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節點回到年初,那時候我裝了一臺粉嫩少女ITX主機作為自己的主力機箱,這款機箱我一開始還是挺喜歡的,但隨著後面的使用體驗,卻只有更糟糕而沒有更糟糕,由於這個粉嫩少女機箱是捆綁電源銷售的,而且是不得不用他的電源,但後面使用過程中電源風扇異響直逼我砸了他,然後我需要經常裝機拆機,一次兩次還好,但是頻率高了後實在是受不了他極其複雜的安裝流程,最後讓我把他退役的主要原因還是塞不下我新買的ROG SRTX RTX3070顯示卡了。
於是我就開始尋找一款新的ITX機箱,首要目標就是能裝入ROG STRIX 3070顯示卡,次要目標就是能裝ATX電源,畢竟SFX電源真的貴,接著是要散熱過得去,最後就是要能裝頂級風冷,CPU散熱限高至少要165MM的,體積不敏感。經過一番尋找,看中了喬思伯新創立的子品牌喬家一物(JONSPLUS)中的i100 PRO機箱,在看機箱介紹時候發現又能裝RTX3090,又能裝頂級風冷,又能裝360水冷,也能裝ATX電源,還是ITX箱子,這不剛剛對上了我全部需求嗎?喬思伯給這個喬家一物(JONSPLUS)品牌強調“一心一物,遵循產品本質”的理念,看著好像挺像一回事,品牌故事我不多說了,咱還是看看這個i100 PRO機箱
一、開箱深度看
外包裝方面也是罕有的採用了全綵盒的形式,一般來說只有廠家重量級產品才會有這種待遇。
開啟包裝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Accessory Box(附件盒),這個附件盒的體積也遠超一般水平,看樣子裡面藏了不少大寶貝。
附件盒內部所有配件一覽,數量上一看還是挺多的。
喬家一物i100 PRO配備的說明書也非常罕見的採用了彩色印刷,而且還有一個小信封裝著,逼格檔次可謂十足。
一盒分類好的螺絲。
一條PCIE3.0的延長線,由於隨著RX6000系列以及RTX3000系列顯示卡的陸續推出,在搭配現有AMD最新平臺時候PCIE4.0也正式鋪開了,不過由於目前市面上還暫時沒有PCIE4.0的延長線,所以在使用最新款顯示卡搭配最新的AMD平臺時候就需要到主機板BIOS把PCIE通道設定為PCIE3.0模式才能正常使用PCIE3.0的延長線,不過現在PCIE3.0的頻寬也足矣滿足目前的顯示卡平臺,因此不會有效能損失的問題,大家可以放心用。因此喬家一物還特地印刷了一張說明書跟PCIE延長線放在了一起。
還有一塊用於切換機箱內部結構模式的後擋板,以及所搭配的防塵網一片。
最後就是這一盒機箱腳墊了。
這次i100 PRO的機箱腳墊還配備了增高墊,要是玩家想要更高的機箱底部增強顯示卡進風量的話可以使用增高墊來加高機箱底部的空間高度。
箱子外形要說的話我的感覺就是一個放大版的喬家一物A4,整體設計語言依然繼承了喬思伯的家族史前後鋁殼中間玻璃的設計語言。側面的玻璃燻黑深度比較高,在常規不開機狀態下是基本看不到機箱內部配件的,這點能給機箱增加不少質感,畢竟機箱內部日常還是有不少線頭的,在未開機或者開機的情況下都能把線頭遮蔽掉。
機箱另一側面也採用了鋼化玻璃,可以根據自己的桌面實際情況來選擇機箱的擺位以及燈光展示,可放在左手邊亦或者放在右手邊,均可以看到硬體的RGB燈光。
前面板的一塊純鋁前面板,相當於一塊空白的畫板,要是大家喜歡的話都可以往上面盡情發揮自己的創意。
而且前面板是可以直接往上提拔即可拆開,在機箱前面這裡還藏了一個硬碟倉。
這個硬碟倉可以安裝一個HDD硬碟或者一個SSD硬碟。
喬家一物i100 PRO三圍尺寸為434.8mm(D)*194mm(W)*306.8(H),放一罐可樂作為參考對比,這個從資料上來看的話就是比喬思伯A4稍微大一點,高度以及長度方面都略微整長了一點。
機箱背面以及內部結構在出廠預設狀態下是傳統的A4結構,也就是一邊是顯示卡倉一邊是電源以及主機板倉,兩邊背靠背的模式。
機箱尾部頂部還有個產品型號銘牌。大家也可以看到這裡也有一個布帶拉手,這個布帶拉手是用來拔出機箱上部的蓋板的。
機箱頂部的蓋板採用了磁吸設計,形狀方面則是格柵條,內部還有X狀的加強筋以此加強頂蓋的強度。
機箱的I/O口在機箱頂部的前側,一個USB3.0以及一個全速Type-C介面,音訊介面比較友好的採用了揚聲器跟麥克風的分離式設計,現在不少新的高階機箱都開始使用二合一的音訊口,一般的耳機需要用二合一轉接線才能正常使用。
