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家國內中大型企業的技術網管,每天就跟200多臺電腦打交道(我們公司總部的it部有10個人,有兩個人負責硬體這塊,其中我一個,另外一個也負責近200臺電腦)。我每天處理各類桌上型電腦和膝上型電腦的硬體問題和常見軟體問題,平時公司電腦的採購都是由我負責,所以我深知哪些膝上型電腦有哪些通病,哪些膝上型電腦有哪些優勢,哪些膝上型電腦更適合哪些人群。
無論是公司的同事,還是網路上的網友,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會找我幫他們買電腦,或者建議買哪款電腦,公司同事買回來的電腦也是第一時間會讓我幫他們檢查配置和效能。也有不少同事早已購買了電腦讓我幫他們看配置或處理問題的,我發現這類同事中的很多電腦還真不值他們當時購買的那個價,算是一種血虧。
而在與同事和網友的交談中發現,他們很多基礎的電腦知識都不懂,這也難怪他們購買的電腦不值那個價。為了讓更多朋友不再被商家忽悠,於是,我有了一個想法,要把我所知道的電腦選購知識分享給大家,讓他們也能非常清楚自己所選的膝上型電腦。首先給大家分享給的是辦公本或全能的選購。
一、辦公本(全能本)分類辦公本顧名思義就是適合辦公的膝上型電腦,大屏是一個標誌性特性,在效能方面總體而言比超極本好些,也是僅次於遊戲本的一種膝上型電腦,也有相關人士稱之為全能本。那以我對辦公本的理解,它可以分為兩大類:輕薄型和效能型。
1、輕薄型系列
可以說輕薄型辦公本與超級本非常接近,它們都有著共同的輕薄特性。這類膝上型電腦一般螢幕尺寸多數為14英寸,也有少部分為15.6英寸。機身內沒有獨立顯示卡,整體重量會非常輕,接近普通超級本的重量,它們適合經常出差且電腦使用時間較長的一類人群,因為大屏會讓你久看也不累,續航時間長,輕薄機身讓你攜帶也輕鬆,缺點遊戲效能一般。
2、效能型系列
效能型的辦公本第一個特性肯定還是大屏,其次才是效能,這類膝上型電腦一般都帶有入門獨顯。因此我們可以這麼理解,一般帶有獨立顯示卡的14英寸及以上的膝上型電腦都是效能型辦公本。它相對適合有著較高要求的辦公人群,可以進行一定的複雜的工作處理,甚至還可以在多數網路遊戲開一定的畫質,缺點就是續航較短。
3、普通型系列
該類膝上型電腦一般是效能型的縮減版,也就是刪減了獨立顯示卡和特定功能的膝上型電腦。這類膝上型電腦算是辦公本中的主流,因為效能足夠我們日常辦公和學習使用,也可以玩一些要求不高的網路遊戲,比如《穿越火線》和《英雄聯盟》等遊戲。優點續航較好,缺點就是遊戲效能不友好。
二、6大核心配件科普選購電腦一定要重視下面6個核心配件,可以說每個部件都是環環相扣。一個高配一個低配肯定會影響電腦速度,都是高配也要考慮自己的錢包問題,所以我是建議購買合適的配置,適合自己的電腦。
1、螢幕
我之所以把螢幕放到第一個位置,是因為很多朋友在選購電腦的時候把它忽略了,而它恰恰又是衡量電腦好壞的一個重要配件,也是商家最不願意告訴消費者的地方之一。
1.1螢幕材質分類
目前市面上膝上型電腦螢幕主流的分為兩類:TN屏與IPS屏。
TN屏
優點:反應速度極快,在複雜的快速場景顯示中幾乎無拖影,價格低廉也是廠商們青睞的主要原因。缺點:可視角度小,從側面一眼就能看出效果,不過現在市面上出現部分好點的TN屏也可達到178度的可視角度。還有就是顯示色彩效果沒有IPS那麼豐富飽滿。
IPS屏
