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人立於世需要空間,資訊亦是如此。隨著4K影片和手機RAW格式圖片的流行開來,昂貴的移動端儲存空間已經顯得捉襟見肘,急需一種廉價便捷的儲存方式滿足大家的日常生活娛樂。網盤自然是很不錯的選擇,然而商家苛刻的條款以及令人不安的SHEN CHA機制,著實令很多朋友,特別是黃色力爆棚的圖影收藏大師們感到惶惶不可終日。大資料時代,人們的普遍需求總是很快的被商家捕捉,並迅速得到解決,那麼NAS應運而生。

簡單介紹一下,NAS,全稱為Network Attached Storage,即便逐一單詞查字典,也可以很好的理解這個物件的存在:Network——網路,Attached——附加,Storage——儲存空間;也就是度娘給命名的網路附加儲存(空間)。這個可以理解成一種私人的網盤,伺服器由自己選址安置,透過自家的私人網路實現資料互動;也就是說,自己就是管理員,除了收電費和網費,不會再產生其他費用,更不會有某個孫子來He諧我的”存貨“。

大道理不多說,何況我也講不出什麼大道理。目前已經有不少商家推出了品牌NAS,價格著實令人心寒,大幾千塊的價格,配置低下,還需要另購硬碟。至少對於玩裝機多年的我來說,這些NAS產品著實難以撬開我的腰包。那麼,為什麼不嘗試用拆機件自己組裝一個NAS呢?

我很多年前曾經為了看電影方便,給客廳的電視專門配置了一臺電腦,裡面用超大的硬碟儲存了近4T的電影收藏,並且將影片庫透過區域網共享,實現了多平臺訪問——基本上家裡所有帶螢幕的裝置都可以訪問影片庫。NAS的工作原理與之類似,只不過NAS更為省電、安全、專業而已。

I 硬體準備

羅列以下我搜刮到的拆機件:

CPU:intel i5-3330s Quad Core

記憶體:Kingston DDR3 4Gb x 2 (後來發現8G記憶體在傳輸大檔案時比較吃力,因此更換了G-Skill 8GB x 2)

主機板:國內無名廠商的MATX主機板

電源:EVGA 500W 青銅電源 (家附近電腦商城能買到的最便宜的打折電源)

系統硬碟:日立2.5英寸500G HDD x 1 (是十年前筆記本的拆機件,當時第一時間更換了SSD,所以這塊硬碟一直在吃灰)

儲存硬碟:WD3.5英寸NAS專用紅盤4T x 3 (由於NAS為了資訊保安的糾錯,一般需要組RAID,所以一步到位,選擇了市面上價效比最高的4T容量HDD)

機箱:之前一個朋友留下的MATX機箱,戰損級成色。

硬體準備

戰損機箱

II OS準備

我採用的OS是TrueNAS,是一款基於BSD UNIX的免費NAS系統。去官網下載系統安裝包,並使用rufus等軟體製作USB安裝映象即可。

TrueNAS官網下載介面

III 硬體組裝

使用拆機件的第一步永遠是清灰

擦除CPU殘留矽脂。取出CPU擦除幹掉的矽脂,然後CPU上板,用酒精溼巾做精細清潔。

清晰露出CPU引數

CPU塗抹矽脂,安裝散熱器

安裝記憶體條

安裝背板和主機板

開機跳線,如果沒有主機板說明書,可以自行百度,大同小異。

安裝電源

安裝硬碟。可以暫時只連線系統盤,待OS安裝完畢後再連線儲存檔,以減小操作失誤的機率。

首次使用需要鍵盤和顯示器

硬體組裝完畢。值得注意的是,FreeNAS系統需要獨佔一塊硬碟,因此完全可以選擇小至64GB的小容量硬碟作為系統盤,以節約資源。

IV OS安裝

下面開始安裝TrueNAS的OS,需要使用我們之前準備好的系統映象隨身碟,其流程和安裝windows的流程基本一致。首先插入映象隨身碟,然後點開機鍵

根據自己的主機板品牌,選擇相應按鍵進入BIOS,將系統映象隨身碟設定為啟動首選項

如果主機板支援UEFI,最好設定為UEFI啟動

魔性滾屏,進入安裝介面

看到安裝介面,選擇第一個,安裝/升級

選擇OS安裝路徑。因為暫時只連線了準備當系統盤的日立2.5英寸盤,所以只有一個選項。無腦空格選定,然後OK

提示將會格式化硬碟,並且系統盤無法作為NAS儲存空間。無腦YES

這裡需要設定一個管理員密碼,不一定複雜,但一定要熟記,之後也可以進系統更改。

選擇開機方式,如果之前BIOS裡設定為UEFI,那麼這裡就選boost via UEFI,反之則選擇via BIOS

然後開始簡陋的安裝程序。等待直到提示即將重啟,此時在重啟前拔下映象隨身碟,並連線網線。

重啟後介面。

首先記下埠地址,如圖是10.0.0.143。如果此時尚未連線儲存檔,可以先輸入指令11關機,連線好儲存檔後,再開機。到現在為止,臨時的顯示器和鍵盤就可以繼續封存吃灰了。

