及生態構建依然基本成型的現實下,華為真可說是“不講武德”。

寫在最後:

觀察歷次市場重大革新,總能發現一大顯著特徵就是創新者總會打破行業所謂的約定俗成,帶來產品升級規律的重塑,智慧手機市場如此,汽車市場亦如此。

如今,華為在智慧屏上透過鴻蒙作業系統的分散式技術能力讓使用者在不更換產品的前提下,即可實現功能與體驗的躍升,所打破的傳統廠商的產品升級規律,亦是如此。

而隨著華為打破沉默,開始“不講武德”,那麼傳統廠商們又將如何應對,這也將成為客廳市場接下來的最大看點。

8
  • 驍龍8s Elite來襲,中端市場的新寵還是性能妥協?全面解析與期待
  • 2020年充電速度排名,蘋果無緣上榜,第一名僅15分鐘充滿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