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日系數得著的耳機品牌,已經玩過了天龍的雙動圈、JVC的木振膜、鐵三角的全尺寸,那還不來一發索尼?

就這幾個牌子看,音染都不少,且各有特色,霓虹國的調音師口味都比較特別,但起碼不會為了hifi而做出像音特美er4那樣的"純理論曲線式"調音。而正是為了貪這個獨特的調音,在經過短暫的糾結後,還是選擇了IER-Z1R。

至於為啥不選價格便宜不少,同樣是旗艦定位、佩戴更好、調音更中正的IER-M9呢?

首先是低頻。

天龍低音量夠大、jvc低頻講究下潛、鐵三角之前主打高音不過現在也有一些不錯的低音塞,但要說到低頻造詣,索尼肯定不遑多讓,早在walkman時代,還是cd機和磁帶機的黃金期就有mega bass音效設定;之後的mp3時代又開發了clear bass音效,hi-res時代;第一款頭戴產品MDR-1R也調研了20年流行音樂趨勢,得出低頻口味越來越重的大資料。對於低音的重視,索尼是有傳統的。而在M9上,我感覺不出索尼的經典味道。在索尼店試聽過幾次,我發現它作為一款高階監聽入耳IEM的確很合適,輕、入耳深度適中、隔音優秀、舒適度高、解析力並不差於z1r、且染色更少,然而,它的低頻真的有點少!或者說,這樣的低頻不夠索尼。聽流行樂嗨不起來,只是很清楚地交代鼓點在什麼位置,和人聲的分離還是清晰的,可只是冰冷的存在,沒有帶入感。

但是一旦切換到Z1R,聽coldplay之類的softrock,我會不自覺被它的低頻帶進去,陷入到迪廳般的動感氣氛中,如果是更為激烈的hard rock或heavy metal,腎上腺素則會飆升。這種投入感是經過藝術處理或者說調音最佳化後呈現的"失真",它會讓你更有沉浸感,而塞上ier-m9聽就會像端坐在座位上看電視裡的高畫質演唱會,始終與歌手隔著距離,聽著清晰的回放,而不是置身其中,一邊享受、一邊淚流。

其次是單元。

一般的評測是先從單元推導至聲音,但我選擇z1r是先經過試聽體驗再推至單元。在z1r更有魅力的調音主要來自彈性好、下潛深、有一定染色、量感又夠足的低頻,但如此優質的低頻並非只靠桑原英二的調校,根本還是在於那枚直徑12mm的動圈單元。熟悉索尼的童鞋們都知道,動圈入耳裡單元直徑最大的就是索尼EX700和EX1000的16mm超大單元,但是這麼大的單元造成的副作用就是腔體必須橫置,造成比較奇葩的"豬嘴造型",相當影響外形美觀度和佩戴隔音性。

而z1r選用的這顆大動圈在尺寸上有了一定妥協,使得腔體可以做成正常的IEM公模造型,佩戴不會過於奇葩,12mm本身在入耳動圈單元裡也算比較大的了,畢竟對於音質而言,並不只有振膜面積一個影響因素。以12mm較大面積為底的前提下,採用了鎂質球頂設計+非常成熟的LCP鍍鋁液晶高分子材質,這個設計是不是有點眼熟?沒錯,索尼早先上市的旗艦大耳MDR-Z1R也用了這個設計,只不過是"全面放大"——70mm直徑的鎂質球頂振膜+LCP邊緣。因此就技術傳承的血統而言,小Z1R也比M9更"旗艦"。

動圈帶來的音色優勢自然是M9這樣的純動鐵單元無法比擬的,哪怕你M9堆了5枚也是徒勞。動圈和動鐵的音色在表現低音區時差異最明顯:動圈音色更豐富自然、有更強的混響感,動鐵往往缺乏極低頻響應,因此下潛深度不夠,音色會比較生硬,缺少"殘響"帶來的氛圍感。像世界第一動鐵品牌美國樓氏的經典單元,無論怎麼調校,也始終無法達到同價位優質動圈的低頻聽感,雖然在瞬態和解析力上,動鐵可以充分得益於單元自身更高的驅動效率,發出更有密度、細節更足的聲音,但樂感就是比動圈差一些。這類純動鐵產品,個人認為還是更適合作為專業監聽裝置使用,拿來聽歌,除非是純人聲愛好者,否則還是老老實實迴歸動圈吧。

