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1已經在昨晚釋出(12月28日),新機賣點簡單粗暴,但難以抵擋:驍龍888首秀、2K屏、3999元。在詳細評測出來前,我們先在圖賞,看看新機的包裝配件和外觀細節。
環保與包裝
小米用充電頭搞了一波先抑後揚的宣傳,雖有炒作之嫌,但既嘲諷了蘋果的假環保,也給國產廠商開了個好頭。
標準版和套裝版同價的情況下,套裝版註定更加難搶,估計很多使用者會因為沒貨而“被迫環保”選擇標準版,成功分流√。

以環保的名義,我們首次無聊地測量了包裝盒重量。小米11包裝盒,紙質部分145g;體積更小的iPhone 12 Pro Max包裝盒,反而165g。世人真的很難猜測,蘋果究竟是不是環保企業。
小米不環保地配送銀離子抑菌的矽膠殼和出廠貼膜。矽膠殼四角有凸起,偏薄,用料和小米10 Pro與小米10 Ultra的出廠殼差距明顯。
另外,無論是出廠送的,還是官方賣的碳纖維保護殼,都無法罩住高聳入雲的主攝。戴了殼攝像頭還是會磨到桌面,保護了個寂寞。建議買能包住攝像頭的第三方殼。
“環保無價”的55W氮化鎵充電器,包裝極其簡單。把充電頭放在手機包裝盒或獨立出來,兩種方案的物料成本貌似沒有太大分別。但獨立包裝要額外的人工和配送成本,就未必真·環保了。
充電頭體積很小,101g,型號MDY-12-EQ,最高20V 2.5A輸出,可以給筆記本充電。還是小米魔改的USB-A線,要保管好這條線,沒有它,這個充電頭就殘血了。用其他家的普通線,只能跑20幾W的QC3.0。
外觀:還未成熟四向曲面的ID設計
不同角度看,藍色版的後蓋會在亮黃、深藍、淺藍之間過度變化,花裡胡哨,I like it。
比小米10/10 Pro更加高聳入雲的主攝,“三段階梯”,每個攝像頭高一層。比後蓋高這麼多,非常考驗第三方手機殼廠商。
上小米11,下小米10
上下頂邊削平,頂部額外開孔,帶哈曼卡頓信仰標
光面中框,金屬材質,按鍵區域往後蓋延伸。中框只有1.8mm,略顯“鋒利”,戴殼則剛好。
彎曲區域很小的上邊框,以及細長的聽筒開槽
系統預設的最小寬度從392dp變成411dp(翻譯就是,元素更小,同屏顯示的內容更多),這是高分屏的自信。
對比小米10,小米11的上邊框明顯收窄,因中框底部削平,下邊框也稍窄。側邊的微曲面,入侵螢幕的部分比小米10更小,正面整體造型更加硬朗。
小米11彷彿是在雙曲屏的基礎上直接壓彎了上下邊框,導致頂部兩角的圓弧和螢幕圓弧無法對齊,彷如兩個角腫起來,略顯奇怪。
“四向曲屏”全都是邊緣小部分彎曲:頂邊和底邊的彎曲部分,剛好停在顯示區域邊緣,不會影響螢幕觀感,可提升橫屏使用時,左右兩側返回的體驗,但好不好看就另說了。
小米11的外觀總結 :
小米11更薄更輕,手感提升明顯。螢幕比米10大0.14英寸,機身長1.7mm,但反而窄0.2mm;
主攝突起更猛,出廠殼和官方殼都罩不住攝像頭,建議找第三方殼;
上邊框明顯收窄,但工藝原因,上邊框的兩個角略違和;
四向曲屏,但入侵螢幕部分比以前更小,實際誤觸率更低;
辨識度是拉爆了,但個人還是更加喜歡小米10的外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