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iPhone的Soc常常對比英特爾的CPU,也經常被調侃:“蘋果處理器這麼強,怎麼膝上型電腦還用英特爾呢?”如今Apple Silicon M1來了,帶著5nm製程和macOS Big Sur一起來了。
在PC市場牢牢的掌控在英特爾X86架構下,蘋果手裡的ARM架構的M1硬生生從英特爾嘴裡硬生生拔出“一顆牙”。
在長達近一個月的使用和測試下,終於MacBook Air這篇體驗向的文章完工,第一次寫關於Mac的文章,如有疏漏還望見諒。
【外表果味十足】今年M1處理器的MacBook,外觀部分基本上是從上代的英特爾版本直接換“芯”繼承下來。
蘋果從設計上還是偏向於保守,但這也確實符合蘋果一貫的求穩風格,畢竟如果再附加其它“創新”就更多了一層風險。
邊框依然非常的“跑馬”,甚至不如5/6千的主流輕薄本,不過全貼合的螢幕從觀感上也還不錯。
實測MacBook Air這塊視網膜級別的顯示屏,擁有99.1%的sRGB色域覆蓋。(P3色域待重新確認)色準方面△E平均0.85,最大2.54。
在萬元以下這塊MacBook Air的螢幕,無論是色準還是色域覆蓋都是絕對的好螢幕。
剪刀式鍵盤的鍵程較短但反饋清晰,在目前的輕薄本里屬於比較不錯的水準。
鍵盤右上角為整合指紋識別的開機鍵,由於Mac的開蓋亮屏日常不會用到,但在下載軟體或者取消鎖屏時會用到。
觸控板區域很大,反饋也十分清晰,按壓的震動反饋非常真實。幾乎可以“騙”過所有人,它是一塊鋼板。手勢操作在適應了以後,上手也非常舒服。
介面方面MacBook Air和Pro左側均為兩個雷靂三介面和右側一個3.5mm介面,對於日常作為辦公來講是夠用的,但是一旦需要拓展那麼這個介面就顯得捉襟見肘了。
【效能綽綽有餘】測試機型為一臺8+512版本的MacBook Air,在日常的使用環境中很難能找到是M1這顆晶片滿負荷執行的場景,在macOS Big Sur系統下應付日常高強度辦公完全不在話下。
基於Apple Silicon M1和macOS Big Sur的新系統,大部分在Win系統下的軟體均無法使用,因此我們採用了R23對CPU效能進行簡單的測試。
可以看到在執行R23的情況下,M1處理器的CPU佔用達到100%,最終M1處理器在Macbook Air上多核跑分為6751分,根據R23軟體中的排名可以碾壓i7-7700K這個桌面級處理器。
單核跑分1489分在R23跑分軟體中超越了i7-7700K。在執行R23的同時,我們透過外部的功耗顯示裝置對比發現,M1處理器短時功耗可以維持在15W附近大約一分鐘左右,長時功耗可以維持在10W附近。
在長時間執行R23後,表面溫度方面表現也還不錯,最高溫度在轉軸附近為42度,鍵盤中部溫度40度,WASD鍵溫熱為37度附近,腕託附近比較冰涼。
【遊戲見仁見智】GPU方面我們採用DOTA2遊戲進行測試,特效統一設定為高,在900P解析度下可以維持在60幀附近,基本上屬於能湊合玩的水準。
當提高解析度至MacBook Air的視網膜級解析度以後,幀數下降較大維持在30幀附近,不能流暢執行。
在10分鐘執行DOTA2以後表面溫度的表現並不理想,可以看到整個鍵盤大部分割槽域都處於較燙手的狀態。
受制於目前可以直接在Mac上執行的熱門遊戲較少,綜合其運行遊戲後的體驗。
M1處理器的MacBook Air並不適合用來玩遊戲。
單純講就目前Mac執行手機端的遊戲來講,其操作方面的體驗也並不值得吹噓。基於Mac的一貫定位,蘋果也並不適合有用筆記本玩遊戲需求的人群,改變遊戲本格局更是無稽之談。
真正的Mac流暢大型遊戲
【續航尤為搶眼】同樣由於其並不能直接執行PC Mark10,我們儘可能還原其軟體測試的環境,亮度仍然調至150nit附近,開啟1/3亮度的背光鍵盤並聯網,在測試結束後具體耗電情況如圖所示。
兩小時耗電29%,迴圈測試續航約7小時,預計低負載可以使用14小時附近。
為了測試綜合辦公使用續航,在相同測試環境下,混合使用QQ和WPS以及瀏覽器進行辦公,測得一小時兩分鐘耗電11%,預計綜合連續辦公續航可達9.5小時附近。
無論是測試還是正常使用,MacBook Air的續航都可以使用一天,續航在13寸的輕薄本里屬於比較優秀的水準。
【生態崇墉百雉】透過我一段時間的體驗,M1處理器的Macbook Air的效能是完全日常辦公滿足使用的,除了續航在輕度使用下能撐一天外,還擁有非常穩定的協同生態。
當你有事離開電腦的時候,iPhone的一些軟體透過iCloud進行同步,讓你離開電腦也能繼續工作。(真是我等996人群的一大福音)
手機上正在用Safari瀏覽器,在Mac上開啟也能十分順暢的繼續瀏覽。手機上剛拍的照片可以很快的同步,直接拖拉就可以直接在Mac上進行編輯。
隨手記下的一些文字都可以瞬間同步,手機上覆制下的文字可以直接在電腦上貼上,來的電話也可以在所有裝置上接聽。(iPhone Mac Watch三方無縫切換)
這就是為什麼有一小部分人,一旦適應了蘋果生態後無法自拔的原因,體驗足夠完善,舒適度也足夠好。
能直接用這顆ARM晶片執行的軟體並不算太多,大部分軟體都需要Rosetta 2進行轉譯。不過以蘋果的號召力,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軟體廠商對其進行適配,這點也令許多人十分期待。
【Mac仍是Mac】寫到這裡我很清楚自己僅窺得整個macOS Big Sur的一隅,總的來說在日常辦公中M1版本的MacBook Air可以完全勝任。
不過對於我來講它也僅僅止於辦公需求,對於複雜一些的使用場景Mac就愛莫能助了。
一點Mac的選購建議:
對於預算不夠充足的人群,糾結於自己應不應該購買M1處理器的Macbook 。我的建議是看一下週圍同樣需求的人,是否能用MacOS系統順利的完成日常工作再行決定。
預算非常充足的人群,甚至有一臺Win高效能PC作為主力。那麼買一臺“嚐鮮”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不喜歡出二手也不會太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