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如題,在2020年的結尾我們回首看這一年大部分新手機,幾乎都是5G和高刷手機,但是大家似乎也看到了手機重量在不斷加重,手感似乎也是離越來越遠!

從19年的一加7pro開啟了高刷螢幕的開始,自此以後幾乎所有的旗艦機型都開始搭載上了90甚至120的高刷螢幕,經歷一年的發展現在我們幾乎可以用1199元的價格買到120hz螢幕以及30W快充的5G手機,但是在我們享受著這些便利的同時,有沒有想過我們因此失去了什麼呢?

首先就是續航,雖然大家都知道續航是許多因素有關;但是縱觀今年無論是華為還是小米又或者VO兩大廠,上了5G和高刷的手機續航往往比去年上一代的手機差了不少。就拿大家比較熟悉的oppo find x2系列來說,今年上了2k和120這一部在今年幾乎沒什麼缺點的手機續航成為了最大的缺點,幾乎成為這一部手機最大的詬病了!

其二就是重量,廠商都知道今年為了續航和體驗所以在新手機上都是加大了電池容量,所以必不可免的重量和厚度成為了一部分不願意換新機的理由。而因為重量導致的另外一個不是缺點但是又是缺點的方面就是質感和手感,今年的小米10系列以及小米10至尊版又或者是華為mate40系列的寬機身,大家都能從身上看到一些東西,質感在保證效能和續航的同時真的退步了。

當然了也有輕薄+高刷5G的手機,在藍綠廠的Reno/x系列,這些手機得益於驍龍765G低功耗又或者靠著天機720的手機,雖然續航和輕薄得兼但是效能或者拍照又成了一個遺憾。

還有就是散熱,今年的高性價比天機1000+晶片讓那些想體驗旗艦效能缺沒多少預算的朋友看上了,但是其恐怖的發熱讓大家擔驚受怕。紅米k30至尊用上了一大堆散熱材料才能堪堪壓住,至於X70Pro和續航和散熱最尿崩的iqooz1就別提了。雖然865最佳化不錯,但是打遊戲的時候能明顯感覺到溫度上升,哪怕是我手上專門為遊戲而生的黑鯊3,在一大堆散熱堆疊下開啟遊戲還是明顯的燙手。

最後一個也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原因就是價格,大家似乎發現了今年的手機價格一水的上升,哪怕是價效比出身的小米10系列起售價都到了3999,對比去年直接漲了700元,為了上高刷螢幕和5G大部分的低端機在別的地方做了許多的捨棄,比如鏡頭的閹割長焦的缺失,價效比的米10和ace2也是有些湊數鏡頭,而且今年也各大廠商也是出了pro+或者Ultra這些手機來打差異牌,而且效果很不錯。

當然了瑕不掩疵,我們得感謝科技的進步,5G的高網速和高刷螢幕的方便讓我們改善了日常體驗或許明年的旗艦機型會用上百瓦的快衝以及屏下攝像頭,還有希望旗艦機型能取消湊數的鏡頭,當然了希望價格能降下來雖然這是不可能的事,但是這也是大家的希望不是嗎?

33
最新評論
  • 驍龍8s Elite來襲,中端市場的新寵還是性能妥協?全面解析與期待
  • 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