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如果對比一下Intel和AMD的主機板,我們就會發現AMD在中低端主機板的開放性上做得遠遠比Intel好,即使是價格相對便宜的B系列主機板,也開放了記憶體和處理器的超頻。所以現在很多使用者在購買AMD處理器的時候,都願意搭配B550主機板,不一定非要購買價格更貴的X570主機板,甚至一些廠商加強了B550主機板的做工和功能,以一個超高的定價進行銷售。
反觀Intel,無論處理器還是主機板,高中低端產品的差異都比較大。特別是主機板部分,越往下不但功能更少,同時在超頻部分基本也完全鎖死,比如Intel自己的B系列主機板不但不能超處理器倍頻,同時記憶體超頻也沒有開放,這使得除了大多數DIY使用者,幾乎沒有人願意購買Intel的中低端主機板。
不過現在AMD如此強勢,Intel勢必也要做出一些改變。Intel在即將釋出的下一代晶片組中,B560晶片組就開放了記憶體超頻,可以開啟XMP,也應該可以讓使用者自己手動調整記憶體頻率了。不得不說,這的確算是AMD逼得Intel做出改變。
Intel將於下月的CES大展上釋出Z590、B560兩款主機板,搭配Rocket Lake 11代酷睿桌面處理器,Z590肯定可以支援處理器和記憶體的超頻,而B560則會在主流檔次上,第一次開放對於記憶體超頻的支援。考慮到Intel處理器的IMC體質一向較好,所以屆時高頻以及體質好的記憶體,終於也能在Intel的中端主機板上大展拳腳了!
不過要注意的是,B560主機板雖然會開放記憶體超頻,但是處理器依然不能超頻,所以這款主機板現在倒是很適合搭配不帶K字尾的Intel處理器。當然,像PCI-E 4.0這樣的功能相信是不會缺席的。
當然對於新一代Intel處理器和主機板,還是有相當多的使用者感到猶豫,雖然這一代處理器的單核效能的確又有不小的提升,但是看起來似乎效能還是無法追上AMD的Ryzen 5000處理器,再加上下一代酷睿處理器又要換介面和主機板,所以除了十代酷睿使用者的正常升級外,到底有多少人還願意選擇Intel則是一個疑問。
不過Intel也不是沒有自己的優勢,目前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一共也只有四款產品,還經常處於缺貨狀態。Intel十一代酷睿桌面處理器雖然還是14nm晶片,但好歹是Intel自己生產,估計不存在缺貨的可能;另外Intel的產品線一向比較齊全,如果屆時能推出更多型號和定位的產品,特別是主流和入門處理器,那的確可以在中低端市場上繼續鞏固自己的地位。
另外不得不說的是,相比現在AMD的處理器,Intel同檔次處理器在價格方面還是有一定優勢。以往AMD慣用的價效比手段,現在Intel不得不撿了起來,只能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了……不過在中高階部分,估計AMD還能繼續在市面上攻城拔寨,而中低端部分,AMD或許想依靠APU了。在CES大展上我們也許能得到答案。
相關內容
- 2017年裝機選Intel還是AMD?
- 想要一個近年來最新的組裝機配置單,AMD和Intel都可以,有哪些推薦?
- 為什麼AMD要選擇支援Intel AVX?
- amd和intel差距在哪裡?
- Intel Celeron N4100與AMD Ryzen5300U哪個好?
- Intel和AMD是自己做CPU自己賣嗎?
- 3500元組裝電腦用AMD還是INTEL?為什麼?
- 個人攝影師常用ps和LR,i7以下的cpu有什麼好的選擇嘛,intel還是amd?
- Intel處理器和AMD處理器最直接的差別在什麼地方?各自負責哪方面的技術?你覺得哪個處理器的潛力更大?
- 預算2800元以內,一臺AMD和Intel的遊戲電腦你會怎麼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