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iPhone代工大廠緯創的印度工廠因勞權糾紛驚傳暴動,蘋果撂話將其列入觀察名單。今昔相比,蘋果的ESG火力似正重新調校,開始瞄準「製造代工廠」。

超過千名的印度籍員工狂亂湧入,拿著球棒、石塊攻擊廠區⋯⋯。 2020年12月12日,蘋果代工廠緯創位於印度卡納塔克(Karnataka)邦的那薩普爾(Narasapur)工廠發生暴動,40英畝的廠區內,印度員工火爆抗議公司未按時支付薪資,也並未兌現原先答應的加班費。

一般民眾對印度卡納塔克邦也許不熟悉,但其實它的來頭不小——有印度矽谷之稱的科技重鎮班加羅爾(Bangalore)就位於其內,包括臺積電、研華科技等臺灣科技公司,都在班加羅爾設有據點,緯創也在班加羅爾Peenya工業區擁有一家iPhone組裝廠。

緯創有13年印度經驗 員工暴動讓人大感意外

此次的事主緯創,早於2008年就在印度成立科技服務公司,更是相當早就在印度設廠的電子5哥,除曾與當地通路商Optiemus成立合資工廠外,在卡納塔克也擁有3家獨資的工廠,「印度經驗」可說相當深厚。在暴動發生前,緯創還正積極與印度政府協商擴建廠房、新蓋倉儲的計劃,此刻發生暴動,令業界大感意外。

緯創的那薩普爾廠區2018年才正式成立,主要負責組裝舊款iPhone SE,不過此廠區似乎正為了承接新款iPhone 12、12 Mini訂單而大幅擴張,根據2020年8月印度媒體《新印度快報》報導,緯創計劃將該廠區員工從2000名擴增至10000名,並透過當地仲介大力擴編,為日後的事件埋下伏筆。

暴動發生後,蘋果馬上前往該廠區調查,並在12月19日釋出宣告表示,緯創工廠違反了蘋果《供應商行為準則》(Supplier Code of Conduct),包括未落實工時管理流程、延遲支付部分工人2020年10月、11月的​薪水。蘋果在發給印度媒體的宣告中提及,「我們非常失望,將會立即採取一些措施。」在完成矯正措施前,將會把緯創放在觀察名單內,「緯創將不會從蘋果獲得新業務。」

緯創緊接著出面滅火,除了道歉並解僱印度業務副總,也承認在工時、支付薪資時間與加班費出現問題。然而對於進一步相關處理,一律以「不針對單一客戶發言」迴應。

對於蘋果火速出手,廣發證券海外電子產業首席分析師蒲得宇提出觀察,他表示,蘋果大約從2019年開始逐步加大對勞權、人權、環境保護、節能議題等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相關問題的關注,「供應商要開始配合(蘋果)對相關議題的要求,當然,蘋果也開始懲罰一些違規的供應商。」

供應商準則玩真的 過去重點在衝突礦產

事實上,蘋果早在2005年就推出第一版《供應商行為準則》,但過往的關注重點似乎更多是放在最上游的原料供應商。據蘋果《2020年供應商責任進度報告》資料,自2009至2019年的11年之間,蘋果總共刪除了145家供應商,其中僅22家是「製造商」,其餘123家都是與上游原料相關的冶煉、精煉廠,稽查重點多半放在「衝突礦產」相關情節。

衝突礦產:指在武裝衝突、人權侵害狀況下所開採的礦產。

就連因為「富士康員工連續墜樓」而讓蘋果一度備受責難的2010年,蘋果固然加大力度稽查零元件和組裝供應商的勞動條件,也發現了10家工廠僱用未成年勞工、18家工廠存在「非自願勞動」等情節,但這28家工廠中,僅一家因為僱用多達42位未成年勞工而遭終止合作。至於當年的風暴中心富士康深圳廠區,蘋果在報告中特別用專章說明調查結果,僅強調富士康緊急處理得宜,並未提及任何處分。

對比之下,蘋果20年以來對製造供應商的「斷然處置」就顯得火力十足。除了緯創印度廠暴動後7日即宣佈暫停新業務合作之外,11月上旬,和碩在中國上海及崑山傳有實習生夜間工作、超時工作等狀況,蘋果也立刻宣佈暫停與和碩的新業務合作,當時和碩迴應正配合客戶積極改善,現有的業務不受影響。再往幾個月前看,供應蘋果鏡頭模組的中國業者歐菲光,7月遭美國商務部點名涉用新疆「奴工」,日前傳出已被蘋果踢出供應鏈名單。