優點:色彩顯示更加真實和可視角度大是IPS屏的主要優勢,這樣也是很多廠商大肆宣傳的地方。缺點:漏光和對比度較差是IPS屏的主要缺陷,其中螢幕面積越大,邊緣漏光的會更多。
總體而言,IPS螢幕的觀感要好些,且現在市面上的IPS螢幕響應已經做到了非常低,幾乎能滿足遊戲黨的高要求。
1.2螢幕色域分類(常規)
45% NTSC色域:辦公、影音娛樂和家用,無修圖可以選擇該類,主要價效比高72% NTSC和100%sRGB色域:平時有修圖需要、玩遊戲或影片剪輯,建議選擇這類,色彩表現會更豐富一些。但NTSC色域會比sRGB色域更好些,從下圖可以看出這點。100%Adobe RGB:經常需要出版、商業列印、藝術創作等確實需要更廣色域的專業繪圖師和攝影師,選擇此類接近圖片的原色展示。
![](http://timg.juduo.cc/2021/01/d619287c58ed46f18114db7b94a50d50.jpg)
1.3、螢幕解析度
高畫質屏:通常是1366*768、1360*768等解析度,可滿足日常家用和普通辦公,一般電腦價在2000-3000元左右。全高畫質屏:可以說市面上大部分4000元左右或以上的辦公本都是1920*1080全高畫質解析度的,少數會使用2K,這也是主流辦公本的解析度。2K及以上屏:在辦公本上很少有2K屏的,一般都在高階一點的膝上型電腦上出現,價位一般都是五六千元左右。
對於大多數使用者而言,全高畫質解析度已經足夠使用,就算主流的高階遊戲本也多見於這個級別的解析度,所以在選購電腦的時候,不要糾結2K與全高清了。
2、CPU
CPU可以說是整個電腦的大腦,控制著電腦的每一個操作,所以它是電腦的核心配件。目前市面上主流的通用電腦晶片領域只有Intel和AMD兩家廠商,再有一家就是蘋果專用晶片廠商。而CPU的引數也非常多,這裡就不過多介紹,只是通俗的介紹幾個核心點,也即我們必須要掌握的。
2.1、製造工藝
製造工藝是晶片領域的關鍵技術,也是很多國家難以突破的一個屏障。一個晶片離開了製造工藝再談核心數和主頻高低是沒有意義的。目前Intel筆記本端的十代 和十一代處理器都已經用上了自家的10nm工藝,AMD的四代移動端銳龍處理器也用上了臺積電的7nm工藝,蘋果更是直接用上臺積電的5nm工藝。所以購買膝上型電腦的時候,只要選擇上述已經講到了的CPU,效能基本上都不會差。
2.2、核芯數
在保證是相同製造工藝的前提下,核芯數是越多越好,也就會電腦多開幾個大型軟體也不會很吃力。現在Intel方面膝上型電腦主流的低端i3多見於雙核四執行緒,中端i5多見於四核八執行緒,高階i7是六核十二執行緒較多。而AMD則是低端銳龍3四核四執行緒較多,中端銳龍5六核十二執行緒較多,高階銳龍7是八核十六執行緒較多,發燒級都不講,辦公電腦根本用不到。
2.3、主頻
主頻也是要在相同的製造工藝下才能比較,主頻越大隻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它的單核效能越強。但無論是AMD還是Intel,它們都有一個預設主頻和一個最大睿頻(AMD稱之為最大動態加速頻率),一般我們都會看它的最大睿頻,這也是它在自動的情況下最大實力。
2.4、IPC
決定CPU效能的兩個重要引數,一個是主頻,另一個是IPC。這個我不多說,具體講下來有很多,反正就是找最近一兩年釋出的產品,IPC提升會更猛。
如果你覺得上面看起來很吃力,那你只需要買最近一兩年出的CPU即可。再結合下面這些CPU後面的那些字母,基本上也能判斷一個大概。
