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藍芽耳機普及的當下,在通勤路上已經愈發少見到戴著有線耳機的身影。便捷性上當然前者較好,擺脫了有線的限制。不過,在家裡耀哥還是比較喜歡用有線耳機享受音樂。而這次,分享一款百元價位卻敢號稱對標萬元級工藝的有線耳機——HIK S1。

之前體驗過HIK的頭戴耳機以及藍芽耳機,耀哥當時對前者的HIFI級聽感比較認可,至於後者只能說中規中矩,第一次接觸這家的有線耳機,也是目前這個牌子的唯一一款有線耳機,音質上究竟跟藍芽耳機會有什麼分別呢?為此,我特地祭出了吃灰當年的飛利浦MP3進行體驗。

HIK S1採用可雙插針可拔式設計,透過耳機上的0.78mm針口可以根據個人聽歌習慣DIY更換耳機線,或者更換藍芽線變成藍芽耳機。耳機這玩意真是萬物皆可燒,還記得耀哥以前介紹過一款運動藍芽耳機嗎?不同型號的耳塞有著不同聽感作用。

而耳機線也不例外,像平時接觸得比較多、最為便宜的就是銅線。還有的就是諸如無氧銅、鍍銀、純銀甚至金等等,當然某些不厚道的會直接鋁/錫包銅當銀線賣。線材不同,簡單來說在於金屬導電性質不同而影響聲音訊號的傳輸。

HIK S1耳機線採用了編織線設計,有效避免煩人的繞線情況。L型的3.5通用耳機插頭,相對直型頭更確保使用壽命。插針端透過紅、藍兩種顏色的小點分別對應耳腔的R/L字樣來區分左右耳,這裡有個小竅門,通常有線耳機的線控麥會設計在右側,咱們使用的時候就很明顯就知道哪邊是連右耳腔。

接下來看下HIK S1的耳腔造型,在首次開箱過程中,當我看到包裝上的一對耳腔,反光銀HIK字樣在賽璐珞面上猶如夜幕中的繁星一樣明亮,頓時就理解那句:一副耳機的藝術之旅,中的寓意。

HIK S1號稱對標萬元級工藝,其實主要就是其耳腔材質工藝。HIK S1透過高精度紅蠟3D列印技術、多道打磨工序才成功把樹脂材質做成符合人體工學的耳腔造型。

在剔透的耳腔內,若隱若現地可以看到HIK S1裡面的特斯拉同軸雙圈單元結構。雙振膜、雙磁路分頻結構,其實不用戴著試聽,這種8mm振膜+雙動鐵單元組合的有線耳機,無疑起碼會有高保真的聽感效果。

戴感方面,HIK S1採用掛耳式入耳設計,樹脂材質的耳腔即使在這個冬天,剛戴上也能迅速適應雙耳溫度,同時跟耳廓的貼合程度也比較高。

最後說下音質,由於HIK S1是有線耳機,用手機體驗的話我覺得有點對不起它,因此選擇使用MP3來進行。雖然沒有用到索尼、飛傲等高階器材,但手上的這個飛利浦本來也有著不俗的推力,相比於沒有HIFI晶片的手機來說會更好地品味HIK S1。

在體驗過程中,全程使用飛利浦自帶的飛聲音效進行了幾首無損音樂的試聽。

1.戴上耳機播放之前,HIK S1的隔音效果不錯,坐在電腦前也聽不到0.5米內那臺老主機的風扇聲音;

2.在音量低至05(滿音量為31)的情況下,一些細微的樂器聲都能夠清楚聽出,說明HIK S1的聲場還是比較優秀的。當然,如果是千元級的有線耳機,都會有這個效果。但別忘了,HIK S1僅僅是一款300元不到的耳機。

3.低頻方面,其實飛利浦的飛聲音效對愛聽低頻的人來說不太友好。渣一點的耳機聽飛聲的低頻明顯淺得誤以為9.9包郵,鼓點就像老男人一樣就一下子。所幸HIK S1並沒有帶給我老頭的感覺,深潛感總算中上,當然也別指望耳機能挽救飛聲音效的短板。

4.三頻中最滿意的就是HIK S1的人聲表現,拿來聽鍾明秋簡直是絕配了,《似是故人來》的尾音在耳機中表現出悠揚的水準。

5.同樣一曲,HIK S1的高頻調校就有點需要提高了。這首歌拿來聽人聲跟噴麥都很明顯的,如果高頻控制不高,音量很高的情況下噴麥還是比較容易聽出來。不過也是理解的,有線、動鐵、8mm尺寸這幾方面決定了大部分這型別的耳機,如果不手動壓一下高頻的話還是建議裝置約2/3的音量就是最合適來享受音樂。

最後來個總結,對於這款300不到的有線耳機,HIK S1造型設計上沒什麼吐槽的地方,當然對標萬元級人家也只是說材質工藝而已。心裡還是有那點數,幾百元耳機的音質跟萬元級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有一說一,HIK S1的單元給我看到了產品的誠意,耳機這玩意音質調校也佔了相當的分量,反正就是在這個價位中有過之而無不及。

10
最新評論
  • 雙11 神舟放大招,11代i7筆電直降1100?
  • 不愧是全能旗艦!上手Find X2 Pro,用過就回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