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QPAD的老玩家應該有發現,它的滑鼠在外形設計上一直比較“保守”,從OM755K8K再到DX-20/30基本上一脈相承,都是簡潔圓潤的造型。同為老牌的賽睿、冰豹的風格都在經歷變化,它還在延續著老式電競滑鼠的風格,一直專注的在做手感。DX-30E是DX-30的減配版,主打價效比和操控,也是最早邁入不打孔輕量化的電競滑鼠之一,比雷蛇毒蝰更早。雖然品牌流量不大但DX-30E還不錯,不久前推出了一個新版本叫“碳貝”。
DX-30E造型樸實無華(除了變色塗裝),加上一體式按鍵的分叉設計、流暢的機身線條,一板一眼都是過去經典遊戲滑鼠的影子。滑鼠三維為125*68*39mm,重約75g,標準的中等尺寸,延續著DX-30極佳的右手人體工學設計,可在FPS、MOBA和RPG等多種操作風格的遊戲中找到平衡。
DX-30E的最高點為39mm偏左側,滑鼠兩側內收的腰線弧度很明顯,讓它和手掌貼合度(接觸面大)更高,尤其是趴握手法會感覺很舒適。根據統計,一般經典的純右手滑鼠的高度多為40mm以上,比如蝰蛇(43mm)、EC-1(43mm)和IE PRO(43mm),而新派純右手設計趨勢則是逐步降低以提高穩定性,比如巴塞利斯(42mm)、G502(40mm)等。而DX-30E的39mm制高點基本上是許多對稱滑鼠的高度,細小的改動能讓滑鼠重心再降一點,高速移動時平穩度更好一些。另外,它身上看不到其它滑鼠的影子,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原創手型設計。
沒什麼設計感的4、5側鍵,但操作便捷、手感出色。
DX-30E的碳貝版包含兩個意思,“碳”指的是碳纖維紋理的表面蝕紋工藝,當時這種蝕紋在滑鼠上也是頭一次見到,它覆蓋在按鍵上蓋之外的機身表面,改善質感和個性同時,防滑效果也不錯,而且比較耐髒;“貝”,指的則是按鍵上蓋表面的仿生設計,覆蓋著類似貝殼生物變色效果的塗層。
DX-30E碳貝採用一體式按鍵,配獨立中島(滾輪、DPI鍵),表面碳纖維紋理和QPAD脊式滾輪皮圈讓這個滑鼠鼻樑看起來很精神。
DX-30E的前臉較低,介於傳統右手滑鼠和對稱滑鼠之間。按鍵搭配歐姆龍50M微動,雖然不是分體式,但實際點選乾脆且噪音不大,行程較低迴彈果斷,和DX-30基本一樣,雖然是一體式但按壓調校沒什麼問題。此外,滾輪也特別出色,採用行業口碑極好的日本ALPS滾輪,齒感細膩清晰,前後滾動流暢且手感一致,而且噪音很低。
此外,為避免激烈遊戲中誤按DPI鍵,DPI按鍵結構做了下沉,同時鍵帽和鼻樑一樣改為弧形內凹結構,很細心。
DX-30E採用的原相PMW3389引擎,最高16000DPI、400IPS和50G加速度,效能無需擔心。還有個特別的地方,它只是大、小兩種規格的腳貼(小腳貼需另購),大腳貼穩,適合FPS及精準型的操作,小腳貼靈活,適合MOBARTS等速度型操作,玩家可根據自己的遊戲和操作習慣進行選擇。
再說說這個碳貝的塗裝工藝,它是一種滑鼠MOD玩法,最早源自高檔汽車的塗裝,俗稱變色龍漆,隨著光線折射角度不同,一般在2~3種顏色之間變化。根據官方介紹,DX-30E碳貝最多能實現5種轉色效果,分別為綠、藍、紫、紅、黃,看似小小的滑鼠其實表面工藝比跑車更加極致。翻翻本文中各個角度的圖,看你能看出幾種顏色?復古風的滑鼠,傳統的MOD噴塗,DX-30E碳貝更有自己的獨特魅力了。
從外形設計和表面噴塗工藝來看,DX-30E屬於復古風格的個性MOD版本,與市場上量產的遊戲滑鼠風格迥異,並且由官方推出而非第三方MOD,質保依然有效。值得一提的是,這種中等尺寸、低重心的右手滑鼠不多,就實際體驗而言,DX-30E握感自然舒適,抗疲勞比對稱滑鼠更好,平穩性比多數右手滑鼠強,加上效能配置也沒什麼短板,是一款能給玩家長時間穩定輸出的實用型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