H:代表標準電壓CPU,焊接在主機板上不可拆卸。常見有I5 10300H、R5 45 4600H 等,這是AMD和Intel共有屬性。U:代表低壓CPU,主要用於辦公本或全能本上面,常見有 i5 10210U、R5 4600U ,這是AMD和Intel共有屬性。HK:代表標準電壓CPU,更支援超頻,只有高階遊戲本才有,比如I9-8950HK ,需要很強的散熱系統支援。HQ:代表標準電壓四核CPU,也是焊接在主機板上。HS:更低電壓的標壓處理器,這是AMD特有的,目前在第四代銳龍處理器中已出現,比如銳龍9 4900HS。
3、顯示卡(GPU)
CPU是電腦的控制中心,作為一款電腦是必須配件之一。那電腦的第二個必要配件就是顯示卡,我們電腦所有的顯示輸出都是由顯示晶片來完成。而顯示卡也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核芯顯示卡,也即是CPU內部集成了顯示晶片,這類每代CPU的不同會有一定效能改變。Intel這邊第十一代酷睿集成了自研強勁的Xe核顯,十代及以前的產品核顯都弱爆。AMD的銳龍晶片也整合有自家Vega核顯,效能都不弱。
另一類是獨立顯示卡,它是一塊單獨的物理顯示卡,效能一般都比核顯更好些,因為它有獨立的顯示晶片和視訊記憶體,核顯是晶片是基礎在CPU內部,且視訊記憶體需要記憶體提供,所以速度上會慢一些。目前市面上獨立顯示卡分有兩大品牌的產品,現在主流移動端顯示卡幾乎被英偉達“壟斷”了,下面主要介紹英偉達移動端顯示卡。
MX150/MX250/MX350/MX450它們都是入門獨顯,可以滿足作圖、剪輯和輕量3D渲染,要求不高的遊戲都可以流暢執行,如CS GO,穿越火線、刀塔,英雄聯盟等。GTX1050 GTX1650 GTX1650Ti它們都是入門遊戲獨顯,可滿足一般的影片剪輯、3D渲染等難度稍高點的工作,以及小型點的遊戲需求,如守望先鋒、絕地求生和GTA5等等遊戲GTX1060/GTX1070/GTX1660Ti/RTX2060/可以說大型3A大作要流暢使用,最低顯示卡也要選到它們,比如古墓麗影、戰地5、3D掃雷等大型單機,這也是市面上比較常見的遊戲本獨顯配置,價格會友好些。RTX2070/RTX2080(字尾Super為加強版)
頂尖一些的遊戲本通常會使用這兩款更一些,基本上可以通吃各大單機和網遊,甚至絕大多數遊戲還能開高畫質流暢執行。但也有個別遊戲最佳化一般可以無視。
4、記憶體條
辦公本上的記憶體條主要注意三點。第一個是容量,普通辦公的話一般8G夠用。如果是經常要開啟很多網頁、或者多開一些大型軟體,又或者是做PS、影片剪輯之類的工作,那建議選擇16G記憶體條,因為大容量記憶體條可讓電腦在多開或執行大型軟體時更輕鬆些。
![](http://timg.juduo.cc/2021/01/11353ca149b443da86c5443717933192.jpg)
第二個就是看看後續是否可以增加記憶體條,有些辦公本是隻有一個單槽的,或者直接記憶體條焊接在主機板上的,所以在購買之前一定要問清楚。很多人買個膝上型電腦是要用好幾年的,而我們普通人後續對膝上型電腦升級也僅僅限更換好點的記憶體條或硬碟。
第三點就是看看記憶體條的頻率,因為高頻記憶體條可以提升膝上型電腦的速度。當我們看中了幾款類似的膝上型電腦的時候,這個時候可以比較它們的頻率,有些電腦便宜就是配有低頻的記憶體條所致,所以電腦速度肯定也是要慢一點的。
