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年底了,很多小夥伴都想給自己準備一個跨年禮物,手機作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必備物品,自然成為許多人的選購方向。但很多小夥伴在選購手機的時候都會陷入四大誤區,導致錢花了,但是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體驗。今天好物君給大家盤點一下買手機最容易被坑的4大誤區,以及如何規避這些誤區。

誤區1:手機攝像頭越多越好?

當下很多的手機廠商都採用了後置多攝像頭方案,主攝、超廣角、微距鏡頭、人像鏡頭等,很多廠商都在宣稱自己6400萬後置四攝,主要講述主攝鏡頭畫素,對於其他攝像頭則一筆帶過,這樣很容易給消費者造成誤導,以為其他的攝像頭也是6400萬,所以大家在選擇的時候需要檢視仔細。

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看清楚超廣角、微距、人像鏡頭的相關畫素表現,雖然畫素不代表一切,但低畫素的攝像頭通常都是廠商用來“湊數”的鏡頭,好讓產品有相關的亮點噱頭,吸引消費者購買。辨別的方法很簡單,如果廠商採用了200萬、500萬畫素的輔助攝像頭,基本可以確定此攝像頭為“湊數”,畢竟如此低的畫素難以滿足使用者當下的拍攝需求。

當然,主攝的畫素並不是越高越好,例如某星的一億畫素主攝,由於軟體適配的問題,會出現對焦不準確的情況,造成整體體驗的下降,並且還需要注意主攝的感光元器件大小,越大的感光底會帶來更好的成畫素質,提升拍照體驗。

誤區2:高刷螢幕等於良好遊戲體驗?

2020年是一個高重新整理的年份,從頂級旗艦到價效比的千元機,都在推出90Hz、120Hz甚至是144Hz重新整理的手機。不過在購買的時候,不能單純的只看重新整理率,畢竟重新整理率不等於良好的體驗,特別是在千元機型中。

首先,千元機型上的120Hz重新整理體驗肯定是不如旗艦機型的,主要原因在於最佳化、材質、亮度、色彩等諸多方面。有一些千元機型,雖然採用了120Hz甚至:144Hz重新整理屏,但是由於成本限制,其大多采用LCD螢幕,這裡並不是說LCD螢幕不好,而是相比OLED螢幕,LCD在色彩對比度、亮度方面始終難以追趕,在戶外使用的時候,可能因為亮度不足而影響觀感。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此類機器採用了LCD螢幕與無緣螢幕指紋技術,因此只能搭載側面指紋,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使用者體驗。在選購的時候,除去了解重新整理率之外,還可以在網上了解這臺機型的口碑,其高刷適配程度是否到位,並且能否支援高重新整理遊戲。如果不支援,那麼在遊戲中依舊會是60Hz,並不會發揮出高刷的威力。

不僅如此,在選購過程中,還需要了解螢幕支援的色域以及色深,自然都是越廣越好。

誤區3、處理器跑分是唯一參考方案?

對於學生黨來說,會特別關心處理器的效能跑分情況,處理晶片的強勁程度意味著手機能否流暢執行大型遊戲,但是處理器跑分效能並非唯一的選擇方案。

因為想要流暢執行大型遊戲,除了晶片的強弱之外,最重要的還是看散熱方案。相信大家都有聽說過iPhone手機上的A系列處理器吧?其效能都是秒天秒地秒空氣,但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卻並不是這樣。

在長時間遊戲之後,容易出現手機過熱的情況,導致晶片降頻,從而影響遊戲體驗。iPhone手機的遊戲體驗差主要是因為雙層主機板對於散熱非常不友好,所以對於遊戲體驗並非加分項,而是扣分項。

所以在選購手機的時候,需要了解其是否在散熱方面做出過特殊處理,例如採用真空腔均熱板、液冷散熱方案等,唯有這樣,才能保證晶片的熱量及時散出去,保證效能的穩定執行。

誤區4、手機記憶體大小無關痛癢?

有些使用者在購買手機的時候,為了貪便宜,選擇了6GB記憶體的手機,其實這樣的選擇並不理智。

在當下混亂的安卓生態環境下,各類的App容易在後臺常駐,會佔用一定的系統記憶體,導致記憶體吃緊,容易出現殺後臺的情況,影響使用者體驗。所以好物君建議,如果可以的話,儘量購買大記憶體的手機,選擇8GB或者12GB,這對於使用者體驗來說非常有用。

不僅如此,記憶體的規格也大有門道,儘量選購LPDDR5的記憶體,相比LPDDR4x,擁有更好的效能表現,同時還能減少功耗,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功耗表現。

8
最新評論
  • 驍龍8s Elite來襲,中端市場的新寵還是性能妥協?全面解析與期待
  • 媲美華為卻被嚴重低估?65W+120Hz,釋出兩個月還在缺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