今昔相比,蘋果顯然加強對製造商ESG議題的關注力度與懲處速度;細看蘋果的《供應商行為準則》,除了要求勞工必須出於自願工作、不得扣身份證,也對所僱用勞工的年齡、工時有嚴格規範,更要求準時發薪、不得以扣薪作為懲戒措施等種種規定。從蘋果最近1年宣佈針對供應商違規的措施,也看出它確實是玩真的,「廠商除了積極尋求海外生產據點降低成本外,也要多考慮非生產層面的考量。」蒲得宇說。

另方面,從此次緯創事件目前的調查來看,臺灣電子廠過去在旺季依賴中國大量臨時工的盛況,似乎難以完全複製到印度,緯創此次透過中介大力聘用工人,但中介卻延遲支付薪資,就被認為是引起勞資糾紛的導火線之一。

印度除了勞動法規相當複雜之外,臺灣經濟研究院資深分析師邱芳也表示,相較於中國,印度管理難度較高,她舉例,印度勞工不習慣中國的集中式管理,「印度勞動力下班還是希望回到家中,而非住員工宿舍。」另外,印度每個邦除了語言不同,法規、文化也不太一樣。電子業界也指出,緯創在當地的管理階層培養、與政府的溝通,可能有需要加強之處。

供應商的遷徙,是場災難,還是契機?

在蘋果供應商中,從臺積電、大立光到鴻海與和碩等都是臺灣最頂尖的電子業者,高峰時,它們佔臺股三成市值,是臺灣製造業競爭力的關鍵指標。

不同於臺商的移動僅限在組裝廠模式,大陸企業的移動模式如同母雞帶小雞似的。

在印度,跟著組裝廠而來的中國零元件廠,就有3C用鋰電池模組廠,也是iPhone、OPPO、小米等品牌供應商的欣旺達,第一家拿下蘋果金屬機殼訂單的中資企業長盈精密,專攻聲學產品如耳機線材及資料線的瀛通通訊、以及面板廠如京東方、華星光電等。

根據印度中資手機企業協會秘書長楊述成統計,已有150家手機相關的中資企業搶進印度。

國內手機及相關廠商為什麼組團齊力開啟市場?在於看到了印度背後的強勁市場。

印度近年來經濟高速發展,其增長速度遠遠高於世界經濟平均增長速度。印度電子市場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市場之一,預計到2022年將達到4000億美元的營業額,高於2012年的696億美元。到2020年,印度的電子硬體產品總產量估計將達到1040億美元。

除此之外,印度也是僅次於中國的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市場,使用人數雖超過4億3000萬人,但僅佔該國智慧型手機潛在總市場的40-50%而已,成長空間仍大。

一位外資手機品牌廠負責印度的採購說,業內流傳一句話:如果你在印度失敗,差不多就可以關門了。因為在中國市場,手機品牌大勢已定,除了華為、小米、OPPO及vivo,其餘品牌生存空間被嚴重擠壓,這些尋找一線生機的品牌,全都到印度來。

相較之下,太過依賴蘋果的臺灣電子零元件廠,之前因為蘋果一直沒有表態,且十年前將Android手機引進印度的宏達電,也幾乎消失在印度市場,對印度相對陌生。

值得注意的是,這群國內品牌的供應商,有一部分也是蘋果或其他品牌的供應商。例如,被OPPO和vivo帶來印度的供應商,包括合力泰、京東方等,在印度都已打入三星手機供應鏈中。三星也積極探詢手機用震動馬達、鏡頭等零元件在地採購的機會。

過去三十多年來,富士康乘著國內製造業的東風和人口紅利,一路突飛猛進坐上了全球第一大代工廠商的位置。如今,伴隨著中國開始謀求產業轉型及人工等貿易摩擦等不穩定因素,成本上漲,像富士康一類的公司開始將目光投注在了與中國同為世界人口大國的印度,此舉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印度經濟的發展,帶動了印度金融業的發展,網際網路金融、電子支付等也在印度順勢興起。

恰逢印度總理莫迪執政,提出“印度製造”的鴻圖大計,鼓勵製造業發展。於是新一輪的狩獵開始,無論是三星、蘋果等國際大品牌,羽翼漸豐的中國品牌還是印度本土品牌,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20
最新評論
  • 驍龍8s Elite來襲,中端市場的新寵還是性能妥協?全面解析與期待
  • 海外版紅米Note 9 Pro曝光,明年1月5日正式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