5、硬碟
現在主流是固態硬碟的天下,所以我們在選購的時候儘量選擇固態硬碟。我們也要清楚不是所有的固態硬碟速度都很快,普通的SATA介面的固態硬碟是比較普通的機械硬碟要快七八倍左右。但支援NV協議的PCIE介面的固態硬碟速度就是普通固態硬碟速度的四五倍左右,這類固態硬碟一般用在高階膝上型電腦上,也就是價格至少在5000元左右的膝上型電腦上。
如果對硬碟容量有需求,可以選擇1T的大容量固態硬碟,一般辦公可以選擇512G或256G即可。在購買的時候看看是否有預留硬碟位置,或者是否有光碟區域,有這些的話後續都可以自行增加硬碟。
6、散熱
散熱是一個膝上型電腦很重要的一部,我看到很多自媒體在些膝上型電腦選購教程的時候都不寫這一塊,可能不是行業人還真不清楚裡面的貓膩。每個CPU和顯示卡在內部都有一個所謂的“功耗牆”,也就是當CPU或顯示卡溫度到達這個閾值之後,它們就會降頻,降頻的後果就是電腦反應變慢,這也是平時電腦用久了之後變慢的主要原因。
所以在選電腦的時候,散熱問題是一個重中之重的步驟,這對遊戲本特別重要。目前市面上辦公本的散熱方式多數是雙風扇兩熱管設計,還有一些是單風扇設計,可以肯定一點的是雙風扇散熱效果比單風扇要好,雙風扇兩邊各一個散熱器,採用牛角式的散熱方式比兩風扇位於一側的更好些。當然散熱裡面也有很多知識,這裡就不鋪開講了,下次專門寫一篇這樣的文章出來科普。
三、品牌挑選買電腦的時候要注意一個陷阱,那就是不要一味的追求高性價比,那樣很容易選擇一些小品牌的膝上型電腦,因為它們名氣小沒優勢,所以就拿價效比來吸引客戶。也不是說小品牌的膝上型電腦不能選擇,但小白選擇是有一定風險,除非碰到一些小問題,自己或朋友可以幫你搞定。
![](http://timg.juduo.cc/2021/01/263c31a27ba1455da7c9d9ca2019f124.jpg)
因此,我們在選擇膝上型電腦的時候,儘量選擇一些大牌一點的膝上型電腦,也就是所謂的一線或二線品牌膝上型電腦。選擇它的有兩個好處,一是產品質量經過了成千上萬臺機型的驗證,質量過硬;二是售後更有保障一些,因為它們都會在我們附近有一些售後服務網點。
四、選購渠道純小白買膝上型電腦千萬不要選熟人購買(除非是你直系或旁系血緣親屬),因為他們把你帶到實體店去會有一定的分成,說句難聽一點的話就是合起夥來騙你。自己到實體店去買,那更是板上的羔羊。所以純小白最好的方式就是網上購買,因為網上的價格是透明的,只要懂一定的知識即可多比較幾家。
很多小白擔心在網上購買售後麻煩,要知道選擇了正規的天貓、京東或者蘇寧易購等渠道,一般都會有正規的售後保障。再說一線品牌的膝上型電腦,網上和實體店都是一樣的售後保障,出了問題都是送到相應的售後點處理的。二線品牌也有平臺保障,比如京東就是。
在此推薦主要品牌購買渠道:
一線品牌(聯想/惠普/華碩/戴爾)可在任意官網、京東、天貓或蘇寧易購等正規渠道購買。二線品牌(神舟/機械/小米/宏碁等)可以直接在京東自營店購買,因為京東也有一套完善的售後保障體系,基本可以杜絕售後難的問題。不過,京東是送修的,但至少還是可以協助我們把問題解決。
(注:上述一線、二線品牌均出自網路蒐集)
五、良心機型推薦輕薄膝上型電腦推薦
以下推薦可以根據預算直接購買
聯想小新Air 14銳龍版輕薄本(高性價比)