至於Z1R腔體中包含的那枚鎂合金振膜動鐵單元,主要意義在於錦上添花——把細節拔高到旗艦級別,而不會像"雪中送炭"的大動圈那麼重要。索尼號稱可以用這枚動鐵單元提升驅動性,其實道理就是上面提到的,動鐵單元內部由驅動桿直接帶動振膜振動,驅動效率比動圈高得多,所以靈敏度高、瞬態反映快。然而Z1R實際的靈敏度只有103db/mW,並列索尼耳塞歷史最低,非常不好推,儘管40Ω的阻抗並不算高,可這類低阻低敏的設計相當吃電流,用手機或者推力一般的播放器根本搞不定,哪怕是自家醇音系列的高階機型WM1A、WM1Z推起來也相當吃力,根本無法充分發揮。很難想象要是不加這顆動鐵單元,Z1R會難推到什麼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這枚動鐵的加入還是增加了不少信仰的。畢竟索尼自研動鐵已經快10個年頭了。在樓氏、聲揚雙雄的夾縫中,居然殺出一條血路,不得不佩服索尼的技術實力。短短几年,就把這個精密部件研究得透透的,起碼從音色上,已經完全不輸給那倆傳統大廠。其中個人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音色終於"變正"了。這個"正"並不是聲音中正,而是符合動鐵本身的發聲特性,音色更為"正確"了。12、13年那陣出的動鐵,簡直是不能聽,聲音帶有明顯的"機械感",毫無樂感,到14年XBA-Z5,聲音終於正常,然而大量的音色是靠動圈來彌補,XBA-300依然不怎麼樣;一直修正到18年的IER-M9,才可以說是成熟的一代,終於做出了聲音正常的純動鐵——有素質、有典型的監聽向調音,哪怕價格稍貴了些,但這樣的表現真可以了。

除了12mm核心動圈+鎂質振膜自研動鐵輔助之外,Z1R還有最後一個殺手鐧,就是那顆5mm的超高頻微動圈單元。提到微動圈,老燒可能會想到JVC內建5.8mm微動圈的FXT/FXZ系列(世界上第一款微動圈就是他家的fxc50)、以及森海7mm微動圈IE800系列,這種微動圈最直觀的特性就是佩戴——都是直插式正戴而非繞耳戴,世界首款雙動圈FXT90、首款三動圈FXZ100和森海首款微動圈IE800都玩過,大致感受就是特點鮮明、風格迥異,有清冷單薄向的FXT90、也有除了轟隆隆低音啥都沒有的FXZ100、還有兩頭翹、中間塌的典型代表IE800。因此微動圈的歸宿個人認為還是打輔助。索尼這顆微動圈的思路和森海的類似,都是擴充套件極高頻響應,把極限頻率增加到可怕的100KHz。

然而略懂hifi的人都知道,這種理論值更大的用處在於產品釋出會用ppt材料上,對於實際聽感影響並不那麼大(人耳可感知到的最高頻率是20KHz,哪怕考慮到基音訊率最高的樂器如管風琴最高音的泛音訊率,也遠遠不到100KHz那麼誇張)。因此這顆微動圈帶來的最大好處,並不是提供給你根本聽不到的所謂"宇宙聲"、"靈魂音",而是在現有可聞的頻響範圍內,把人耳聽力相對不敏感的極高頻響應更突出一些。這裡涉及到"等響度曲線"的概念,即對於不同頻率,人耳的聽力靈敏度是不一樣的:人耳最敏感的頻域在2KHz-4KHz,屬於高頻段,但之後的靈敏度就一路下降,超過10KHz之後,頻率越高人耳越難感知,聽力一般的,往往到14KHz之後就什麼都聽不到了。這些極高頻響應,在器樂的音色表現力上,具有很重要的影響,尤其是頻率範圍覆蓋較廣的鋼琴和小提琴,一旦極高頻感知不到,音色就會顯得不自然,透明度和空氣感都會受到很大影響。當然,由此帶來的綜合影響是空間感。

