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久未上新的AUGLAMOUR徠聲,於2020年11月下旬釋出了一款定位較高階的1圈1鐵耳機RT-5

日本市場11月24日預熱,27號釋出,售價接近9,000日元。國內似乎還要再等下。

RT-5為混合驅動設計,內建Knowles BA驅動器“RAF-32873”和一顆φ10mm鈦塗層複合膜片的動態驅動器。據說這種聲音“結合了中高頻的精緻和透明感以及低頻的氣勢”。

外殼(內腔體)由德國制醫用樹脂經3D列印精確製成,實現了光滑、柔和,且抗過敏的效果。面板(外腔體)使用鋁鎂合金CNC加工成型。左右顏色不同,分別是紅色和藍色。

附帶一條8芯鍍銀無氧銅線纜以實現高質量的訊號傳輸,並傳遞更清晰、優美的音色。

可拆卸式設計,2Pin 0.78mm規格。

頻寬為15Hz-40kHz,阻抗為13.6Ω,靈敏度為112.6dB。總重量約為31克。兩型別共6對S/M/L尺寸矽質耳套。

RT-5的包裝較大,圖為盒子正面

反面

所有配件如圖。

收納包很大,裡面有網兜,可收納全部耳套。材質的硬度,總體容量,細節設計都是奔著實用去的。

線夾可有可無。耳套品質較好。其中小孔徑耳套對應著均衡調音,較大孔徑的對應著通透。

本體

插頭、線身、分線器的實物質感優秀,賞心悅目。

線身也挺柔軟,視覺上的檔次感也不低。略遺憾的是沒有束線器,這感覺就像一件襯衫少了領子上的紐扣一樣。

實物做工近乎完美。

與類似價位類定製耳機的區別是“徠聲RT-5個頭更大”,而通常情況下,個頭越大,音質也容易越好。

這按說也是RT-5的隱蔽競爭力所在。

我覺得RT-5也是徠聲迄今所推出的最大型耳機。

它的“大”特別體現在內側,外側可能還不夠顯眼。

內側比較有震撼力。

RT-5鋁鎂合金CNC面板或是對上一代RT-3(799元)的工藝延續。

其實物的質地、色澤可明顯提升人的佩戴顏值。

徠聲這牌子一向擅長設計,從幾十元到幾百元都能做出明顯超越行業審美的外觀。

面對這種特別有型的產品,常人恐怕難以抵擋。

佩戴:總體很好。但我的右耳在佩戴時需要對耳掛部位多點調整,左耳沒問題。一旦戴好,其穩定性、舒適性都會很好。但若插的過深,可能會有漲感。

隔音:中規中矩,在類定製耳機裡面差不多是常規水平。

聽診器效應:存在。不太活動的話,也算能接受。

易推性:算是好推的耳機,和一些手機配塞比也差不多,但靈敏度在目前的有線產品中不算非常高的,有時可能需要你開更大一些的音量。

日常搭配:手機+耳放線,千元級播放器、IPAD、手機+藍芽耳放都可以。

聲音:

能隱隱感到是圈鐵耳機,這可能源自RT-5全頻稍偏硬的線條,而近似價位的動圈耳機,線上條感上,普遍柔順、Q彈。

對比TFZ LIV3,同響度、同音樂下,兩者展現出不太一樣的聽感。TFZ LIVE 3明顯活躍,砰砰咚咚的,從低音到高音都在“竭力表現力量”,就像陳粒那首《易燃易爆炸》。

LIVE 3低音渾厚下潛也夠深,人聲距離近,舔臉,高音明亮,時不時刺激。給人一種火焰趴臉的感覺。

素質層面,LIVE 3除了兩端控制力稍失控,其餘頻段在它這個價位段按說都沒啥毛病。若純以聽感角度談,它的韻味和節奏感都非常不錯,即在耐聽和略刺激上做到了比較不錯的平衡。

至於RT-5,在LIVE 3面前,它不太會有濃郁、熾熱的感覺。但若不對比,它的感官刺激也不算少,但更多的是源自其飽滿凝聚的中頻能量(密度與厚度)

RT-5的低頻量感適度,這明顯有別於LIVE 3近乎無止境的低音轟擊,合適的低音比例,也留給中低音到中高音更多的表現空間。

RT-5的人聲距離相對更合適,橫向聲場也有更出彩的表現,好於LIVE 3過於內收的顱內結像,已經有些許擴散感,聽著會舒適和放鬆(刺激感降低)。

聽感上,徠聲RT-5像是集合了猛烈與內斂兩種特質,猶如一團火焰被緊緊握在拳頭裡。這種隱忍的力量感,我之前很少感受到,很特別。

RT-5的密度感在500元左右價格區間上屬於水準很高的那個,但線條感略偏硬,可能會影響某些音樂的“味道”呈現。

總結:徠聲RT-5的包裝、配件、外觀設計,佩戴和音質,在截至發稿日的HIFI圈中端價格帶上,沒得挑。也已經有了些“出色”的苗頭,這很不容易。但調音(聽感)完成度還沒有達到我認為的“很高”,更多的是“某些核心素質”的過硬,這算是唯一的小遺憾。

15
  • 雙11 神舟放大招,11代i7筆電直降1100?
  • OPPO Reno5 Pro+正式釋出:驍龍865處理器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