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前幾天分享徠聲最新旗艦圈鐵RT5時,有人說是作坊小廠。我沒反駁,三年還是四年前接觸徠聲的時候,那會真的是作坊式小廠,但是做得很有個性。

各位在淘寶上買耳機的時候會發現有些店鋪並不提供過多的精美圖片,也不會提供那些標準的文案,而是大段的文字介紹。

當初接觸徠聲時就是這樣的一個作坊小廠,但是大段的文字卻能讓人看進心裡去,加上產品定價很低,銷量挺不錯的。

然後到去年發現徠聲慢慢做起來了,還聽了一款500元內的耳機,具體型號忘了,算是出道了。

▲這是最近收到的徠聲RT5,售價499,一圈一鐵架構,動鐵單元還是樓氏的32873全頻單元,定位旗艦,大概是目前最便宜之一的旗艦耳機了。

▲全家福展示,耳塞套送了兩種,收納盒略顯廉價,耳機支援換線。

▲腔體展示,也是採用了常規的定製公模延伸設計,內側是樹脂材質,後蓋則是金屬材質,加上不同顏色的配色,細節做工完全沒問題。

▲金屬後蓋展示,表層的磨砂質感非常舒服,兩個類似鑽石的螺絲估計還是讓有些人不大喜歡,不過沒辦法,總比用膠水貼上要牢固。

▲再來個細節展示,內建一圈一鐵,體積中等,佩戴良好。

▲無氧銅鍍銀線展示,在目前的國產圈也是比較常見了;

▲個人主觀聽感部分

儘管是定位旗艦,這款徠聲RT5是比較好推的,手機直推時音量開到七八成之間,低頻下潛的量感就很舒服了。個人分別用果機和mte30測試,低頻都很不錯,人聲方面果機表現要好點,主要差別在於mate30的生硬要明顯點。

具體方面以果機為例,徠聲RT5的風格是舒展卻又點聲音,低頻下潛不算深,但是聲場寬闊且規整,層次感,器樂分離相當出色,量感很好,彈性略欠火候,聽大鼓會覺得生硬,但是聽架子鼓又恰合時宜,和我前幾天分享的KINERA BD005PRO相比它更為精緻,同時保持著舒展寬鬆的氛圍。

人聲方面徠聲RT5表現的足夠飽滿,有一定的柔和感和舒展,當然生硬感比柔和感要多,還好沒有顯而易見的乾澀,平淡之中還有點醇厚感,唯一略為明顯的瑕疵是中低頻層次感不夠出色。

在歌手性別取向上,徠聲RT5是均可駕馭的,男聲飽滿直白,女聲乾淨不失厚度,齒音控制較自然,入耳均不抓耳,屬於耐聽型。

RT5的高頻在手機上表現比我預期要好,穩重、亮麗不失通透,管絃樂分佈比較均衡,和那款BD005PRO給我的感覺一樣有些粗獷,但RT5的三頻更為均衡,高頻比較直白,毛刺有點明顯,泛音粗糙,不追求細節也不會有惡聲。

▲換凱音N5II後,徠聲RT5的素質表現的更為明顯,低頻下潛雖然不是很深,但聲場開闊、氛圍濃郁,細節上器樂分離感出色,器樂表現也不錯,背景略黑但更顯通透,唯一不足的還是彈性略弱導致大鼓鼓點偏硬,這反而讓它在表現歐美流行及打擊樂的時候擁有強勁又不失細節。

人聲方面,我在用果機直推時覺得其中低頻層次不夠出色,此外有點點過硬,換凱音N5II後中低頻層次感OK了,人聲在煲機後生硬感基本沒有了,依然是飽滿亮麗且偏淡,醇厚感控制的很好,所以不至於有偏下盤的厚重;儘管解析增強了,不過其細節並不像傳統動鐵那樣多,男聲乾淨爽朗,女聲亮麗柔美,齒音開始還是挺明顯的,煲機30小時就慢慢自然了,總得來說是男女聲均可駕馭,儘管手機直推也足夠亮麗飽滿,加大推力後未出現爆音或失真現象。

高頻方面一開始儘管聲場開闊,但不夠通透,煲機後好很多。它有著良好的動態和瞬態,雖然直白但同於監聽耳機那種平淡,器樂分離感很不錯,泛音不算很自然,和手機直推一樣管樂與絃樂的分佈比較均衡,給人素質感很強的感覺,不過音樂味還是不大明顯。

▲總結陳詞:

對於這副耳機的總結,個人是有點糾結的。如果按大部分初燒的品味來說,徠聲RT5只有低頻滿足,哪怕是手機直推時低頻也很好,不過它的人聲解析沒那麼暴力,儘管亮麗飽滿,細節並不算很細膩。

對於老燒來說,它又不是那種平淡之中越聽越有味道的,它是介於抓耳與耐聽之間的,中高頻的自然感還不夠動人。

但總的來說,它依舊是有著比較均衡的三頻,聲場開闊、器樂分離出色,飽滿亮麗不生硬,可以冠以“中正”標籤,只是作為圈鐵耳機,它還不夠成熟。若你只是想給手機配一箇中正又要三頻都HIFI的耳塞,RT5還是首選之一。

15
最新評論
  • 驍龍8s Elite來襲,中端市場的新寵還是性能妥協?全面解析與期待
  • 地表最強!2K+120Hz+四曲面,小米11螢幕牛氣沖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