空間感

空間感是Z1R最後一個打動我的地方。主設計師桑原英二提到過,Z1R在開發過程中想要達到的核心目標就在於"空間感"。這一概念屬於較為高階的hifi素質項,耳機發燒友通常會稱作"聲場",由低頻和高頻(包含極高頻)共同實現。需要注意的是,耳機不是音箱,無法利用HRTF效應還原聲學定位,只能在耳中實現空間的模擬。模擬出的聲場範圍可以叫"場感",包括聲音的寬度、上下和縱深。場感的規模靠啥感知?殘響感!殘響感靠啥?低頻的延遲!所以為啥入耳裡動圈的聲場往往會比動鐵大,就在於低頻響應上了。透過低頻的延遲,人耳可以"推斷出"空間的上下左右前後。但是,雖然低頻可以模擬出場感規模,但由於它的指向性很弱,所以無法準確給發聲體定位,也就是你無法判斷這個聲音是從哪兒來的。這時就需要指向性強的高頻、極高頻來明晰"定位感",高頻頻域的充分響應,可以把聲音的形體感刻畫得更清楚,等你能聽出某某聲音從哪個方位來,形體感是較大還是較小,那麼就可以說這個器材的高頻做得不錯了。此時,你又獲得了一個"hifi高階詞彙"——結像。所謂結像,就是聲音的形體感,也叫"聲像"。清晰的輪廓+明確的定位,才會有充分的結像感。聽一聽Z1R,你就會明白,和解析沒做好、兩端延伸不充分的耳機相比,它的結像感、定位感和空間感是有多麼完整、清晰。

所以目前日常最舒服的姿勢就是開個B站大會員,iphone/MacBook藍芽連個老人家的1795小耳放(一定要4.4口),看各種1080P資源,EP、Live啥的。不求音質有索尼精選商店裡的那些正版DSD或高位元速率PCM那樣,細節稍微妥協一些,有超出普通裝置的音質表現和臨場感,感知就很愉悅暢快。之所以加個1795藍芽放主要解決的是iphone自帶小尾巴和MacBook耳機口驅動力不足的問題。1795這種小體積高顏值藍芽放自帶4.4平衡口最高輸出壓擺約2.65Vrms,參考黑磚/金磚的平衡口最高2Vrms輸出還是有明顯優勢的,失真控制也不錯,1500的價格就音質提升而言已經能把Z1R從不及格推到65-70分水準,也就基本滿足了。要是上到樂三萬甚至索六萬這個級別,Z1R又會是另一種聲音,然而現在接手機電腦等流媒體用,還是先方便為主,音色不會過分扭曲(低頻不過分肥大、高頻沒過分毛刺)就ok。

至於Z1R的中頻,我這邊沒有特別好說的,如果推不好(iphone、MacBook直推),那麼它的確不適合聽人聲,總體很"電音"、很"金屬";如果推得及格(1795放),人聲不會太凹陷,但還是會比較幹,高低兩頭翹得依然明顯,但刺激感大幅下降,套上"三重舒適矽膠套"就能當主力塞使了;如果推得充分(樂三萬及以上),Z1R的人聲就會相當飽滿,但可惜的是質感偏乾的"監聽感"仍在,同時低頻和高頻也會分離得更開,尤其是低頻,直接起飛,完整形態的Z1R,可以說是萬元級耳塞的"器樂之王"了。

以上就是為啥購入Z1R以及簡單體驗。隨性寫作,僅供娛樂。

37
最新評論
  • 雙11 神舟放大招,11代i7筆電直降1100?
  • 斯莫格 兔籠 For 索尼A7R4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