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新機=新機遇、新機會,2021年請對我好一點,不如就從換個手機開始?

我們為大家吐血盤點了截止發稿各價位段上最推薦入手的機型,顆粒度500元一檔,不止考慮價效比,還會參考真實使用者體驗。這一年群機薈萃、這一年新機不斷,祝福大家把握良“機”、迎來美好!

千元機:realme Q2i和Redmi X10 4G

今年的千元機價位上其實比較尷尬,功能更均衡的Redmi 9處理器驍龍662實在是有點不夠看,除非你打算一年一換,否則真不推薦這臺機器。儘管6000mAh、雙揚聲器看起來很美,但是處理器拖後腿,會讓每一天的使用都非常不爽。

千元機預算十分緊張,一定要選擇核心元件最強的機型——所謂的核心元件,當然就是晶片。

同樣價位上realme Q2i使用了天璣720晶片,7nm製程,2個A76大核+6個A55小核,比起驍龍662的4個A72大核+4個A53小核,效能、耗電都會有顯著的提升,只此一項,就能做出選擇。

除此之外,realme Q2i機身更薄更輕,電池也不小,一樣的5000mAh配18W快充。雖然拍照不咋地,但是Remi 9的鏡頭實力也一般般,五十步笑百步的差別。

如果非常喜歡米系手機,Redmi 10X 4G也比Redmi 9更加推薦。

1500元檔:Realme Q2 Pro和Redmi Note9 Pro

1500檔位就是Redmi Note9 Pro和Realme Q2 Pro對決的舞臺,二者效能接近,特色功能上卻各有側重。紅米Note9 Pro主打拍照,把曾經小米高階機上的1億畫素搬了過來,120Hz高刷+雙揚+線性馬達,一眼望去幾乎是旗艦機的配置。

Realme Q2 Pro則是追求輕薄體驗。紅米Note9 Pro堆料極猛,但也是靠著215g的重型機體換來的,真我Q2 Pro雖然沒有極致堆料,但175g的自重顯得清水芙蓉一般好清純、好不做作。另外65W超級快充也令人矚目,同時它還有一塊更加豔麗的OLED螢幕,如果不打遊戲、中輕度日常使用的話,真我Q2 Pro會更合適。

如果喜愛華為系手機,榮耀Play4T Pro也很值得入手。

2000元檔:Redmi K30至尊紀念版

Redmi K30至尊紀念版是2000檔位扮演“價格屠夫”的一臺機器,至今無人超越,手握2k預算閉著眼可入。

天璣1000+的處理器在該價位段橫掃一片,挑戰2年流暢不卡也沒在怕的。120Hz的OLED螢幕素質極高,搭配雙揚聲器,觀影體驗絕佳。相機配置也做到了這一檔的均衡水平,6400萬的三攝模組甚至可與某些品牌的主力旗艦媲美。

當然獲得這一切的前提是:原價入手。不知道K30至尊現在好買些了沒有?

2500元檔:Redmi K30S 至尊紀念版

紅米K30S至尊把驍龍865殺到2599元,實在不講武德,如果能原價搶到的話,基本不用考慮這個價位的其他手機了。旗艦晶片對效能和耐用度的提升、與中端晶片相比那是一個天、一個地,操控順滑跟手,遊戲酣暢淋漓。相機的堆料也比較厚道,雙揚、線性、NFC、紅外……你能想到的旗艦要素全部都有,無死角地狙擊友商競品的一臺機器,除了難搶和下巴有點大、不那麼精緻,幾乎沒有缺陷。

3000元檔:realme X50 Pro玩家版

3000元的賽道上已顯著開始擁擠,iQOO neo3、realme X50 Pro玩家版、紅米K30Pro、榮耀V30都可以選,效能接近,但在不同的堆料方向上有不同的建樹:

榮耀V30更適合對拍照有需求的使用者,底更大,配備了3倍長焦,可玩性更強;iQOO neo3是塊144Hz高刷的LCD螢幕,對LCD有偏好的玩家可以選擇;紅米K30 Pro堆料最全最均衡,但可惜沒有上高刷,對螢幕要求的高的話注意迴避;realme X50 Pro玩家版:效能、螢幕、拍照、馬達、揚聲器……方方面面都考慮到的一臺機器,沒有什麼特別的長板,但也沒有明顯的弱項,如果在這個價位上糾結,那麼直接入手這臺就行。3500價位段:一加8T

預算來到3500可以比3000元的均衡型旗艦有更多一些期待,一加8T就是這個級別上最好的示範,其卓越的螢幕顯示直逼大牌旗艦,加上65W快充的實用功能,在水桶的功能外增添更多亮點,非常值得入手。

