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2016年AMD釋出了第一代Ryzen處理器,當時其最高階的產品是R7-1800X這款產品,基礎率3.6GHz,加速頻率4.1GHz,和Intel當時的產品相比,其IPC效能還是要差一點點,而且在頻率上面也沒有Intel的旗艦處理器高,因此在單核效能上面還是無法與Intel抗衡。

不過其亮點也是很足的,那就是其核心數量達到了8核16執行緒,拉開了桌面處理器的核心數量大躍進的序幕,而且其效能相比AMD自家的FX效能有了巨大的提升,相比挖掘機架構而言Zen架構的IPC效能提升了50%左右,因此和Intel的差距大幅縮小了,i3默秒全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後續AMD又釋出了Zen+架構的產品,該架構從命名上就看得出來其不是大版本升級,主要是對Zen的一些改進,在IPC效能上提升並不是很明顯,工藝升級到12nm,頻率有一定提升,更側重於能效方面的提升,桌面處理器的最大核心執行緒數量依舊是8核16執行緒。

而到了Zen2時代,AMD這一次可以說真的翻身了,該架構相比Zen架構有了13%的提升,其IPC效能終於超過了同期Intel的產品,而且因為採用7nm工藝的緣故,在能耗上面遙遙領先對手,而且還推出了R9系列產品,帶來了最高16核32執行緒的桌面處理器,Intel在多核效能上毫無還手之力。

不過就算是Zen2時代,Intel依舊可以憑藉高頻優勢,在遊戲效能上依舊佔據優勢,直到Zen3架構的Ryzen 5000系列產品釋出,AMD終於在單核效能上也超越了Intel,真的實現了全面的領先,而Zen3相比Zen2也實現了19%的IPC效能提升。

那麼從Zen架構到Zen3架構的效能提升了多少呢?最近Golem.de網站進行了相關測試,測試的處理器均為8核16線的R7處理器,在記憶體方面,頻率均採用該架構預設支援的記憶體頻率,R7-1800X採用的是DDR4-2666MHz記憶體,R7-2700X採用的是DDR4-2933記憶體,R7-3800X和R7-5800X採用的是DDR4-3200記憶體。

根據Golem.de的測試情況來看,AMD R7-5800X在該網站測試的7款遊戲中相比R7-1800X效能提升了80.9%,而在應用程式效能測試中,R7-5800X比R7-1800X快了72%,可以看到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相比初代的Ryzen處理器提升是相當明顯。

當然帶來效能提升的原因不僅僅是架構上的改變,處理器頻率的變化,更高頻率的記憶體都帶來了一定的效能提升,特別是對於遊戲而言二者的影響是比較明顯的,譬如就單核頻率而言,R7-5800X相比R7-1800X提升了15%。

對每代產品的效能變化情況來看,Zen+相比Zen的確只是小幅改進最佳化版本,Zen2和Zen3才是真正的更新換代,真正改變局勢的產品也是這兩代產品,在Zen2時代Intel不得不全線普及超執行緒,而且推出了10核20執行緒的i9-10900K產品。

而Zen3釋出後,Intel直接放棄抵抗了,Intel的產品也開始講價效比了,11代酷睿雖然升級了架構,但是14nm工藝讓功耗依舊無解,Intel也放棄了在多核效能上與AMD的爭奪,i9-11900K的核心數量減少到了8個,Intel也就只能去爭奪一個單核效能了。

而AMD的下一代產品將是Zen3+架構,從架構命名來看,應該不會有之前那麼大的提升,更多的是小改進,而Intel到時候應該也會推出12代酷睿,工藝也將升級到10nm,架構上面也會有大的改變,會採用大小核設計,據說提升很猛,所以估計12代酷睿還是要Zen4架構的產品去抗衡了。

雖然N年前就有人說什麼效能夠用了,但是從AMD Ryzen系列處理器的效能提升幅度來看,夠用只是自欺欺人,在如此大的效能提升面前,Zen和Zen+架構的使用者其實可以考慮更新一下手中的處理器,當然就目前而言Ryzen 5000系列的價格還不是很美好,希望後續Intel能夠給力一點,讓大家能夠用上便宜點的AMD處理器。

15
  • 驍龍8s Elite來襲,中端市場的新寵還是性能妥協?全面解析與期待
  • 對比華為和小米拍照排名,終於發現了,蘋果手機的問題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