機箱底部同樣設有進風口,而且還覆蓋了一塊全面積的防塵網,不過在頂部還有一顆螺絲固定,取下來的時需要扳倒機箱擰螺絲才能側抽出防塵網,所以這裡我勸大家在第一次裝機時候就把這顆螺絲擰掉,省去後面洗防塵網時候的麻煩。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喬家一物I100 PRO依然是屬於垂直風道設計的機箱,也就是傳統的煙囪效應,具體效果如何等下裝機實測就可以知道了。
卸掉兩塊玻璃終於可以看清楚機箱內部的結構了,這熟悉的內部佈局讓人就能一眼看出來這是標準的A4 ITX機箱分倉佈局了。下面就來一點點看看這個內部結構各個部位具體情況。
在顯示卡豎裝的安裝模式下,此時的顯示卡長度最長可以支援到373毫米,像我手上的這張ROG RTX3070這種巨無霸卡都可以輕鬆容納,市面上能在體積上超過這張卡的也應該就一兩張了,所以目前市面上所有3槽厚度以內的頂級非公都可以輕鬆裝入喬家一物I100 PRO內部。
首先是顯示卡倉前部有一個SSD硬碟安裝支架,這個支架一共可以同時安裝下兩塊SSD硬碟。
SSD安裝支架即使是在安裝下顯示卡的情況下依然不會與顯示卡發生衝突。
機箱頂部增加到了3把12釐米風扇位以及2把14釐米的風扇位,也就是說喬家一物I100 PRO是可以支援到一體式360冷排以及一體式280冷排的安裝的。
機箱頂部在安裝水冷時候需要先拆解掉頂部右邊的一塊固定擋板。
然後在機箱外部安裝到冷排的一邊上才可以塞入機箱內部,要是想像以往傳統的衝機箱內部安裝是不行的,機箱內部高度並不允許。
機箱頂部安裝進360冷排後的效果,高度方面剛好不會與任何硬體產生衝突。
機箱底部還設有3個12釐米的風扇安裝位。
機箱背面則是一個電源倉位以及主機板倉,喬家一物I100 PRO這個電源倉可好玩了。喬家一物I100 PRO的電源倉分為了兩部分,一個是頂部的電源固定支架,一個則是下部的理線架,如下圖。這個電源倉可以支援ATX以及SFX的電源,不少玩家看到支援ATX電源應該都在偷偷暗喜了,畢竟現在硬體所需功耗增加了不少,但高功率的SFX電源還是在天價範疇,阻擋了不少想玩ITX機箱的玩家。
左邊的是電源倉上部的電源固定支架,右邊則是理線架支架,可以看到底部挖了兩個出線孔。
電源固定支架已經標配了一個SFX電源的安裝板,在需要安裝ATX電源時候只需要把SFX電源的安裝板拆卸即可安裝ATX電源了。
在安裝如上圖這種18CM的極品大體積低功率電源時候整個電源倉支架可以拉到最大檔距,也就是頂部的電源支架安裝在最高位的固定位置,而底部的理線架則安裝在最低的固定位置以此來收納線材。值得一提的是,在安裝了18CM這種極品電源之後是會犧牲頂部安裝360冷排位置的,並且是無法安裝橫置安裝的長顯示卡的。
而在安裝如圖中安鈦克HCG750W這種14CM短湊電源時候則可以把電源支架往下移動一格來空出頂部的安裝水冷的位置,底部的理線架也可以提高一個檔位剛好把所有線材收納並且擋住。
而在安裝SFX電源時候則是最輕鬆簡單的,不論電源倉上部還是底部都能空出不少的空間來容納大型顯示卡以及水冷。
電源倉隔壁在分倉模式下就是主機板安裝位置了,依舊是傳統的倒置安裝的方式,所以我個人不太喜歡分倉模式下的裝機方案,這時候就需要祭出喬家一物I100 PRO的單倉/分倉可變換設計了,也就是我們開頭提到在配件盒裡面的那塊可更換背板。
在更換機箱內部安裝結構時候需要先把原來的預設分倉背板給拆卸下來,一併拆卸下來的還有下圖的主機板安裝支架。
緊接著要先安裝上單倉結構的背板,大家可以看到這時候主機板的I/O口已經往機箱後部挪後了很多,整個背板區域已經變成了普通機箱的安裝佈局。
熟悉的顯示卡橫置安裝,這時候的單倉安裝方式機箱CPU散熱器高度最高可以達到166MM的限高,這個高度已經可以安裝諸如貓頭鷹D15以及九州風神的阿薩辛3這種頂級旗艦風冷了。並且顯示卡支援長度也依然可以維持在373毫米。箱子到這裡基本看得差不多了,下面就來裝機體驗一把。
二、裝機配置
CPU暫時是銳龍R7 3700X,這段時間銳龍5000系列CPU終於開始出現價格鬆動了,當然除了一直就“不存在”R9 5900X以外,後續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一個適合的時機衝上銳龍5000系列CPU。