驍龍865旗艦晶片,UFS3.1的儲存格式,120Hz的高重新整理率,在“流暢性”的關鍵專案上一加8T做到了主流最好。特別要指出的是這塊屏,極低的色差、A+的評級用起來賞心悅目,一步邁上旗艦的體驗。

但要注意一加8T的系統偏向原生安卓,非常精簡,對於習慣了國產安卓機的使用者來說,可能有部分功能缺失、或是需要適應不同的風格,這個建議真機上手感受一下。

如果確實對系統比較陌生,魅族17也可以考慮。

4000價位:小米11

關於小米11不用多說了,一顆驍龍888就沒有不買的理由,如果您預算4k,閉著眼衝就完了。

如果沒有其他特殊喜好,這一臺就是唯一的選擇,不用猶豫。

但是,如果您看重拍照,那麼建議選擇其他機型,因為小米11砍掉了非常重要的長焦鏡頭。不記得這是第幾次提醒了:長焦是一套相機體系裡含金量最高、實用性最廣的鏡頭,在觀感、拍攝範圍、可玩性上都有無法取代的地位。但很遺憾,小米11可能出於成本考慮,沒有加入長焦頭,如果很喜歡小米11和拍照,那麼建議等待小米11Pro。

4500元:OPPO FIND X2

OPPO Find X2系列是公認的今年最有旗艦氣質的一臺機器,做工質感無可挑剔,效能堆料基本頂格,雖然不是驍龍888,但考慮到新U在功耗上有點小翻車,退而入手臺積電的驍龍865也沒那麼難受。

OPPO FindX2是體驗全方面提升的一臺輕奢級機器,效能的優越、超高素質的螢幕帶來日常舒心的操控感覺,主攝4800萬稍微有些弱,但OPPO一貫的演算法能力值得信賴,焦段的配置也非常齊全。

另外65W快充、雙揚聲器和線性馬達等堆料齊整,相對於Pro版閹割較少,在旗艦扎堆的價位段上全無怯色,拿上它的那一秒,就開始體驗高階、精緻和科技感。

5000元:華為Mate40

5000檔可以考慮一下剛剛開售的華為Mate40!麒麟9000E,今年唯三的5nm旗艦晶片之一,雖然是E,但是距離麒麟9000也就是封了2個GPU核心,日常體驗沒有大的差異。極具辨識度的後殼設計,我願稱為年度最佳,無論是男性表達自己大氣的格局、還是女生傳遞優雅的品味,都是上佳之選。

本次的螢幕也是近幾年華為系手機中品質最高的,觀感極好。整體功能均衡,相機配置雖不及Pro和Pro+,但那顆5000萬主攝依然保留,長焦+超廣的組合也足夠應對各種場景。更關鍵的是,未來鴻蒙OS的升級,會讓生態聯動的能力帶來更多便捷、智慧的體驗,非常值得期待。

6000元:iPhone12、華為Mate40 Pro+

6000以上的高階旗艦更多是各位老闆們根據喜好自行選擇,沒有什麼好壞優劣之分,品牌效應也並非文字描述可以傳達。但作為一篇嚴謹的選購指南,我還是把心目中的旗艦機型推薦一番。

首先iPhone12。雖然我訊號差、雖然我充電慢(還不給充電頭),但我是個好旗艦。傲視藍星的頂尖晶片、超一流軟體生態和奢侈品級別的做工,讓蘋果標依然是社交場合牛逼閃閃的存在,無數精英人士依舊靠它展現經濟實力和自身內涵。

華為Mate40 Pro+更大的優勢在於其稀缺性,如果能擁有一臺,必定是人群的焦點。至於效能、材質、拍照等等功能性指標,反倒不再重要。然而實際上,這臺手機的操控體驗和科技實力,遠遠超越眾多國產旗艦,商務旗艦的代表之作。

總結

手機越來越像是奮鬥路上的夥伴,我們越來越依賴它的敏捷、可靠、託付了太多。它或許比我最親密的人都更直接地見證成功的瞬間、失意的彷徨。有時候選臺好點的手機,是自己給自己找到的一種支援。

我們剛剛走過無法簡單複述的鉅變的2020年,有太多不由自主、無能為力。但此刻,我握著信賴的機器,依然篤定地走進未知的明天。

12
最新評論
  • 驍龍8s Elite來襲,中端市場的新寵還是性能妥協?全面解析與期待
  • 手機音量太小,按這樣設定,音量瞬間就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