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點:
1.設計素雅簡約,做工優秀;
2.多種輸入方式,玩法豐富;
3.音質出色,低音澎湃;
4.內建SoundBlaster音效卡,支援虛擬環繞音效;
5.支援Clear Dialogue對白增強技術,人聲清晰。
缺點:
1.迴音壁仍舊較短,搭配大屏電視會顯得不協調。
2.藍芽播放僅支援SBC。
去年上市的創新Creative Stage 2.1聲道迴音壁因為其超高的價效比收到了國內外消費者的很多好評。不過也有一些吐槽的聲音,主要就集中在其藍芽模組(BT2.1+EDR)的選擇上。創新在今年釋出的Stage V2相對於第一代Stage帶來了非常多的升級,除了眾望所歸的藍芽5.0之外,這款迴音壁還內建了創新自家的SoundBlaster音效卡,支援Clear Dialogue人聲增強技術,並支援模擬環繞音效。那麼這些升級是否值得我們普通消費者買單呢?看完這篇評測,我想你會找到答案。
包裝樸實無華,配件還算豐富Stage V2的包裝延續了創新音箱類產品一向的風格:白色盒身,正面產品縮圖和賣點介紹,背面多國語言的簡介。
除了迴音壁和低音炮之外,配件還包括:紅外遙控器、電源線、3.5mm AUX音訊線、USB A-C音訊線。此外,還有隨機的使用說明、三包憑證、全球保修卡和
相比第一代產品,Stage V2的迴音壁長度有明顯增加,達到了68cm(一代是55cm)。
但是縱觀整個迴音壁市場,它仍舊算是小個頭。相比之下,上圖中的小米電視迴音壁的長度為83cm,而Vifa Stockholm的長度則是110cm。
而設計方面,Stage V2延續了第一代的極簡風格。迴音壁的正前方有兩個全頻喇叭,分別負責左右聲道的聲音輸出。中間有一塊LED顯示屏,主要用於顯示模式和檔位,但因為顯示屏尺寸很小,僅能顯示兩個字母或者數字,喇叭和顯示屏都被外層的金屬網保護了起來。
金屬濾網左側有一個立體的Creative品牌Logo,看起來非常別緻。
迴音壁的頂部採用了鋼琴烤漆的鏡面拋光工藝,增加了產品的高檔感。
機身的背面有非常豐富的介面,並分成了兩組。左側有1個USB-C音訊介面,1個3.5mm的AUX音訊線介面,以及1個HDMI(ARC)介面。
右側部分有一個Optical光纖音訊介面,一個連線低音炮的SUB介面,和一個電源介面。
底部有兩個橡膠的支腳,其有較大的摩擦力。不但可以將回音壁固定在桌面,即使大音量播放時也不會發生位移,還能抵消部分與桌面之間的共振。
當然,迴音壁的背面還有兩個掛孔,方便使用者將回音壁掛在牆上,以節約桌面的空間。
標配的低音炮尺寸為42.3 x 11.6 x 25cm,不足12cm的厚度讓它看起來更像是一臺輕薄的PC主機。其外殼採用了低調的啞光工藝,不容易在使用中產生刮痕。
機身的正面下方有一個倒相孔。
而上方同樣是”Creative”的品牌Logo。
機身側面則有一個5.25英寸,且功率高達40W的低音喇叭。
低音炮沒有獨立的電源插頭,其背面下方有一根固定的線纜可以直接與迴音壁連線,實現電能和音訊的傳輸。
Stage V2整套系統的做工精緻。外殼的表面沒有明顯的開模線,結合處也嚴絲合縫,無任何的膠刺。當然,和全金屬機身的SONOS Playbase,或者採用了Kvadrat織物面料的Vifa Stockholm這類高階聲吧相比,Stage V2的設計感和總體做工肯定還是遜色不少。
創新對Stage V2隨機標配的遙控器也做了重新設計,將原遙控器繁多的按鍵做了整合,並且表面用了金屬拉絲的紋理作為裝飾,看起來更加高檔。
系統搭建容易,連線方法多樣和第一代產品一樣,Stage V2的系統搭建相當容易,僅需兩步:1)將低音炮上連線到迴音壁,2)將回音壁連線到電源即可。如果不需要低音炮,也可以直接將回音壁連線到電源。
這款迴音壁產品有及其強大的擴充套件性。首先,它和很多其它迴音壁一樣,擁有光纖、AUX介面和HDMI ARC介面,可以直連PC、電視機、遊戲機、機頂盒等前端裝置。
除此之外,因為內建了SoundBalster音效卡,Stage V2 還支援透過USB線連線到前端,支援對數字音訊訊號進行處理。
Stage V2迴音壁機身上的按鍵較少,僅能支援開關機、輸入模式切換、藍芽配對和音量操控,使用者需要透過遙控器來進行包括切換EQ模式、調整低頻/高頻量感、切換曲目(藍芽或USB播放時)、開啟環繞音效,開啟人聲增強等更為複雜的控制。音量可以支援35級(1→35)的調節。通常情況下,15級以上聲音就已經比較大了,25級以上便可以填滿一箇中小型的客廳。
幾種輸入模式並沒有預設優先順序的排序。如果迴音壁選定了藍芽(BT)輸入模式,那麼即使透過光纖、AUX音訊線或者USB線連線到前端,播放內容時迴音壁也是不會發出聲音的,需要手動切換到相應地模式輸入才行。
使用者還可以透過遙控器調節高頻、低頻的量感(各11級調節,-5→+5),以找到自己所偏好的聲音呈現。