主機板是華碩ROG STRIX B550-I GAMING,目前為數不多的頂級B550 ITX主機板。
記憶體是TT的TOUGHRAM RGB 3200 8G*2。
既然這次的喬家一物I100 PRO說能裝入頂級風冷,那我是肯定要試試是不是真的能裝進去,或者裝進去的時候會不會少把風扇什麼的,所以我還特地買了個九州風神的阿薩辛3頂級風冷。
散熱器頂部的鰭片為鏡面設計,黑色的頂蓋同樣也有經過鏡面處理,搭配上側透機箱觀感一流。
阿薩辛III使用了7根6mm的新型燒結熱管,利用更大的管內表面積增強導熱效率。
阿薩辛3的整個散熱器本體都經過了鍍鎳處理,能夠有效增強抗氧化能力,一般的散熱器大家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往往都會變得色澤暗啞,這就是因為散熱器的鰭片都已經氧化了導致的。
散熱鰭片與熱管之間採用了迴流焊工藝,以此來增強散熱能效。
阿薩辛3搭載的兩枚TF-140S風扇,採用了雙層扇葉的設計,能夠獲得更大的風量。
散熱器底部用的是0.1mm微凸紫銅底座,這樣的微凸處理可以增加與CPU表面的接觸面積,能夠加大吸收熱量的能力。並且可以看到銅底與熱管之間也採用了迴流焊工藝。
機箱風扇選用了一套九州風神的魔影CF120PLUS風扇。
魔影CF120PLUS的扇葉採用了明顯的水波紋設計,這個設計我在另外一家專門做靜音產品的廠家上見過,這種水波紋設計是的確能夠減少風噪的產生,並且產生的風壓以及風量更強。魔影CF120PLUS的光圈有兩層,中間扇葉發光是肯定標配的。
側面也可以看到光圈的存在,恰好用來做喬家一物I100 PRO的機箱頂部風扇。
這卡的體積用來檢測各種機箱的相容性實在是再好不過了。
由於RTX3000系列功耗猛增了不少,特別是瞬間功耗,因此我還是把我的電源升級到了安鈦克的HCG750W,由於我搭配的銳龍R7 3700X,或者是後續的銳龍5000系列功耗還算不上很離譜,所以沒有上到更高的850W電源。HCG系列的電源全部都支援十年換新的質保,雖說現在提供十年換新質保電源也有不少,不過在HCG這個價位應該目前還是隻有HCG一個能提供十年換新的售後服務。
HCG750依然在14CM的短小身材裡面提供了高達750W的功率。
HCG750內部結構是全橋LLC諧振+主動式FPC+同步整流+DC-DC,電容方面全部採用了日系電容,單路+12V輸出電流可以達到62W也就是接近750W的功率,用來應付RTX3070以及R7 3700X這種搭配是完全足夠的。
顯示卡電源線的走位真的完美,唯一的煩惱也不怕了。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我的ROG RTX3070是2.9槽顯示卡,直接擠壓了機箱底部的安裝風扇空間,所以我機箱底部並沒有安排上風扇。
最後把機箱頂部的風扇位補全裝機到這裡也就大功告成了。
四、亮機展示
記憶體的RGB燈光夾縫中生存。
這個玻璃燻黑程度實在是太深,相機比較難排出燈光。
五、溫度測試
關於這款箱子的散熱能力如何,相信也是大家最為關心,畢竟喬思伯A4這款箱子在之前的散熱表現並沒有令大家都滿意,那麼i100 PRO的表現如何呢?我做了個簡單的雙烤測試,在烤機一段時間後,CPU溫度來到了67°C,核心溫度來到了78°C,CPU溫度表現還行,但不算亮眼,只能說是正常水平範圍;反觀顯示卡就有點驚人了,應該得益於顯示卡可以直接吸入機箱底部的冷空氣原因,烤機溫度竟然僅僅為58°C,比我裸平臺烤機的溫度還低,非常的牛,這也應該是得益於機箱的垂直風道,顯示卡一吸,機箱頂部風扇一排,就形成了現在這種極低溫度的表現,不過這樣遭殃的也是CPU散熱,CPU散熱器應該是吸入過多的顯示卡廢熱導致溫度並不太好看,如果換成360水冷的話可能會得到有效解決。
總結
總的來說,喬家一物i100 PRO玩下來的給我印象就是我終於可以全部都要了,無需做選擇題了,不論是360冷排、頂級風冷、頂級非公顯示卡、ATX電源,我這次終於可以一次性裝入一個ITX機箱內部了,而不是說要了這樣,那樣就不能要,而且裝機體驗乾脆利落,配件基本一步到位,不用多種姿勢變換才能放入,也不用過多考慮安裝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