V NAS設定

下面我們來進行NAS的設定。這裡需要一臺可以上網的電腦,並與我們剛組建的NAS接入同一個網路(通俗來講,就是連線同一個路由器)。開啟電腦的瀏覽器,並在位址列輸入剛才記下的埠地址,比如10.0.0.143,然後敲擊回車鍵,會得到如下管理員登入介面:

這裡為NAS管理員登入介面

對於FreeNAS/TrueNAS而言,使用者名稱永遠是小寫的root,密碼則是我們在安裝時設定的密碼。如是鍵入,可以進入我們NAS的狀態介面,這個介面感覺瞬間2021了有沒有。

NAS的狀態介面dashboard

這裡可以依次看到我們的OS版本、i5的四顆核心的使用率和溫度、記憶體的佔用率、儲存裝置資訊(初次使用時應該為空,因為尚未設定)、以及網路埠資訊。這裡大家留意到我有兩個埠,這是因為準備的主機板過於廉價,甚至不具備千兆網口,因此我買了一個PCIe千兆網絡卡。FreeNAS/TrueNAS支援絕大部分型號的有線網絡卡,可以去官網查詢,但是目前仍不支援任何無線網絡卡。

對於中國使用者,FreeNAS/TrueNAS原生支援中文,因此我們可以選擇system-general來進入介面更改語言

在Localization中的Language處下拉箭頭選擇Simplified Chinese,然後點選save儲存,即可切換為簡體中文

建立使用者

提交建立使用者

我們看到一塊系統盤,以及三塊儲存檔都羅列於此,一切正常

鍵入池名稱,並從左可用磁碟列表中框選我們的三個儲存檔,然後點選中間的箭頭,挪到資料VDev列表

此處Raid-z後面的下拉箭頭可以選擇不同的硬碟列陣模式。本OS對於列陣非常友善,可以根據使用者選取硬碟的數量自動甄選可用列陣方式。我們因為受SATA介面數量限制,只能準備三塊儲存檔,所以這裡預設選擇的是RAID5列陣,三塊4T硬碟的有效儲存空間為8T,其中一塊為備份盤,容許一塊硬碟的損毀;由於RAID的木桶原理,所以儲存硬碟的選擇推薦使用相同型號大小的硬體。當然出於經濟性,也可以選擇不組列陣,不過介於NAS未來可能經受的頻繁讀寫與資料安全考量,依舊是推薦使用RAID的。如果不知道什麼是RAID列陣,以及容量計算方法,可以自行百度一下。最後點選建立。

現在我們看到生成了一個叫database的池

我們現在建立一個叫gaoshiqing的資料集

在我們建立的gaoshiqing資料集右側隱藏選單裡選擇編輯許可權

使用者和組群都選擇我們剛才創立的使用者gxx,並且勾選Apply User,下方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是否遞迴

選擇右上角新增

選擇路徑到我們剛才建立的gaoshiqing資料集,並提交

此時敲擊Win+R,鍵入\\+我們的NAS埠,比如之前的10.0.0.173,此時由於更換網絡卡,我的埠已經變為10.0.0.75,點回車,會讓我們輸入使用者名稱和密碼,也就是剛才創立的使用者gxx。然後就可以進入我們NAS進行儲存操作了

VI 移動端設定

我們可以使用任何一款支援SMB的資源管理器APP都可以實現訪問。比如IOS的自帶的FILES

app。

開啟Files

右上角選擇connect to server

鍵入smb:// + 我們的NAS埠地址

這裡輸入使用者名稱和密碼

然後我們在共享一欄裡就看到了我們的NAS伺服器,然後就可以輕鬆互動資訊了

在這推薦一款APP,nplayer,支援SMB,支援絕大多數的影片格式,並且有超強的解碼能力,非常適合用手機連NAS看電影。

VII 花費總結

CPU+主機板:我使用的處理器和主機板是用自己吃灰的GTX750顯示卡跟朋友交換的,免費

機箱:朋友拋棄的舊機箱,免費

系統盤:舊筆記本上拆下來的,免費

記憶體:七年前第一次玩機的時候購買的DDR3記憶體條,已經吃灰多年,免費

電源:購買的的EVGA銅牌全新電源,價格是44加幣,合人民幣220元

網絡卡:意外的開支,英特爾的千兆網絡卡,價格50加幣,合人民幣250元

儲存檔的選擇主要取決於使用者自己的需求,就不列入其中了。

總之本次嘗試的預算是100加幣,雖然遇到了網絡卡介面問題,但是還是略有結餘的,相比動輒大幾千(不含儲存檔)的品牌NAS,無論是配置、效能還有經濟性,自己動手變廢為寶都是十分值得的。

140
最新評論
  • 雙11 神舟放大招,11代i7筆電直降1100?
  • 如果有一代,米家人體感測器2值得你去更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