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AMD 銳龍5000系列桌面處理器釋出之後,和多數有人一樣,我對於新一代處理器有驚喜也有好奇。

撇除各種諸如“3A平臺無能狂怒”的吐槽,AMD也確實拉低了我們升級PC的門檻。

這三年真的是消費級PC最為精彩的三年,何為精彩?

破曉這次借到了中高階系列Zen3 處理器),Zen架構誕生之初,intel就要出動i3 7350K來對拼它家的R7 1800X,可見前者的重視程度。

這三年可以說是消費級使用者最快樂的三年,本來已經半死的摩爾定律好像突然又行了。

▼ 另外intel和AMD的互飆,也加速了諸如影片剪輯工作以及延伸行業(自媒體)的發展。

不止一個做工作室的朋友和我說,當時他起步就靠著一顆R7 1700,還不帶X。

▼ 如果一套現成的剪輯裝置動輒20萬起步,我敢說你們熟悉的那些大V、up主絕大多數連出現的機會都沒有,這些事業可能會在10年後才醞釀成熟,但是錯過了時代,錯過了風口,那就是真錯過了。

▼ 與其說旗艦處理器如何如何強勢,不如說讓廣大消費者用上了定位基礎,但是效能強大的處理器,才是真正普惠的現實。

▼ 但話說回來,只有旗艦處理器的不斷迭代,才能讓普通的消費者用上更強的i5 和R5,這麼一想,好像i9和R9又變得有意義起來。

ZEN3的進步(這段可以不看)

這次AMD一共釋出了4款Ryzen 5000系列CPU

它們分別是Ryzen9 5950X、Ryzen9 5900X、Ryzen7 5800X和Ryzen5 5600X。

根據釋出會的資料:

1.相比起初代Zen架構,Zen 3架構每瓦效能提升了2.4倍,能效比是英特爾十代i9-10900K的2.8倍。

2.ZEN3,8核CCX設計可直接共享訪問的32MB L3快取,相比上一代IPC有19%的顯著提升。

3. R9 5950X 在影片剪輯等多核應用中超越i9 10900K,而且在遊戲表現上也小幅領先(不用猜,後者肯定是特選的遊戲和解析度)

4. R9 5900X單核心效能超過i9 10900K

5900X 12c24t 4.8GHz TDP105W 首發價格549美元5800X 8c16t 4.7GHz TDP105W 首發價格449美元5600X 6c12t 4.6GHz TDP65W 首發價格299美元

首發售價確實不怎麼YES,但相信未來會降下去的。

2.釋出會肯定是有水分的,不論是哪一家。

3.廠家也喜歡藉助媒體,用一堆資訊轟炸消費者,把美化過的效能落實成思想鋼印,懂的都懂。

效能對比:

這次的測試有幾個參考系:

AMD陣營選手:

1. R9 5950X 2. R9 5900X

3. R7 5800X 4. R5 5600X

5. R9 3950X 6. R9 3900X

7. R7 3700X 8. R5 3600X

整整8顆,真 · 七個葫蘆娃帶個爺爺 / 飛機帶翅膀

intel陣營選手:

1. i9 10900K

2. i7 10700K

3. i5 10600K

省略了非K處理器和降頻的i9 10850K

注1:軟體為單項量化,不代表實際使用情況。

注2:任意單一的測試都不代表最終體驗。

注3:跨平臺對比,效能僅供參考。

CPU:R9 5900X等

主機板:CVN X570M GAMING FROZEN

顯示卡:Radeon VII

記憶體:ZADAK SPARK

硬碟:大華 C900 PRO

散熱器:超頻三 凌鏡 360

電源:Antec X850 Etreme

順便也介紹一下這次的測試平臺。

之前用的主機板正好在維修,乾脆拆了一張客戶的七彩虹的CVN X570M GAMING FROZEN變成自用了。

▼ CVN X570M GAMING FROZEN定位千元級,比較便宜,本身又是白色主機板,對於想組價效比白色主機的使用者而言,還是不錯的(我的那個客戶就是)

▼ 至於顏值,在這個價位裡我覺得還不錯,搭配R7 3700X等處理器,組個性價比平臺還是挺穩的:

▼ 散熱器為超頻三 凌鏡GI-CX360 ARGB

如果要穩定使用R9 5950X,建議散熱器240起步,360最好(當然你要是上厚排就更棒)

我選擇是凌鏡GI-CX360,換做壓制i9 10900K日常使用也是足矣,之前在其它的平臺上也使用過:

▼ 凌鏡GI-CX360的霧化RGB冷頭我比較喜歡,透光面積大,色彩過渡自然,關鍵是:價格也不貴:

▼ 電源則是安鈦克HCG X850 Extreme(850W版本日常無貨就很尷尬)

