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2020年手機圈可以說發生了很多有趣且生動的事情,也帶火了很多新名詞,比如120Hz高刷屏、鐳射雷達、打孔屏、120W快充、LPDDR5記憶體、UFS3.1快閃記憶體等等,這些新生詞彙的誕生,一方面讓消費者感受到了科技的進步,手機越做越好了,另外一方面也成為了不少廠商的營銷套路,今天我們就分享四個買手機時容易陷入的“圈套”,看完之後相信很多人都會喊後悔知道得太晚了,看看你中了幾個?

1、重新整理率越高,流暢度越好?

很多粉絲網友都問過這樣的問題,買手機一定要有高重新整理率模式,因為高重新整理率的手機流暢度會更好,這其實是一種誤解了,說實話,影響手機流暢度的核心配置還是晶片,舉個簡單的例子,同樣售價2500多的iPhone SE2雖然沒有高刷,但是其流暢度並不會輸給有高刷的華為暢享20plus,OPPO Reno5等機型,因為晶片的效能差距明顯,高刷可以提升流暢度,但這個流暢度提升也是有一定限度的。晶片不行,重新整理率再高也只是噱頭。

2、一定要買畫素高的,畫素越高,鏡頭越多,拍照越好?

很多安卓廠商都喜歡在相機硬體上堆料,上什麼4800萬AI三攝,6400萬AI四攝,1一億畫素AI四攝等等,從引數上看,噱頭味道滿滿,比如紅米Note9Pro的主要賣點就是一億畫素主攝。不少人誤以為是畫素越高,鏡頭越多,拍照就越好。手機並非如此,手機的拍照是很複雜的一個工程,不僅僅要看硬體,還要看軟體調教,比如iPhone12的後置1200萬AI雙攝就掉到一大波同價位的4800萬四攝乃至5000萬四攝競品。相對來說,與其看畫素高低,不如多看看這款手機的感測器光圈值多少,是否有光學防抖更加可靠。

3、電池容量低於4000的都不值得買?

由於5G手機有更高的功耗,不少人選擇手機時都會優先選擇大容量電池的手機,因此不少人覺得買手機電池容量低於4000毫安不值得買了,其實這是更大的誤解了。誠然,電池容量大確實可以帶來更好的續航時間,不過也是相對的,續航時間長短和功耗關係很大,舉個簡單的例子,某些手機整體功耗為3W,標配4200毫安大電池,而某些手機功耗僅1.5W,標配2800毫安大電池,顯然後者的續航不會輸給前者。這也是為什麼某些iPhone手機比大電池的安卓機續航還有久的核心原因。

4、充電功率越高充電越快!

目前,很多廠商都在普及高功率快充,比如華為的66W有線和50W無線充電,小米的120W快充,OPPO的65W快充,從引數上看,很多人會認為充電功率越高,充電速度越快,實際並非如此,畢竟每個廠商的充電方案不同,這個充電功率只是充電時的極限功率,一般的手機都會有涓流充電模式(低功率充電),因為不可能一直都是極限功率充電模式,因為安全隱患大。如果極限充電功率時長偏長,涓流充電模式偏短,充電效率就高,相反的,如果極限充電功率時長偏短,涓流充電模式偏長,充電效率相對較差,33W快充充電時長不一定輸給40W快充,就是這個道理。

總之,手機作為消耗品,不能只看引數,實際體驗更加重要,這也是為什麼華為、蘋果都某些手機引數並不算好,但是依舊暢銷的核心原因。因為體驗才是最重要的,對於以上四個容易陷入的“圈套”,你中過幾個呢?一起來聊聊!

6
最新評論
  • 雙11 神舟放大招,11代i7筆電直降1100?
  • Note9Pro勁敵,8+128GB,從1998跌至1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