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前言:首先向所有看到此文章的讀者,道一聲新年快樂。希望2021大家都能夠萬事順遂。若用一個詞定義2020年的處理器市場,那就是"革新"。這個革新不僅侷限於技術層面,也聚焦在產品戰略層面。首先9月英特爾釋出第11代酷睿處理器,其配備最新的Xe架構核顯,將核顯效能推向新的高度。10月AMD釋出Zen3架構處理器,首次單核效能超越了英特爾處理器。11月蘋果釋出最新一代Macbook,搭載著基於Arm架構的M1處理器,其卓越的功耗比驚為天人,掀起了對於當下指令集的新思考。若再加上9月英偉達決定收購ARM公司,雖然英偉達尚未有正式的處理器計劃,但考慮到對行業的巨大影響,2020的處理器市場可謂相當精彩。

英特爾VS AMD:老冤家的纏鬥

英特爾和AMD,兩個同為快捷半導體出身的廠商。在數十年的爭鬥中,基本牢牢把持住了商用處理器這塊蛋糕。雖說自2006年以來,英特爾憑藉酷睿長期壓制AMD,但AMD也依靠Zen架構東山再起,處理器市場總算回到正常的競爭氛圍,而不是被迫"擠牙膏"。我們回顧處理器發展的這一年。從某個角度來看,2020年是處理器的新常態。英特爾在Q2和Q3推出了新一代桌面級處理器——第十代酷睿 "Comet Lake"。最大的變動就是,其增加了核心數,例如I9 10900K比上一代I9 9900K多出兩個核心,升級為10核20執行緒。但其工藝仍然基於老舊的14納米制造。而AMD則用Zen 3做出了迴應,Zen3總體來說應該是Zen2的改進版,R9 5950X擁有16核心32執行緒。這與2019年釋出的R9 3950X引數完全一致。從這方面來看,二者似乎都沒有帶來驚喜。10核的i9 10900k的效能依然強勁,但和8核的I9 9900K差距並不大,至於R9 5950X則只是合乎預期,畢竟已感受過R9 3950X的兇猛。

酷睿I9 10900K仍然使用14nm工藝製造

僅從紙面引數來看,AMD R9 5950X變化不大,仍然是16核心

但細看之下,2020年仍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在發生。雖然Zen 3並沒有大幅增加核心數或時鐘頻率。但在不增加功耗的情況下,單核效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經歷了2010年災難性的推土機架構後,很多人其實都在等待新的Zen架構翻車或者效能不及預期。但Zen3再次證明了AMD知道自己的應該做什麼。Zen3的頂級處理器價格不菲,但效能強的驚人(16核的R9 5950X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效能過剩,但絕對是各種生產場景的最好晶片之一),它只會讓我們對Zen4感到更加興奮,屆時AMD很可能會在產品中使用重新設計的主機板、全新的製造工藝(可能是5nm)和DDR5記憶體支援。

請注意CPU理論效能,R9 5950X領先幅度驚人

單核效能忠於超越了英特爾,奪得第一

對於英特爾來說,雖然Comet Lake仍然是擠牙膏的續作。但英特爾2020年的移動端處理器終究是升級了新架構和新的製造工藝。用上了10nm和"Ice Lake"的低壓酷睿處理器,2020年終於迎來了產品的大規模上市,雖然使用了英特爾最新的工藝和架構,但受限於10nm工藝的不成熟,使得處理器頻率無法提高,使得在效能方面不盡如人意。但英特爾9月釋出的第十一代酷睿處理器"Tiger Lake"解決了很多問題,使用了全新改進過的10nm SuperFin(終於拋棄了+號的傳統),效能相比十代更穩定也更強勁,處理器頻率能夠輕鬆達到4.8Ghz。而核顯也得到有史以來最大升級,相比此前的銳炬核顯,這次採用了Xe的全新架構,擁有96個執行單元和漲幅達86%的頻率。核顯效能不僅能暢玩很多主流遊戲,效能甚至直追英偉達的GTX1050Ti。例如XPS 13這樣的超極輕薄本,現在僅憑核顯也可玩一些遊戲大作了。不過,想要購買一款搭載十一代酷睿輕薄本的使用者們,請注意如果筆記本記憶體頻率達不到4266Mhz,那麼十一代酷睿的Xe核顯便無法達到最高效能。

十一代酷睿最大升級點在於全新的10nm SuperFin工藝和Xe核顯

Xe核顯擁有96個執行單元,相比上一代效能提升91%

打破次元壁:蘋果的攪局

對於蘋果M1處理器,實際不用過多贅述。因為已經被各路文章講的的太多太多。雖然目前ARM處理器還算不上PC主流的處理器平臺,但蘋果用M1處理器狠狠的攪動了這個很久未變的市場。拋棄英特爾的X86處理器後,使用了M1處理器的Macbook Air和Macbook Pro,效能上十分強勁,而功耗最高僅為13.8W,這使Macbook擁有十分出色的續航能力。也許最令人深思的是蘋果正在醞釀新的設計,屆時M2處理器又會進步到何等水平。但更換PC處理器架構也會帶來麻煩,此前X86軟體無法在最新的M1處理器上執行,雖然蘋果推出了Rosetta2翻譯程式碼用以解決,但很多應用仍然無法完美執行。例如一些大型遊戲和純32位軟體。

M1單核效能不俗,在原生狀態下與十一代酷睿相差無幾。但注意,經過指令集翻譯後,效能折損非常大

但無可厚非,蘋果已經帶動了ARM PC這一品類的發展,並展現了卓越的優勢。預計未來的數年會有更多的ARM處理器,甚至是RISC-V架構處理器進入PC市場的領域。未來的市場格局可能會變得比英特爾與AMD的競爭複雜的多。

國產龍芯3A4000便是基於MIPS發展的處理器,目前效能已大致接近7代酷睿低壓U

結束語

2020年已經結束,除了上訴在處理器領域最大的變化外。不外乎英偉達收購ARM來的石破天驚,雖然英偉達還需要經過多國審查部門的批准方能成功,但已經使行業產生了憂慮,畢竟全球95%的手機和平板都使用ARM架構的處理器。此前ARM只是單純的處理器IP設計公司,本身並不涉及處理器的研發和製造。而一旦英偉達決定自己研發處理器,便會使市場的天平出現扭轉。雖然目前英偉達承諾讓ARM保持獨立運營,但是未來老黃會不會變卦,仍然是不可知也。不少領域內領軍人物便呼籲應該轉向其他架構,例如RISC-V架構。

雖然還未成功收購,但英偉達已迫不及待將其放上官網

拋開這些,視角轉向另一位巨頭微軟。12月下旬微軟傳出訊息,正在自研ARM架構處理器,並將搭載在自家最新的Surface產品上。如果此事成真,微軟將和蘋果一樣漸漸轉向自研處理器,而減少英特爾,高通和AMD處理器的採購。聯想到微軟最近的動作,例如Windows10將會原生支援安卓App,Windows10X裝置將會於2021中旬出貨和Windows on Arm正式支援64位軟體模擬。或許微軟的野心遠比表面大。

搭載Windows10X系統的Surface Neo

微軟尋求高通定製的SQ1處理器,但效能距離蘋果尚遠,並且高通的驅動支援也不完善。

凡為過往,皆是序章。魔幻的2020已然過去,新的一年只會有更多的美好等著我們。祝大家心中所念皆可成。

13
最新評論
  • 雙11 神舟放大招,11代i7筆電直降1100?
  • 二代只是加個三防?富士XF10-24mmF4二代鏡頭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