人聲提升明顯,使用場景更加豐富雖然第一代Stage的音質方面在同價位產品中已經算非常優秀,但是其V型調音風格對於人聲的呈現卻不那麼盡如人意,因此Jupit3r在一年多的使用中很少裡連線藍芽來放歌。Stage V2不但在喇叭上進行了升級,還支援Clear Dialogue音訊處理技術,開啟後可以極大地提升人聲的清晰度。如果說一代Stage所發出來的是比較明顯的2.1迴音壁組合的聲音,那麼Stage V2的整個聲音呈現就更接近一對書架音箱:細節豐富,解析力強,且三頻均衡,沒有任何一個頻段的聲音被過分地誇大。
低頻
因為低音炮的加入,Stage V2的低頻量感顯然要大於同價位的單體迴音壁,或者是2.0聲道組合音箱。相比第一代的Stage,Stage V2在極大聲壓下播放時,低頻的解析有比較顯著的提升,但是總體的量感和下潛的深度則沒有明顯差異。在玩遊戲和觀看電影時,可以塑造比較不錯的氛圍感。聽歌時,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音樂風格來調整低頻的量感。在呈現Hip-hop這一類突出低頻的音樂時,將Stage V2的低頻開滿反而會導致其他頻段的細節被吞噬,通常Jupit3r的選擇是用遙控板將低頻的值調整到0或者負數,以獲得更加悅耳的音樂。
中頻
Stage V2給Jupit3r最大的驚喜就是其中頻的表現,不但解析相對於第一代產品有極大的提升,細節能得到更加充分的還原,層次感也更加豐富。在聽單依純版本的《永不失聯的愛》時,她溫暖甜美的聲音被得到了恰如其份的呈現,清晰且自然流暢,完全沒有了用第一代Stage播放時的那種渾濁感。開啟Dialogue音效後,人聲被調整得更加的靠前,而且齒音有所增加。女聲聽起來會有更加明顯的穿透力。不過,Dialogue音效在呈現如Hinder, Johnny Cash這類低沉男嗓時往往有適得其反的效果,因為齒音的增加會導致厚度被明顯削弱,嗓音中本應有的性感不能得到合理地展現。
高頻
Stage V2的高頻清晰、明亮、通透,有相當不錯的爆發力。不過和第一代產品一樣,高頻同樣存在乾澀的問題,而且愈往高頻上段的部分延伸,這種乾澀就會愈發明顯。鋼琴、吉他的聲音都伴隨著清晰的回彈和自然的共振,更高頻段的小提琴、長笛、三角鐵的聲音能輕易從整個編制中穿透出來,不過偶爾聽起來會多了一絲尖銳,不算特別悅耳。
音效
Stage V2相對於Stage的另一項重大升級就是加入了環繞音效,使用的並非Dolby或者DTS的方案,而是創新自家的虛擬環繞音效技術,使用者可以透過遙控器一鍵開啟。環繞音效會將部分背景音提前,讓人聲和主樂器的聲音變得更加分散,觀看動作片時通常可以讓人感覺更加身臨其境,但是聽音樂時我往往不會開啟這種音效。Dialogue(對白)模式通常都可以讓人聲變得更加的清晰,不過具體的效果仍舊取決於原編制的混音效果。
聲場
因為迴音壁的加長,兩個全頻喇叭的距離更大,Stage V2的橫向聲場有一定程度地加大,但仍舊無法和SONOS Playbase這類高階的電視音箱相提並論。好在,這款迴音壁在縱向聲場上有較為理想的深度,且整個聲場的形狀也比較完整,人聲和各種樂器之間有明顯的分離,也有較為清晰的位置。
使用距離
值得一提的是,Stage V2在距離使用者1-2.5米的位置,會帶來最佳的聽感。過近的距離下試聽時,低頻會顯得有些過多,且高頻上段會有一些不自然的拔高效應;而在過遠的距離試聽時,聲音聽起來則會有些分散,方向性也會變弱。此時我們通常會試圖透過增加音量來提升聲音的密度,但是這樣一來細節會顯得更加凌亂。當然,具體的聽感仍舊取決於房間牆面以及傢俱的格局所帶來的回聲效果,不過總的來說,Jupit3r會覺得Stage V2更適合在臥室或者中小型的客廳內使用。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瞭解這款音箱的聲音表現,Jupit3r也做了一小段影片,對比創新Stage V2,小米迴音壁和SONOS Playbase在播放電影時的音效表現,大家可以自己感受一下。
- 賞心悅目,iQOO 11ProPlus曝光,這才是真香機
- 雙11選摺疊屏的看過來!鉸鏈、系統水平很重要,這三款入手正當時
- 雷軍這次“不講武德”,發佈三個月全系直降300元,E5屏+徠卡三攝
- 《白月光他人設崩了》,為了自救,這白月光我不當了
- 蘋果 iPhone 14 Pro / Max“賣爆”,鴻海富士康成最大受惠者
- 2000以內必選12+256GB,從配置和綜合體驗角度考慮,非它莫屬!
- 如何提升生活中幸福感?這五個提高生活幸福感的家居一定不能錯過
- 20歲小夥花26萬彩禮娶回小3歲妻子,4年後妻子嫌他窮,交了新男友
- 又一折疊屏領域的重磅殺手——vivo X Fold 來襲
- 滿足年輕人的用機需求,vivo S15 Pro影像性能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