螢幕整體較好,高色域屏效能較強,有三檔模式選擇基本介面都有且支援PD快充散熱中規中矩,高負載下左邊溫度稍偏高續航一般,充電較快它主打輕薄、便攜,效能強不用懷疑,屬14寸4000系AMD處理器輕薄本價效比之選,但整體做工一般。
聯想小新Air 15高顏值辦公本(高性價比)
4299元,價效比超高螢幕材質好,高色域屏好顏值、好方便,還有獨立數字鍵盤超長續航,支援PD快充效能非常好,有三檔模式選擇散熱一般,高負載下左邊溫度稍偏高介面較少,幾乎只有基本介面它主要賣點是超高性價比,首發價更實惠,是這個價位上不可多得的一款。作為辦公黨或學生黨,選擇它準沒錯。
RedmiBook 16大屏辦公本(高性價比)
主打大屏辦公螢幕較好,100%sRGB高色域第四代銳龍5+雙通道記憶體條,價效比非常高便攜迷你充電器,手機電腦兩用高負載下右手區域溫度偏高些無前置攝像頭如果能接受無前置攝像頭的使用者,完全可以入手RedmiBook16,高色域全面屏和高效能,活動價為3599元,價效比很高。
惠普戰6614英寸輕薄本(高性價比)
螢幕材質好,高色域和高亮度介面較豐富且支援PD快充硬碟記憶體擴充套件性良好全新銳龍六核處理器,價效比高高負載下右手邊溫度稍偏高它主打輕薄、方便攜帶的同時,效能和擴充套件性功能都還不錯,價格在輕薄本市場中適中。
榮耀MagicBook Pro 16英寸大屏辦公本(高性價比)
螢幕材質不錯,標配高色域辦公本中的戰鬥機,效能非常好價效比高且支援華為/榮耀多屏協同散熱設計較好沒有獨立數字鍵盤它主打大屏辦公,配有4000系銳龍5標壓處理器,無論是顏值還是效能都能滿足辦公黨要求。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是沒有獨立的數字鍵盤,不是財務方面的辦公人士可以選擇它。
聯想小新Pro13高色域超極本(高性價比)
非常輕薄,攜帶方便螢幕材質很好,標配2.5k和高色域屏六核銳龍5與高效能配置,三檔模式選擇介面較少外殼做工和質感一般它主打方便攜帶,電腦整體效能非常強,它有高效能處理器、大記憶體和大容量儲存組合,還帶有大容量電池,很適合需求便攜性的人群使用。
華為MateBook 13八核超極本(銳龍版)
螢幕材質很好,標配2k、高色域和高亮度屏非常輕薄,迷你充電器手機電腦兩用搭載銳龍7 4800H標壓處理器,整體效能十足支援華為/榮耀多屏協同續航能力一般,實測續航7小時表面溫度控制還好價效比還是非常不錯,在這個價格上非常能打。不過,板載的是2666MHz頻率記憶體條,只有Pro才是3200MHz的記憶體條。
聯想YOGA14s高亮度輕薄本(高性價比)
螢幕非常好,90Hz重新整理率、2.8K高解析度、100%sRGB高色域和400尼特好亮度61Wh電池,支援65W PD快充整機質感非常好第11代i5 1135G7四核八執行緒處理器+Xe核顯缺點是介面很少在這個價位上,無論是螢幕還是內部核心配置都較為合理,很適合辦公類人群。
聯想YOGA 14c觸控屏輕薄本(螢幕360度翻轉)
第11代i5 1135G7四核八執行緒處理器+Xe核顯螢幕素質較好支援翻轉觸控3擋效能模式選擇71Wh電池,自帶65W PD迷你充電器,支援100W快充1.4kg 金屬機身介面較少它是一款高效能的翻轉觸控電腦,14英寸螢幕,即可變平板電腦,又可變輕薄本,自帶你有大電池。
華為MateBook 14觸控屏辦公本
銳龍5 4600H標壓處理器2K 100%sRGB色域護眼螢幕1.49kg 輕薄金屬機身56Wh電池,實測續航約8.5h雙風扇雙熱管散熱介面較少這是一款高效能辦公,很適合要求高的辦公環境。14英寸的螢幕,機身重量也較輕,較適合外出攜帶。
