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序:Z 5的定位是什麼初步上手體驗對焦反應鏡頭成像其它感想與樣張序:Z 5的定位是什麼
Z 5是今年年中尼康推出的一款「準」入門級全畫幅MILC,使用了Z 6同款機身,相同的防抖與防塵效能,幾乎相同的畫素數量。官方定價為Z 6上市價格的70%,$1396.95 / 9800元,配備24-50mm鏡頭的套機$1696.95 / 11800。
Z 5首先不是個類似a7 III的水桶機,其長板還算長,但短板也相當短。可惜的是,假如我沒有錯誤理解尼康對這臺相機的定位的話,其長板對目標使用者來說難以轉化成社交價值、也無特別的生產力價值。短板的殺傷力卻有點大,不敢說能削減多少成本但很容易被風評被害。
Z 5看上去最良心的地方在於它的機身除了沒有肩屏就是一個Z 6,原汁原味一個不差儲存了全部按鍵和介面,這讓操作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高階機身的「專業感」和 「可自定義性」;配備了大量使用者視為「專業象徵」的雙卡槽,保證了工作的可靠性;精心設計的握把避免了類似A7系列調整前撥輪時候會和中指打架、太粗的鏡頭頂手指的奇怪現象……
但是。
接下來我要說「但是」的部分了!
實際使用中,Z 5(或者Z 6,反正它們機身是一樣的)的一類問題是,學索尼在小機身上搞「我全都要」造成了按鍵雖多卻使用不便。例如:
曝光補償鍵被設計得極為靠邊,在實際使用中要按住這個鍵調整曝光補償,就必須讓中指也離開握把,還能握住相機的就剩下了無名指和握把邊緣的小指,著實讓人不太安心。ISO鍵要麼是在考驗你食指和中指能分開多遠,要麼就老老實實把中指也抬起來。Fn2如果用右手無名指來按壓,需要讓整個手離開握把原位,與此同時還要撥動撥輪,姿勢堪稱滑稽。雖然不太符合直覺,但更正確的方式可能是讓左手繞過鏡頭來按。要按到最右下角的Drive鍵,同樣需要把整個手掌離開握把方向鍵尺寸過於小,靠螢幕一側與翻轉屏互相干涉,按壓困難和尼康真·專業機寬大且輕鬆的電源鍵不同,Z 5的電源鍵被設計的非常硬,需要在合適的角度下大力扳動,其體驗甚至不如A7R II。搖桿四方向靈敏度不一,表面為了增加摩擦力又做的十分「鋒利」,在某些方向上(我的機器是上下)按起來有割手感雪上加霜:Z 5上面沒有AE-L鍵於是尼康把這個功能預設分配給了「按下搖桿」……注意曝光補償的位置
還有一些小細節也使人不快,比如閃光燈介面蓋同樣被設計的非常非常緊,以至於我第一次試圖「撬」開它的時候被熱靴劃破了手。尼康和索尼帶許多電子觸點的熱靴結構不同,實際上根本沒有安裝這個介面蓋的必要。
更迷惑的是,Z 5配備了比A7 III還要良心的、兩個支援UHS-II標準的雙卡槽,但硬體上只有4.5 fps的連拍能力,其體驗宛如夢迴2008手持小機震版5D2;最近兩年釋出的MILC機器中只有EOS Rp比它更差,可是Rp的價格比它便宜不是一點半點。寫卡能力的嚴重過剩導致使用速度夠快的UHS-II卡,基本能進行RAW+jpg的無限連拍直到設定上限(裝置限制單次連拍最多100張,可以手動降低)。這就像你家有個游泳池,但拿根塑膠吸管往裡放水……
同時,這個很慢的連拍還伴隨著宛如幻燈片的黑視和延遲(我甚至一度以為它在Continous H模式下顯示的是照片)。如果使用較小的對焦點,快速運動的物體很容易跑出對焦點之外。
這種很難幹活的機器,配備兩個卡槽究竟是什麼意義呢?就因為XQD卡佔的空間不用白不用嗎?