Antec HCG系列為海韻FOCUS+方案,十年保修。在此基礎上升級而來的HCG Extreme擁有更好的電氣效能。

HCG Extreme 操作溫度可達50度,代表電子零件需選用高一等級用料規格才能達到

+12V 雜訊降至30mV以下,比Focus+ 35mV更於優異

HCG Extreme 使用135mm FDB 風扇, 散熱效益高於120mm FDB ,更加靜音

▼ 記憶體選擇了ZADAK SPARK 8GB×2 4133MH,ZADAK是宇瞻的高階線,之前全球第一款華碩方案單根32GB的DDR4記憶體就是ZADAK推出的:

▼ SSD為目前剛測試完的國產品牌大華,型號為C900 PR0,R:3500MB/s,W:2000MB/s,主控為馬牌的旗艦Marvell 88SS1092,加南亞的快取。

▼ 這款SSD的馬甲是在國產SSD中看到過最厚也最漂亮的,至於效能,想知道具體效能的可以等我的下一篇評測:

測試結果:1.CINEBENCH R20

▼ 因為AMD堆核心的關係,導致intel的官方評測指南其實並不怎麼待見R20,但是在單核心上被AMD超越,可能尚屬首次。

2.CINEBENCH R15

▼ CINEBENCH R15其實已經不能代表目前主流的渲染流程,但用於測試有一定參考意義

3. CPU-Z

▼ CPU-Z的效能其實比較簡單,考慮到目前各種指令集的排程,CPU-Z的測試並不能完全反應處理器的效能,但作為參考還是有意義的。

此處R7 5800X還是略負於i9 10900K,這種差距,intel可以透過調價來應付。

4. 舊版魯大師

目前魯大師推出了新的測試機制,不過受眾一般。這裡為了照顧多數讀者的習慣,選擇了舊版進行測試。

其中效能最高的R9 5950X跑分接近39W,終於達到了某些高階顯示卡的分數(不過橫向參照意義不大)

5. V-Ray Benchmark

V-Ray Benchmark的渲染流程其實比R20更加貼近目前的真實使用情況,而且測試效率更高。

此時i9 10900K介於R7 5800K和R9 3900X之間,R9 5950X一枝獨秀。

6. 3D MARK Time Spy 物理分

3D MARK除了作為一款顯示卡的測試軟體外,它本身也會為處理器的遊戲效能進行打分。

AMD釋出會說新的R9是最強的遊戲處理器,看來對此3D MARK有不同的意見:第一仍為i9 10900K:

AMD也是支援AVX2的,只不過在Windows預設關閉,需要在高階屬性裡手動開啟(這麼一算又是一筆糊塗賬,那就按照預設來吧)

8. AIDA64 EXTREME FPU溫度:

因為某些工藝上的問題,RYZEN處理器會有積熱的現象,到了Zen3似乎並沒有解決:

遊戲測試:

遊戲測試中選擇了《刺客信條:奧德賽》,和《古墓麗影:崛起》,這兩款自帶Benchmark的遊戲也是我平時用於判斷顯示卡效能的指標之一。

▼ 《刺客信條:奧德賽》全開最高,前二為intel的兩款處理器,但Zen3的表現相比上代確實進步了很多。

也就是說出於遊戲考慮,那麼同價位Zen3 的遊戲表現不至於成為黑點。另外,核心主頻確實對遊戲有非常直接的影響,i5 10600K竟然還是很有戰鬥力。

▼ 《古墓麗影:崛起》執行在DX12模式,特效全開,抗鋸齒TXAA:

前二依舊是intel的兩款處理器,但Zen3已經拉回了大量的差距

綜合以上,只要價格合適,Zen3確實非常值得入手,不過intel也在積極進行調價,具體入手哪一款需要結合實際情況(是否需要足3A平臺),以及最終價格。

總結:

1.單核心效能,Zen3反超這代intel,這肯定是intel非常不願意見到的。

2.AMD釋出會說的,最強遊戲處理器,水分還是比較足的,可見AMD也知道自己的弱勢在哪裡,急於扭轉形象。

3.遊戲效能相比Zen2,這一代Zen3的進步明顯。

4.入手價格提升,入手時機自己把握。

寫在最後:

1. 理性消費,按需選購。

2. 當你想為AMD YES一下的時候,它的價格往上升了一點,所以企業畢竟不是做慈善的,對於商業行為還是理性看待。

3. 第二條並不影響我對AMD這3年表現的敬佩,從半死不活到拉高了行業的標準,值得鼓掌。

4.至於最強遊戲處理器之爭,我個人認為還是intel,也許在這部分發佈會還是有點水分,(包括NV老黃,部分測試的專案都是精挑細選)。但對於消費者而言,只要價格合適,一切都不是問題,大家會用腳投票的。

感謝閱讀,下篇見~

39
  • 雙11 神舟放大招,11代i7筆電直降1100?
  • MagSafe當場去世,來自美國的神秘力量你夠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