華碩靈耀X觸控輕薄本
3.3k解析度,500尼特亮度,100% PCI-P3廣色域(標稱≈133%sRGB)觸控螢幕13.9英寸螢幕,1.35kg重,金屬機身67Wh電池,支援65W PD迷你充電器第11代I7 1165G7處理器+Xe核顯散熱不錯,風扇噪音可控沒有3.5mm耳機介面,介面較少堪稱專業級的色彩顯示屏,整個螢幕材質非常好,很適合對色彩要求極高的人群使用。高效能
ThinkPad X1 Carbon 2020高亮度輕薄本
4k螢幕,500尼特亮度和90% DCI-P3專業級色域重量1.09kg蓋上螢幕,還支援實時線上散熱不錯缺點有點小貴14英寸的螢幕,機身做到了1.09kg重量,螢幕更是專業級校色,很適合對色彩要求極高的商務人士。
Apple MacBook Air 13.3八核M1晶片輕薄本
螢幕材質極好帶多個雷電三介面效能和散熱良好(系統加成)介面少需要轉接它是大多數需要MacOS系統人群的最值得購買的一款價格最低的MacBook Air。
戴爾XPS13-9310觸控輕薄本
可選4k螢幕,支援十指觸控,95% DCI-P3專業級色域金屬機身,裸機1.27kg第11代i7 1165G7處理器+16G記憶體條散熱很好介面較少必須轉接它算是高階便攜本中的優秀本子,超好的13.4英寸螢幕材質和高階配置,辦公和顏值都線上,唯一不足的是介面較少。
全能型膝上型電腦
以下推薦可以根據預算直接購買
聯想小新Pro13獨顯款(高性價比)
螢幕材質優秀,2.5k屏,100%sRGB高色域+300尼特亮度輕薄金屬機身,重量1.29kg散熱優秀電池容量56wh,日常6-8小時辦公外殼做工和質感一般它算是全能本中價效比較高的一款,也是2020年主流配置,輕薄、效能兼得。
聯想小新Pro14高色域輕薄本(高性價比)
螢幕素質好,2.2k 、100%sRGB高色域和300尼特亮度第11代i5 1135G7+MX450獨顯電池容量61Wh,標配95W PD充電器裸機重量1.33Kg最大的缺點是介面比較少(兩C一A口)它是全能本中很能打的一款,效能強,價效比非常高,散熱較均衡,但表面溫度妥協了一些。
RedmiBook 14獨顯輕薄本(高性價比)
螢幕材質較好,100%sRGB色域全金屬機身,裸機重量為1.3kg10代i5-1035G1+MX350 2G獨顯基本介面都有實測左邊溫度稍偏高些配置不算老式,畢竟是2020年的主流配置,站在這樣的價位上,價效比還是蠻高的。
聯想小新Air14獨顯款(高性價比)
螢幕材質優秀,100%sRGB高色域+300尼特亮度全金屬機身,重量1.38kg散熱還不錯,多種效能模式可選擇介面較多,支援type-C充電相比小新Pro 14為了追求價效比,而犧牲散熱和質感來說,小新Air14更是實在多了,價效比也非常高。
華為MateBook 13輕薄本(2020款)
螢幕超好,2k觸控屏,100%sRGB高色域+300尼特亮度輕薄金屬機身,重量1.32kg十代i7 10510U處理器+MX350獨顯標配迷你Type C充電器外殼做工質感較好,介面少,必須轉接它是一款可玩性非常高的膝上型電腦,螢幕支援觸控,電腦支援多屏協同辦公。
華為MateBook 14獨顯款
14英寸觸控屏,100%sRGB高色域+2k解析度金屬機身,重量1.53kg十代i7 10510U處理器+MX350獨顯基本介面都有,標配迷你充電器高負載表面高溫區大它是一款很便攜的辦公本,螢幕材質出色,效能和介面都不錯,螢幕支援觸控,電腦支援多屏協同辦公。