我在這裡用我自己發明的,用來識別哪個KOL在恰飯的相機營銷不可能三角來講一講……
硬體吹點是當下在網路社群中最容易建立逼格與陣營的一個屬性,不論手機、電腦、相機似乎皆是如此:同等價格下一套資料拍你臉上即可證明你辣雞、你坑使用者、你擠牙膏,我良心、我有技術、我有未來似乎就是不證自明的事情了。
因此,硬體吹點多的裝置比較容易享受到「自幹五」式的流量,不過,這更多是出於理性分析自己需求的結果,還是更多出於類似信仰的熱情,就非常難講。
「工具」要由人來使用,自然就有人機結合的問題。
「玩具」要由消費者來購買,自然就會有價格的因素。
相機廠商是要賺錢的,不是做慈善的;一個相機如果三個裡面能拉滿兩個,就算是神機了;只有一個的也算能賣得出去(多數情況下大家預設這一個是「便宜」);如果哪個KOL告訴你某相機又便宜又牛逼又操作好,hmmmmmmmmmm,我猜你肯定是在看富士表演秒全幅……
[利益相關:富士秒全幅使用者]
當下A7R II就是典型的硬體吹點多+便宜組合成的神機,軟體和操作方面的缺陷都可以忍一忍湊合用;而Rp就是典型的便宜一招鮮,硬體相當次軟體也不怎麼樣,但因為便宜,不影響它賣。
目前尼康迫切需要打動對價格敏感的使用者,因為尼康六十年來第一次換口,一定要把未來使用者群培養起來才能再戰二十年,不然自己龐大的使用者群都要給F卡口陪葬;但尼康當下的Z 5是一臺吹點匱乏的機器:
連拍速度?非常拉胯,自家有14,隔壁有20畫素?拜託,這個市場上的新機,除了專搞影片的就沒有低於20mp的對焦?隔壁索尼佳能把你按地上打鏡頭轉接?你FTZ自己家AF Nikkor都沒自動對焦呢……還琢磨轉接別人家影片?你是說跟EOS R裁得一樣狠的4K嗎?R好歹影片還能人眼識別呢……只有DR算是當下最好的相機之一,可以進行「開燈」操作,但這個能力感謝索尼賣得滿世界都是的CMOS,已經快成業界標配了……Z 5目前幾乎所有的優勢都集中在「操作好」這個既不好吹也不好讓人理解的部分上,而不是讓目標客戶更敏感的「便宜」與「大碗」。以它的使用體驗來說,$1396或者說將近一萬人民幣真的太貴了,何況上面還壓著一個早就接近一萬還送FTZ的Z 6。假如尼康砍一個搖桿或者砍一個撥輪,保持單卡槽,甚至砍掉機內防抖一條腿,保留大概6-7fps的連拍能力(即使不能追焦)然後以$1196之類價格上市、並且保留日後降價到$999的能力,恐怕不論口碑還是銷量都會好做得多。
縱使你有千般好,不給報銷買不了。
經過好幾輪降價,Z 5終於在雙十一之後到了它應有的價格,線下店我聽說已經有店報不到9k可入套機。如果是身經百戰的老油條不妨去線下砍價來得更爽。
這次我按平時拍攝專案的習慣在河邊的一個小城走了一圈,看看套機的戶外使用體驗如何,特別是這顆相當輕小的鏡頭。
初步上手體驗首先比較引人注意的大概是機器的防抖功能:在靜態照片拍攝模式下,Z 5的畫面「穩定力」是肉眼可見的;輕微的手部晃動甚至在螢幕上幾乎察覺不到,可想而知其對慢速快門的效果應該相當顯著。可能也因為大力追求穩定,Z 5在切換到影片的時候出現了問題——因為影片有「搖」這個動作,如果防抖原件在靜止的時候工作過於給力,會導致一個非常突兀的「延遲」啟動感。
接下來你可能會注意到尼康的天色似乎不太正常——這事我去年在試用Z50上就提到了,實際上從起碼Z 6就延續至今的青/藍色嚴重偏色:
以上兩個測試均由imaging resource使用imatest完成
Z 50宛如吃錯了藥的天色
Z 5的天色實拍效果。真不需要什麼高科技測試儀,光靠眼睛也看得出這個天有問題。
尼康為何把色彩風格搞成這樣在這裡不做推測;解決方案其實也簡單:只要你(和大部分主流使用者一樣)使用ACR或者Lightroom處理RAW,Adobe Color就可以極好地修正這個傾向。當然ACR或者Lightroom會有其它的問題,我們後面再談。
操控上,除了上一期已經提過的那些小毛病之外,還有一個尼康特色ISO切換邏輯讓我每次使用都想吐槽:「ISO自動」模式的切換竟然是按住ISO鍵轉動前撥盤。這個操作不僅反直覺,而且反人類:前撥盤的突出量並不大,一定要用手指肚才好撥動,著實是個考驗手指柔韌性和手掌尺寸的詭異動作。
你可以透過自定義設定f6啟用「放開按鍵使用撥盤」的功能,副作用是切換後不會自動切換回去(我等了一分鐘直到自動關機也沒有變動),除非你再按一次那個鍵
對焦反應最初試用Z 5的時候是在室內,在照明不太足的情況下,尤其是對焦點上的物體邊緣不太明確的時候Z 5的對焦非常猶豫,常常要來回嘗試幾次才能確定對焦點。即使鏡頭使用的步進馬達已經很快,考慮到尼康非要繼承單反液晶屏風格的顯示邏輯「紅色=待機/對焦中/對不上」,等待的過程還是會讓使用者有些迷茫。
和光源不足的情況下不同,室外使用自然光照明、可識別的線條充足的情況下,Z 5的單次對焦頗為靈敏,好幾次我都在試圖先對焦後構圖(5D後遺症)的時候意外觸發了快門,而且事後回放檢查來看對焦好像也沒什麼大錯。
一張誤觸發的照片區域性
Z 5的追焦則不太理想——從DSLR切換成MILC之後,尼康失去了那塊可以識別物體甚至人眼的獨立測光感測器,獨門絕技3D Tracking 無法延續到Z系列上,追焦彷彿一下子丟了魂。使用的體驗表明Z 5的人臉識別生效距離起碼比EOS R5要近30%,能識別出人眼的距離則連R5的一半都不到。在被攝人以步行速度向相機方向移動的情況下,有實際使用價值的只有CL模式(3fps),CH模式要麼對焦框追不上人臉,要麼就雖然對焦框追的上但照片有少說1/3是不可用的。這裡懷疑尼康為了拉開檔次做了某些硬限制,或者Expeed 6缺乏足夠的處理能力來同時應付資料流與對焦方面的問題。考慮到Z 6II使用了兩塊處理器,後面這種因素可能比較大。
影片模式下,儘管Z 5的影片模式禁用了人眼識別功能,如果人物的移動速度不太快,追焦的穩定性還是相當不錯,其表現遠比連拍模式好得多。
鏡頭成像在換口之後,24-50可以說是尼康當下最需要的鏡頭之一,其重要性約等於索尼的28-70 OSS,28-60或者佳能的RF 24-105 STM。我今天搜尋圖片的時候才知道,原來24-50在SLR時代有一枚完全相同焦距的老前輩:
當然,這奇葩的光圈和上古的外觀都說明了這是個起碼二十年前、生於膠片時代的廉價套頭(實際發售:1995),和如今24-50擔負著類似又不同的地位。
我覺得這MTF說明了很多問題
進入MILC時代,我們終於實現了相機輕量化與高畫質、高易用兼得,且不必付出太多握持上的代價。以往在SLR時代由於反光板的存在,縮減感測器尺寸、進而縮減相機尺寸是各個相機廠商在減重方面為數不多的可行方案,為此也就產生了APS(意為「先進攝影系統」)格式。然而人手的尺寸是無法變化的,相機在保證操作便利度的情況下尺寸就有下限。比如4/3系統把視角縮小到了135相機的1/2,但相機的三圍尺寸顯然不可能也縮小到135相機的1/2,否則這個相機將無法操作。最終的結果就是幅面(換句話說,信噪比)大幅縮水,鏡頭、體積和重量的收益卻非常有限。如果再用上類似35-100mm f/2的鏡頭,那和135FF的體積與重量就沒有本質差別了。
畢竟你不是東德史塔西,用不到Minox
拋棄反光板之後,全畫幅相機突然一夜間有了類似入門APS-C DSLR的體重,卻仍舊保持著各家準旗艦的握持體驗,m4/3為了錯位競爭而開創的道路最終不小心壓死了自己。
現在鏡頭光圈不再特別影響對焦(DSLR的對焦感測器普遍有最大光圈不能低於f/5.6的限制)和觀感(取景器太暗影響取景),各種鏡頭幾乎是能亮就能對焦,R5更把這個數值毫無下限地拉低到了f/22。在入門套頭上犧牲一些光圈之類的引數換取與輕量化機身更相配的體積/重量,並且充分利用短法蘭距+防抖才是使用者更喜聞樂見的方向。不然的話,機身上費盡心機減輕的重量,配一個黑粗長就全白費了。
像A6x00系列的套頭1650,縮回情況下基本和握把平齊,整個機身就形成一個「方塊」,很容易塞進各種書包電腦包之類的空間。24-50作為目前最小的全畫幅套頭(全長5cm),便攜顯然是其設計時候的第一要點。尼康也特意強調了「大卡口讓畫質更好」,不過實際情況嘛……一會你會看到,可能沒有說的這麼漂亮。
說起來,官方樣片的天也是紫的(真不是我故意黑
在定價上,24-50屬於和28-70、24-105STM同等檔次的$399,但焦距損失瞭如此之多,我們總該在畫質上得到點回報,光說輕小是很難服人的。
玻璃,比佳能24105stm多了兩片非球兩片ED
24mm的MTF比RF 24-105 STM好看很多
50mm更是這個價位裡的天花板表現
讓我感到可疑的是不可關閉的強制機內矯正,這時常意味著廠商對這個鏡頭實際什麼德行心裡一清二楚;而LR也很積極地配合各廠商,廠商說關不掉的就在LR裡也關不掉……