榮耀MagicBook Pro 2020獨顯款(高性價比)
螢幕材質不錯散熱能力優秀,整體效能釋放較好3個USB介面,1個C口標配65W迷你充電器無數字小鍵盤它主打大屏辦公,標配16.1英寸的全面屏,整機重量也僅有1.7kg,還適合攜帶。
聯想小新Air15 2021獨顯款(高性價比)
螢幕非常好,100%sRGB高色域和300尼特亮度金屬機身,重量1.7kg電池容量70Wh,標配迷你PD充電器獨立數字小鍵盤散熱還好,高負載左手區域溫度偏高它是一款高性價比辦公本,15.6英寸的全高畫質螢幕,配上最新的11代i5+MX450獨顯
高效能全能本/輕薄本
以下推薦可以根據預算直接購買
ROG幻14設計師膝上型電腦(超輕薄)
14英寸2k屏,100%sRGB高色域,專業色彩認證效能小鋼炮(RTX2060獨顯),輕至1.6kg2個C口,2個A口散熱表現一般,能滿足日常使用它主打便攜高效能遊戲本,因此擁有14英寸的螢幕,機身重量也僅有1.6kg,卻配有銳龍5 4800H標壓處理器和專業級遊戲獨顯。
聯想拯救者R9000X便攜遊戲本(高性價比)
螢幕材質極好,144Hz重新整理率,100%sRGB色域和300尼特亮度銳龍7 4800H標壓處理器+RTX2060(低壓)獨顯散熱表現優秀,高負載下表面溫度較高電池容量71Wh,介面位置佈局不合理它算是高效能便攜本中,唯一一款高性價比遊戲本。
戴爾靈越7000大容量電池輕薄本
15.6英寸全高畫質屏,100%sRGB色域,300尼特亮度金屬機身,重量1.75kg10代i7 10750處理器+GTX1650獨顯電池容量97Wh,支援PD快充,非GTX1650版電池縮水基本介面都有,帶全能C口支援記憶體和硬碟升級,散熱表現較差它適合效能要求高且有一定便攜性人群使用,配上迷你充電器非常好,續航也很長。
戴爾XPS15-9500設計師辦公本
螢幕材質中規中矩獨顯版本散熱表現差整體做工較好,相對較重介面非常少,必須轉接標稱設計膝上型電腦,但螢幕素質一般,整體價效比一般,我個人觀點不是很推薦。
Apple MacBook Pro 16(獨顯款)
螢幕材質極好九代i7處理器+專業圖形獨顯續航時間較長,macOS加成介面較少,必須轉接它主打大屏辦公,因此擁有16英寸視網膜大屏,無論色彩還是亮度都不錯。當然,它是Intel的九代酷睿處理器,效能非常強悍,帶有專業級的圖形獨顯,因此很適合搞設計類的人群使用。
-
1 #正準備買筆記本呢。看了你的文章,就知道怎麼買了。求up主推薦一下4000左右的輕薄本呢。女生使用,主要用來工作office,不打遊戲,偶爾看看電影。14或者15寸。
-
2 #聯想Thinkbook15銳龍版怎麼樣?
-
3 #為啥推薦這麼多款聯想?說實話,最不喜歡聯想電腦,大概從2005年開始吧,就對他家的機子沒好感,莫名其妙的啥古怪問題都有。感覺配件中硬碟尤其差。
-
4 #雙十一入手Y7000P 2060版本,太重了,打算再入手一臺matebook14,可惜一直沒貨!
-
5 #用於學習設計,邦我推薦幾款???
-
6 #這篇文章已收藏,另外請教Thinkpad T14銳龍版咋樣,
-
7 #100%的srgb是bi72%ntsc好的這都搞錯?
-
8 #a豆與惠普靈耀13 i5 11代怎麼選
-
9 #i5-1135G1和G7,後面G1和G7代表什麼?低壓還是標壓?