拿出去拍就是為了知道這個MTF有沒有水分——業界MTF注水不是一天兩天或者一次兩次了,富士那個要啥啥沒有、離實拍表現相去甚遠的科幻圖表就是典型之一。
所以,感謝Capture One:
Capture One 中關閉全部矯正,f/8
機內直出JPG,請無視顏色差異,因為C1沒有尼康的色彩配置檔案
對於廣角來說f/8時候1ev的暗角基本還能接受,但這個變形就有點尷尬了。
左:無四角失光矯正 右:官方配置檔案
拍過一圈下來,感覺24-50是支頗有個性的鏡頭,因為很多標準變焦鏡頭普遍把最佳焦距設計在兩頭,而中間相對差一點;但24-50表現最好的焦距出現在40mm-50mm,可以在收光圈後達成所謂 "corner to corner sharp" ,這個特點加上輕小的體積時常讓我想起佳能的40餅乾。24-28mm之間是各段最差的;其中心區相當銳,只是邊角解析度不如人意,且四邊為了修正畸變有很誇張的拉伸。
如果我們手賤讓它越級挑戰一下擰在尼康第一臺FF DSLR上的定焦頭的話……
左:Z 5 + 24-50 右:D3 + 50 f/1.4D
好吧在畫素多了一倍的情況下好像只能勉強打平,還是讓它老實呆在入門套頭的定位吧。
47mm @f/9
40mm @f/10
24mm @f/10
機身的「自動」白平衡加色彩風格略偏冷、偏綠,但尼康提供了很多白平衡方面的自定義選項給直出使用者,因此個人覺得問題不大。
上面那張圖的直出版本區域性,自動白平衡1
Z 5成像外圈在某些情況下會出現一個明顯的解析度「斷層」,或者出現令人迷惑的景深。根據我的猜測,這可能是由於Z 5的機內防抖工作過於積極給力、甚至一哆嗦「抖」出了移軸的效果。比如這兩塊牌子在影象上的距離十分接近:
35mm @ f/10
放大觀察會發現如此近的兩個牌子表現顯然有差別,牌子左右兩側的樹差距則更明顯
24mm,1/3到2/3成像圈之間100%放大,可以看到樹從靠中心的刀砍斧劈迅速過渡到了外側的糊作一團
50mm @ f/10 100%放大。對焦點為大概20米之外的限速牌,可以明顯看出斜著一路跑到右下角的景深,而房子後面的樹由於在景深之外已經變成一團無細節的綠色。
另外,Z 5的相位對焦精度並不太高,偶有輕微脫焦發生。如果想要畫質最大化,應當啟用「微點AF」模式——這樣Z 5會使用反差檢測的方式保證絕對的準確——然後禁用機身防抖上架子比較靠譜。
一般來說光圈這麼小、焦距又短的鏡頭講焦外是沒有意義的,但如果你一定要看的話……
答案就是真的不怎麼樣。
24mm @ f/4 焦內外過渡段
50mm @ f/6.3 這一端相對好一點
總而言之,雖然有點「傻銳」,但24-50絕對對得起它的價格,是個極好的掛機鏡頭。感謝這個MILC的時代,終於把尼康拖上了全電子化大卡口這條船。F卡口這六十年的「祖傳程式碼」,是時候退休了。
其它感想與樣張Z 5是尼康對於MILC全畫幅走量市場的一次頗有尼康風骨的嘗試。和索尼原汁原味老機器不更新只降價、佳能常常一刀砍成殘廢不同,尼康拿出了一個很有誠意的機身(應該說是有誠意到不可思議,即使尼康對低端機給功能相當大方,DSLR時代你能想象D610和D850共享肩屏之外一模一樣的機身與介面嗎?),其握持體驗在FF MILC中屬於最理想的之一(在某些方面強過2.5倍官價的R5),螢幕觸控水準僅僅次於佳能。可惜的是,一些硬體短板,比如追焦體驗與4k規格(比Rp沒有DPAF的4k25仍要強出一個檔次)阻礙了它成為更好用、更實用、甚至能和A73一樣接各種活的相機。它如果做得”水桶“一點,哪怕是拆長板補短板,能吸引到的客戶恐怕也比現在多。當它被迫與向下發展與Rp進行價格戰的時候,其高規格的許多配置反而成了降價路上的累贅。如果Z 5能保持當下的價格,其對比RP與A7 II無疑是“良心”的;能否把這種“良心”轉換成“錢途”,就要看尼康自己的本事了——畢竟硬資料不好吹的相機,在自帶流量這方面有天然劣勢;線下市場經銷商拿不到足夠利潤/返點是否有動力推銷也還是未知。尼康相比索尼與佳能是個小公司,這也導致他們能做的可能相對有限。
與此同時,尼康也該配合Z 5的價位再出些別的入門鏡頭,畢竟1.8S「狗王」系列相比機身售價真的還是不便宜。
日後,尼康是要學索尼把Z 5進一步降價,還是學佳能出臺更入門的Z3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